还记得年前1.7亿成交的《巴人汲水图》吗?
解密《巴人汲水图》 文\木木
中国画论中即对书画做过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区分,对一幅作品应如何评价,书画行家们自是了然于心。徐悲鸿对中国人物画的变法是否有本质的突破?的确值得商榷。仅以西方写实绘画的理论基础生硬套入中国画技法中,此种变法不仅丢弃了中国人物画的根本,而且也并未取得西方写实绘画的精髓,相反却让人物画流于烂俗。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巴人汲水图》或许体现出了底层人物的艰辛,人物造型上也在显现出一定程度的生动气势,但从整幅画面来看离“气韵生动”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说到“骨法用笔”必然涉及到对线条的运用,西方写实绘画同样重视线在人物造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从一些古典作品如拉斐尔,提香等人的作品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唐人韩干画的马就很好地展示了中国画的线条运用,而反观《巴人汲水图》,其对西方写实绘画的造型借鉴只是徒有其表,简单运用一些解剖、透视、光影原理,至于用笔也就无从谈起。色彩运用上,古人设色讲究“随类赋彩”且国画所用色彩与油画有很大差别,生硬套用油画色彩造型方法,所呈现的效果必然降低作品本身的格调,色彩的运用艳俗不堪。唯一从“经营位置”这一角度来看《巴人汲水图》还有点可取之处,首先是画幅长而窄,构图上给人以新奇,其次人物安排上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但这些绘画要素都要统一在“气韵生动”这一首要评判标准之下,当然也只有把“骨法用笔”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等做好了才能体现出一幅作品的气韵品格。由此看来《巴人汲水图》至多也只能算是“能品”。
从这副作品主打的现实主义题材与传奇故事来看,也未必理由充足。把《巴人汲水图》跟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放在一起比较显然是牵强的,《格尔尼卡》让我们看到的是对战争的恐惧与绝望,且其表现手法并不是写实的。而《巴人汲水图》则是体现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一定要把它放在抗战的环境下,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这明显是有政治图谋的。且现实主义未必就是庸俗主义,从画面本身来说,《巴人汲水图》并未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观这幅作品获得更多的是画面的趣味性,而对于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感受却如同隔岸观花。至于这幅作品的传奇故事,漏洞更加明显,首先是对作品真实性的怀疑,普遍的说法是有两件同样的作品,一件存于徐悲鸿纪念馆,另一件则是2010年瀚海秋拍1.7亿成交的那幅,传闻两件都是真迹,后者是徐悲鸿由于当时生活所迫而照原图重新绘制了一张卖给印度公使。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值得推敲,从当时情况来看,徐悲鸿在重庆任教,应该有薪水,不至于窘迫到要靠卖画度日,除非是他想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即使卖画为何要同样的复制一张卖,为何不卖原作,退一步说如果真是生活所迫也可以卖别的画,为什么要复制一张卖?大家都知道艺术作品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唯一性,如果真是传世名作的话,有两张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蹊跷的事。从艺术家心理角度来说他不可能不顾忌这件事情,复制自己作品,这只有画匠才会干的事。
如此看来肆意妄为的国内拍卖市场并未梳理出真正的中国艺术精品,且其价值体系并不完善,对于艺术品价值的判断标准混乱不堪,以猎奇心理来提起藏家的购买欲望,而且还真把这些奇闻逸事当作艺术作品价值的衡量标准。这显然倡导的是一种畸形的收藏价值观。不去认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气节与涵养,不去挖掘对中国书画具有开创性拓展的作品艺术家,而对一个二流画家、一流政治活动家的作品大肆鼓吹,这是忽悠谁呢?
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