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看到的一条“死亡铁路”
发起人:陆(游)器  回复数:0   浏览数:2676   最后更新:2007/08/25 04:12:22 by
[楼主] 嘿呦呦 2007-08-25 04:12:22
温 普 林 访 谈
访问人:邱志杰、孙大棠

邱:你一辈子采访别人,是吧,你也经常被采访,很内行,我们开始,来找你就是因为我们去年做的藏民题材绘画那个事情,马上要在长征空间做这个西藏题材绘画调查展,我们主要调查的内容是就是从由汉人进藏开始画藏民,把藏区的生活或者风景当作一个表现的对象,这个当然在我我们整个内地的艺术里面形成一个特别强大的传统,特别是在解放后,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理论变成一个最主流的理论的时候,跟下乡的传统,写实绘画的传统,它都结合在一起,所有这些话题它其实都纠缠在一起。我们当时做这个调查,就是把这些画拿去给西藏本地的人看,也得到了一些意见,我们也研究了很多画这些画的画家的想法。那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您是很早就去西藏,也呆了很长时间,长期以来也是在做怎么样像外人解释这个西藏的文化的工作,同时呢这些画家很多人都跟您是私人的朋友,都有多年的交情,比较了解,所以就是,我们来今天对你有一个采访。
那么,一个比较直接的问题吧,基本的问题就是你认为这个这么多人跑来画西藏,
一代代的,那个基本上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温:心态啊,这个主要是跟我们内地的人对西藏的心态有直接的关系,就说我们对西藏呢,态度每个时代都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俯瞰式吧,我们作为一个解放者进入西藏,解放大军进入西藏,所以那个时候那些画家表现的西藏基本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这样的主题对吧,

邱:嗯

温:有人作过这样的评论,说我们内地的文化人一直对西藏呢都在进行着美丽的误读,所以每个时代西藏的表现完全不同。比如说,早期吧,就是过渡时期吧,
就是说谓的“写真实”的时期代表,像陈丹青他们,那个时候其实还是那种老美院的那种传统导致的,其实它最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可能跟最初的初衷是没有料想的,因为什么呢,我们那时候读美院的时候都是,都被导师告诫要去体验生活,生活在哪啊?生活不是你的日常生活。

邱:就是生活不在王府井,太对了虽然你在美院的时候,整天在帅府胡同,金鱼胡同混来混去,在东安市场混,但那个不能叫生活,不能叫生活。一定得到甘南,到藏北,对,那种生活才叫生活。生活在别处。所以陈丹青他们也是在别处,可是当时陈丹青他们画西藏组画这批画得时候他是生活在拉萨的。不,他有那样的生活。只能说,比如说他最早《泪水洒满丰收田》---汗水洒满,还是泪水?

温:泪水。

邱:一个人捧着收音机,毛大爷去世了,对吧,那个还是主题性创作,

温:你看那还是延续了一种我说的解放者的心态,藏族人对毛大爷还是要感恩戴德的,那是一个大师,大佛,那是一个救世主。

邱:对,藏族人说他是大日如来转世。

温:对,翻身农奴为什么那么爱把歌唱呢?因为他们以前就有唱歌的传统,对吧。所以这种在文革期间,把这种崇拜,把这种无限的热爱的崇拜转化了。

邱:也就是说他们对毛的那个爱,当时也是真实的,

温:非常真实,因为他那个,就跟以前爱班禅,达懶一样,
恩,对

温:跟以前他崇拜他自己的宗教领袖是一样的。对吧,所以到了陈丹青以后呢,
我倒觉得开始变化了,为什么呢,就是说,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批在中国具有嬉皮精神的,嬉皮士。中国从来没有嬉皮士运动,从来没有形成过这样的文化运动,
没有像美国的 Ginsberg,我们要做爱不要做战,那个明确的,没有Ginsberg 这些人,Kerouac这些人没有大腕,但是呢,有这样的冲动,而有这样的冲动呢这帮嬉皮士无处可去,我们不能去南美,不能去非洲,不能去印度,对

邱:他们当时嬉皮士首选的地方是印度,因为大麻便宜,

温:太对了,因为首选的地去不了,大麻呢我们都不知道什么玩意儿,这个呢就产生了一代中国的很牛逼很酷的叫“无药派高手”,就是我们不需要大麻,我们去主要去了西藏,到了西藏,高山缺氧,一口气没上来,就high了,这是第一批,
所以那个时期的文化人,艺术家就特别生动,就在马原的小说里都有描述,对吧,人家拉萨小男人的这种,对。拉萨河畔的这些岁月,那些人物都很生动,我跟那些人也都是好朋友,这里边有画家啊,有作家啊,诗人,这个做戏剧的,做电影的,五花八门,那会他具有那个嬉皮精神的人,基本上都去西藏了,

邱:为什么?

温:胆肥。东北话叫胆肥就是胆大,胆,胆的肥,这哥么胆真够肥的,

邱:主动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等于事实上是一种自我流放,自我放逐,
温:对,可以是自我流放,其实是在,你说的对,其实是在寻找,寻找可能性和出路,因为他们已经,80年代还是一个很浪漫的时代,所以西藏有个诗人叫马丽华,她有一首诗,那首小诗,传颂甚广,叫《人往高处走》,不知是谁吆喝了几声,人往高处走,于是我们这批就来了,我们走在80年代最后的一批什么浪漫的诗人,细节文化这个你就能看出这个精神内涵,就是人往高处走,就是当时这帮很酷的人很牛逼得人的口号,还有他们自我标榜自己为最后一代浪漫主义诗人,80年代的,这个,这个东西是不是最后一代咱们不好说,但咱们那时候确实是,我觉得挺浪漫的,挺梦幻的。

邱:你自己第一次产生去西藏的冲动是什么原因?

温:我第一次其实是挺被动的,就是81年就去了,那个时候是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史论系呢我们就要到各处调查,我们81年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外出实习,导师带我们调查那个五屯的唐卡艺术,无意中走入了唐卡之乡,就直接跟这个艺术的这个,因为老巢啊,一个很重要的基地,就面对它了。那还是相当震撼的,因为那个时期应该说刚刚西藏呢传统化,西藏呢刚刚开始复苏,就是咱们各地的寺庙的都在重塑金身,因为文革的时候已经毁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做了,怎么说呢,这个时候看不见金佛了,全是泥胎,墙上的壁画也是,残存的也基本上看不清楚了,那个时候,而且喇嘛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的,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有的藏族人民啊,那会儿,就义务劳动去盖庙了,其实那画面,我过去那么多年了,二十六七年了还是相当鲜活的,真是跟我们脑海里认为的翻身农奴离的不太远,就是基本上穿的都是黑衣服,女人戴的都是黄军帽,男女穿的全是黄胶皮鞋,那时候对解放军的那种迷恋还残存着,就那个时代藏族的基本特征基本上被消解的一干二净,还说我们现在去西藏,那个是五色斑斓,但是现在这个五色斑斓是在一定程度上装出来给旅游着看嘛,他这个是恢复的,因为西藏我们应该说它历史应该还是很绚丽,这个色彩是的确是因为因为文革这一段给导致,那么现在是全面恢复了,当然恢复的颜色更艳俗了一些,比如风马旗嘛,他为了不退色,它用化学材料,然后用荧光绿,然后它感觉比以前更苍老了,
是吧,现在而且是全国人民这么热爱西藏,

邱:西藏变成了一个时尚,变成了一个热,现在谁要不谈论西藏……现在80年代的时候你们刚进去,或者马原这些刚进去,它是文化界的内部的小时尚,它现在变成一个全社会的全民的大时尚……

温:对,那个时候还算异类,现在是谈资,

邱:自从出了《藏地牛皮书》这本书以后,那是一个好像是一个转折点,就是由一个文化圈的圣地突然变成一个公共的旅游文化的消费品,

温:对,就叫了解西藏,消费西藏。所以小资浪漫的人都套用那个谁说的,就是我不在家,就在西藏,不在西藏,就在去西藏的路上,

邱:对了,忘了谁说的,“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温:对,这套句式就很贴切,你看西藏如此之忙,以致我们都不好意思再谈这个西藏了,他们年轻人现在都叫“驴友”--其实我们89年后来我们又在西藏,我们兄弟俩东跑西串的,我记得当时我还画过些漫画,有一本书,我等下给你找,当时画的就是我们哥俩,就是变成了两头驴,两头驴背着巨大的喘气,完了我有,我要说起来,我一老驴呀,
邱:那你81年去了五屯,那个什么时候第一次到得拉萨,
温:拉萨是86年,86年第一次,

邱:86年去那干嘛呢?81年当时是去下乡去考察传统艺术,到86年去的时候动机是什么,

温:那年呢,雪顿节恢复,西藏恢复传召大法会,那个是挺令人向往的,然后,那个时候的目的还是感受一下,体验一下,那个时候,在大学里教了一年的书,很郁闷,不知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真的很郁闷,然后在假期里,第一个假期就自己跑西藏了,跑西藏呆两个多月回来就辞职了。西藏这片土地,就是一下车有点顿悟的感觉,就觉得人还是自在点好,到了那片土地,还有那样的蓝天那样的草地,而且他们的藏族人跟自然的那样的关系,特别让人向往,这时间也是没有意义的,做什么事也没那么重要,就是大多数时间就是晒太阳,完了,我们那么崇拜的艺术,到了那,根本不知道谁做的,因为那个时候想当艺术家那个时候挺大的,那么到那时的时候,那么牛逼的壁画,哪个朝代的哪个人做的!特牛逼的雕塑不知道是谁做的!你看布达拉宫的建筑,盖好几百年,这也太有意思了,你把个人全都淹没了,

邱:那看那个西藏大地上到处是那个玛尼石刻,

温:对啊,哪个都是精品,真的,每个都是觉得震惊,突然觉得,嗨,还搞艺术呢,艺术就那么,我在西藏回来的时候画过一批画,完了我做了一个个人画展,

邱:你是画西藏的题材?

温:这是受西藏的影响,我已经不是去画西藏的人了,这种给我,我反而是想追求一种自在的状态,就是,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嬉皮精神,找到了一个释放的点,所以你看我那批画,等下我给你看几张,那种大脸,那种随意啊,
画身边的女人啊,画自己啊,跟一般的那个整个美术流行的哲学啊,那种深刻的东西,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个我得受那片土地的刺激就是说,就是这个感受是慢慢慢慢,越来越加深的,直到我今天认为人生一世不是为了做事来的,这不是我在这危言耸听,这时实实在在这种体会,也许我到了年过半百的时候才有资格说这种话,就说什么呢,可能大好的时光,真的是在虚度了,感受四时寒暑啊。这东西以前我不知道你一个人在西藏行走的时候,你脑海里想的是什么,有时候在西藏就是发呆,就呆,我开始是拍纪录片,然后各种各样的,慢慢慢慢这个工作是越来越减少,西藏变成一种借口,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年总得在那里呆几个月,用我开玩笑的话说就是充电,人不就是一
[img]http://artouch.com/imagefile/modern/156/2005091451051656-1.jpg[/img]
[沙发:1楼] guest 2007-08-29 16:17:42
读完了,没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