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首届雅典双年展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1   浏览数:2407   最后更新:2007/10/05 04:42:59 by
[楼主] 搏击者 2007-09-25 03:11:21
是耍酷?是技拼?还是博弈?--- 由2007“艺术北京”所想到的


历来博览会似乎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声鼎沸的,而这次2007“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9月20—23日)却是冷清的,耍酷的。似乎是给学生们观摩使用的展馆,好象又是给时尚媒体发布新闻的平台,但却不是观众云集和共享的盛会。

也许,这个时代已经分化出中产阶级和资本新贵;也许,艺术奢侈品已经是属于特殊阶层的享用物;也许大多数平民百姓已经被排除在享受艺术的行列之外?

短短的几年,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似乎已经远远地将百姓梦寐以求的“艺术化生存”化为昙花之梦。“艺术服务于大众”理想早已经被远远在甩在了“宝马”,“奔驰”车的尾气之后,艺术的宗旨早已化作“艺术”为特殊阶层服务的利润目标。

一,耍酷吗?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而这个时代,艺术已经与名酒,名表和名车一样,是由特殊阶层享用的“琼浆玉液”了。想封建时代里,“瑶池”王母的特权岂能与庶民共享?想那亭台楼阁里的“笙歌艳舞”岂是民众共饮的欢乐?

2007“艺术北京”就象是美好时光里的梦幻,与你,与我,与大众距离遥远。好象她的出现是一个酷酷的存在,一个有着距离的新艺术客体,但是唯一缺乏的是一种人情味。她等待着的是世界顶极富豪出现,她等待着的是新贵的一掷千金,或者还是某个阔佬的慷慨收纳。

她似乎是一个级别较高的青楼女,冷冷地看着青楼下的众生面孔,耻笑着贫穷者的委琐和丑陋,而等待着对显贵富商的花枝乱颤。她似乎是嫌贫爱富的娼妓,露出风情万种背后的苍凉与悲苦。从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画面上那些哈欠连天的人物,到冷漠嬉笑的人物姿态造型,再到现代绘画艺术复制功能的夸张运用,一个萨达姆面孔可以成千上万,一个男女性事的叠加造型,可以重作复制,而关于男性生殖器,女性生理局部的表现,更是大胆的现代行为艺术。

在一个奢靡的时代,“情色”和“欲望”人人可谈,大到学者文化人在公开场合,小到朋友私人聚会,几乎它,都成为一个可以引起食欲和对美味期待的前奏。似乎,这个时代比之盛唐更加开放,比之明清更加奢靡。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钱”“色”“欲”交织着的生理分泌的“厕所文化”气息。

想想许多年前,还在为可以表现什么主题而烦恼,还在为仅仅表现艺术形式而争论,还在为思想解放的阻碍而大谈“思想解放”。一夜之间,艺术已经进化到无“色”不谈,无“情”不表,无“欲”不快的境地,这是现代社会的进步,还是文明社会的倒退?是“权钱交易”还是“鸡鸭满地”?是在这个社会腐败到了极点,还是这个社会“后现代”到了无法收拾?

二,技拼吗?

如果说现代艺术一夜之间成为了各家艺术代理机构的“桌上菜”,似乎有贬低之意。但事实上是,几乎各个艺术代理机构一夜之间都被上千万的拍卖记录震惊。而在震惊之余,都蜂拥至前卫人士门下,企图抢购“热销”产品。但是,在几十年的挣扎中,被媒体一夜之间捧红的前卫人士异样清醒地看着眼前的热闹和蜂拥而至的国际买家,异样冷嘲热讽着种种“暴发户”的乖张行为。他们知道自己作品的价值,就象知道他家门前的野菜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一样,他们心理明白得好象明镜一般。

而许多中小画廊,许多没有从事过画廊经纪的投资人,则在经济泡沫越涨越高,泡沫越吹越大的高潮时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临阵磨枪,想迅速地参与投入到这场迅速升温的“经济文化热”中去。好及时地抓住这股热潮的尾巴,抓住迅速当上富有阶层的节律,一下子从中产阶级进入全球“福布斯”排行榜。

于是,在艺术“包揽会”上,成百的新画廊,新经纪人,新面孔出现了,而希望等待的富裕阶层却始终不曾一批一批地达到。而是那些似乎熟悉艺术圈子里的人,在信口开河,在口若悬河地分析市场走向,在看涨跌线路图,在帮助不明就里的观者,做着边界模糊,概念极不明晰的判断;似乎他们执掌着今天艺术品行情的交易成绩,他们决定着艺术品今后的成交表现,似乎他们对艺术市场的未来走向,了如执掌。

其实,这些全是错觉,全是万花筒里变换的虚幻影象。而不是真实的社会现实。

三,是博弈吗?

似乎,这是一场眼界与实力的拼搏,是财大气粗的投资人与赤贫的艺术家智商的“博弈”。看谁更有潜质,谁更有眼光,谁更能“忽悠”,谁更能将基金会给招来/谁更有实力对付国际买家/谁更能让订单下的货品迅速增殖。

这是一场艺术与经济的大战,一场艺术与财力的拼搏,一场艺术家与商人的智慧“博弈”,一场硝烟滚滚的金融世界战。中国在短短的五年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随着国际资本的进入,国际金融大腭的控股,中国本土企业获得腾飞的资本,但同时中国企业也在逐渐丧失国有资本占领的坚实阵地。

因为国际融资和国际金融势力进入的同时,也在削弱中国本土股份占领的市场份额。中国内地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策略中,虽然扮演着“出口加工地”的角色,向欧美国家大量输出外贸产品。虽然“Made in China ”已经成为全球中国日用小商品的“代名词”,但是自主产权的缺失,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匮乏,驰骋世界的自主品牌的罕见,表明着中国经济在逐渐走强的同时,也在丧失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中国整个金融界在呼吁民众参股的无奈中,焕发着国家主权的金融意识,但是在巨大的跨国资本介入中国前,如何抵御即将出现的金融风险和抵御金融市场的波动以至跌宕,似乎还是热闹的金融界,极少数有远见人士的清醒作法。

在鼓励民众投资基金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国家控股的财政力度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投资的风险宣传,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灌输,似乎应该是明智之举。

一味地在股票跌宕后的今天,大肆鼓励富有阶层或者中产阶级在拥有和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后的十年后,迅速成长为继房地产,股票后第三支潜力股“艺术品”的鉴赏者,投资商和拥有者,似乎是一种“大跃进“时代的遗留物,也是一种盲目跟风状态下,失去清醒头脑的盲目行为。

2007“艺术北京“寄予于国际画廊业的加盟,寄予于中国现代艺术在国际市场的分配份额增加,寄予于中国画廊业对国际资本的吸引,似乎是一种符合市场操作逻辑下的理想行为。但同时,在分配和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曾经给予过艺术博览会大力支持的那些原来的支持者,那些仍然希望从艺术交流和金融贸易中获取利益的国内藏家,国内艺术爱好者和对艺术仍然抱有巨大希望的人们!

我想,“艺术北京“毕竟不是一种短视行为,而将是一个新世纪的漫漫征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