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0 “英雄归来”韩国著名雕塑家金善球作品展
发起人:two万五  回复数:0   浏览数:1111   最后更新:2008/01/09 06:58:48 by
[楼主] two万五 2008-01-09 06:58:48

[attachment=74886]

“截点·当代艺术的中国形象”绘画邀请展

策 展 人:    张新建(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
展览时间:    2007-12-20~2007-12-29
开幕酒会:    2007-12-20 16:30
展览地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主办单位: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协办单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参展人员:    蔡广斌、陈流、陈淑霞、陈卫闽、陈蔚、丁方、董重、奉家丽、符曦、高小华、何多苓、何工、黄峻、李孝萱、刘大鸿、刘虹、刘曼文、刘庆和、刘子建、毛旭辉、祁志龙、齐韵瑶、冉珏、尚扬、邵戈、宋永平、孙良、田黎明、田亮、翁凯旋、魏言、杨纳、杨述、叶强、叶永青、尹朝阳、赵寰、赵晓东、周京新、邹建平

展览前言
 中国当代艺术观照

  我不是艺术家,不是批评家,也不是专业策展人,因为工作关系,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划,并被要求序其卷首,勉为其难,只能约略观照中国当代艺术现象。

  一、当代艺术的时间性

  当代,无可质疑的与时间有关,是当下,是正在进行的时态。由此延伸出去,当代艺术应当是参与时代、关注时代、表现时代的艺术,脱离时代语境的艺术和艺术形式,都不能称为当代艺术。就像库尔贝所说,“每个时代都必须有它自己的艺术家,他能表达那个时代,而且也能为未来复制那个时代。”拿这个概念来印证当代艺术,谁能用新语言、新观念,来抒发当代情怀,正视当代问题,反映当代现实,谁就有了当代艺术的属性。

  沿着中国当代艺术一路走来,自文革后的“伤痕美术”开始,艺术家从轰轰烈烈的集体革命中醒来,开始关注人性和个人情感。80年代,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门边窗外涌入的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使艺术家突然接触新鲜甚或有些怪异的外部世界,在一阵迷惘和震惊之后,就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领悟、吸收。短短十年,中国艺术家几乎将印象派以后的西方艺术风格重演一遍,当年的“星星画展”就是十年学习演绎的总结。80年代后期,在文革中成长的艺术家,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现实却让他们的激情和理想无所适从,缺乏自信,不敢自强,终于蜕变为玩世和厌世情结,“玩世现实主义”艺术与“痞子”文学同时流行。这些艺术虽然在当时看上去是叛逆性的,不入主流的,但他们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心态,是个人情感诚恳的、不媚流俗的表现。从这意义上判读,他们是当代艺术。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了中国大地和中国大地上的艺术家,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改变了城市艺术家的价值观,参加国外展览,出没外交使馆展厅,成了艺术家成功的标志,然而要进入这个圈子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披上反体制、反政治、反主流的外衣,有些类似于申请政治避难。西方基金会以及少数画商的审美趋向和功利目的深重地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进入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至少是一部分当代艺术成为某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只与一小部分中国人有关、与资本相关、与国际市场有关,而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并无真正的联系,它们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么?强调当代艺术的时间性,我只是想提醒自己不是所有活着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当代艺术。

[attachment=74887]
蔡广斌《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之二》 水墨、综合材料 50x50cmx6 2007

[attachment=74888]
陈流《天空界1》 布面油画 140x80cm 2007

[attachment=74889]
陈卫闽《高家庄》 布面油画 200x160cm 2007

[attachment=74890]
丁方《地理史诗》 综合材料 80x100cm 2006-2007

[attachment=74891]
董重《戏水》 布面丙烯油彩 140x250cm 200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