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嫒邨的糖纸——张嫒邨、刘智彬对话录
发起人:zebina798  回复数:2   浏览数:2063   最后更新:2010/01/26 12:47:02 by guest
[楼主] zebina798 2008-09-20 00:24:27

——我看张嫒邨的近作

如果说每个艺术家每次创作都是对自我存在的寻回和认知自我的处境,那艺术家要从何处去寻找这面映照自我与环绕自我的镜子?我们身处一个用机械复制而形成的花花绿绿世界中,物质的富有并不能改变我们精神贫瘠的现实,要寻找精神的自足也许凡•高的一只旧鞋就足够了,而我们的审美已经将其变为了笑谈并密封在“历史”这个博物馆幽暗的灯光下。而当代艺术已经不再是古典美好与崇高幻象的祭祀,当张嫒邨将目光转向糖这个主题时想说明的不仅仅只是糖果的甜蜜和华丽的包装,与现实映照的是作者对糖果里所蕴含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自己成长历程对糖果的回忆。也许爱之深,才恨之切,当年甜蜜珍贵的回忆碰上如今糖果这艳丽谎言掩藏的粗制滥造时,无论是作为一名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还是作为艺术家敏感心灵的回应,我们都需要以其历史为镜,以其犀利的笔触梳理这人欲横流的经历。
在中国改革的几十年里,社会变化是巨大的。几十年前,中国的土地上还没有现在如此多的高楼云集的城市、高速公路和超市。那时的中国是贫穷的,而张嫒邨的记忆留在了那个时空: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因为物质匮乏,粮食都是配给制,每个家庭的粮油本子上记录了每个月能够购买的粮食和食用油的量,每个地方的粮油都有一个国营的粮油站统一出售,而糖果只有在喜事和过年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餐桌上。那时糖寓意了喜悦、甜蜜和激励,而糖纸作为这些感受的凭证常常被一些细心的女生精心的保留下来,收集糖纸是当时女生的课外生活之一,这不仅是一种糖纸的累积,也是一个人的快乐的累积。当快乐累积到一定量时,她就成了生活的歌谣。而一片一片记忆中飞舞的糖纸,它是廉价的,但也是当时快乐的价格。相比之下,以往的这种快乐在现在已经成为了遗忘。
现在是一个富有的时代,但也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需求的,而又不断生产得到剩余价值的消费时代,让人们欲求不满的是它的处世之道,强调落差,制造落差,是它的能事,它需要山坡让人们攀爬,正如现在所宣传的“超越梦想”,而它是梦想的制造者,也是梦想的独裁者。而我看到的时代,制造的不是山峰而是深渊,山坡成为峭壁,人们在上面攀爬不是为了追随梦想而是为了逃避黑暗。而艺术家要以何种方式去对抗这种制造梦想的理性机器?或许这种对抗只能显现艺术家婴儿般的天真和无力,或者艺术家注定要成为理想主义的门徒而在现实矛盾的泥潭里打滚。但现实中艺术家已经开始拥有了哲人的慧眼,他们了解现实也击碎现实的外壳,露出内脏。
随着物质经济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从官方的小数据中所能够洞悉的,如果能的话,那就像满身尘土的考古实习生对秦始皇寝陵的妄想一般了。对于这个话题众多的学者已经疲惫正如他们下的结论一般,“还要继续持续五至十年左右”。我无从知晓这是一种悲观的看法还是一种乐观的看法。只是在打哈欠之余,我发现张嫒邨的作品中更敏锐的发觉这个秘密其余的趣味:作为贫富分化严重的中国,城乡差距一直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难点。据统计,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能力是农村居民的八倍,这其中的一大堆不平等就不细说了。讽刺的是中国80%的都是农村居民,而中国建国时期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居民,这不禁让人会想到兔死狗烹的那句俗语。再看看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域,我们称之为城乡结合部,这里是最能反映城乡矛盾的地区,而张嫒邨的作品中的糖果就来自这里的小卖部,这些糖果大多数来自地下的黑加工作坊。在糖果可爱的包装背后往往是糖果本身的劣质,而这些糖果的主要购买者大都是来自农村的人们,可能他们中间有些出自无知被糖果的外表所欺骗,而更多的是明知道糖果的质量差,但是因为没钱买不起更好的而被迫无奈地选择。这些糖被用于张嫒邨童年的同样的习俗,像过年、结婚、生子、考上大学……吃糖在中国是喜庆事物的一种礼节,只不过在张嫒邨和这些普通人的回忆里,这个礼节加了一些二氧化硫、亚硝酸盐、防腐剂和更加艳丽的包装。无疑这些糖果是那一倍的消费力对八倍的消费力的拙劣的模仿,如同以往我的童年用树枝竹棍来模仿武侠中的宝剑一般,虽然可笑但却满足了那一时的虚荣心,但是假如为这模仿还要以失去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时,那这种模仿就太可悲了。
糖果作为张嫒邨创作的母体,一开始就是牵连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艺术家的情感回忆的引线,艺术家对它精心细致的刻绘本身就在喻示需要我们对其文本存在的千丝万缕般牵连的社会问题的细心关注。张嫒邨以其早年收集糖纸的记忆为映照,以其笔锋的细腻寻找思维的细腻,体现了一位女性艺术家特有的角度和温情。而对于她的创作语言超写实绘画技法来说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一幅作品完成需要数月之久,必须像做社会研究一样按照步骤理性完成,虽然作品完成后只是一张限于模糊绘画和照片之间的图片,但是所有劳作的意义都在于呼喊关注图片背后的故事。
或许在这样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图片在人们面前的作用微乎其微。每天我们要接触太多的图片,而太多的又被我们遗忘。在读图时代,我们已经厌倦追问,这也是社会的冷漠的病症之一,也因太多的视觉垃圾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可谓“五色令人目盲”。面对如此世界,张嫒邨的作品可能仅仅成为高速路上的风景而被人们一扫而过,但是对于艺术,她以她的真挚和智慧记录下了这个被命运和理想捉弄了的社会的最真实的一刻。

刘智彬
2008年9月于北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