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了就艺术了?冷眼看擦鞋婆婆洗刷重庆艺术家
发起人:art中国  回复数:0   浏览数:2931   最后更新:2008/10/23 22:50:02 by art中国
[楼主] fateel 2008-10-23 22:50:01

郎咸平10月16日于山东烟台的演讲

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烟台谈谈让人沮丧的题目,当前经济热点透视,你只要谈到当前经济热点,都是坏消息。那么,请各位来宾想想,你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我们中国改Ge开放30年,基本是成功,尤其是10余年来,我们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孕育出了在座各位一大批企业家。可是你知道吗?由于你所处的环境太顺了,我国经济增长太成功,因此你们这批企业家,只有个人的艰辛的奋斗历程,全中国的ZhengFuGuan元,全体企业家没有一个人经历过马上要发生的 经济危机。昨天晚上到现在,竟然有几个企业家问我一句话,朗教授你看看现在还有什么有潜力的行业我想投资的,我只想三个字我说你疯了,你什么也不懂。你把人生看得太简单,你过去怎么成功的?你过去是顺着改Ge的潮流成功的,我告诉你在今天这刻是每位在座的企业家反思的事。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请各位来宾看看今 天提供的数据,美国股市从年初到现在,跌了?蒸发了多少亿资金?8.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05、06、07三年GDP的总和全部白干了, 一个国家的股市跌了这么多,它所象征的后续是极其可怕的,那就是一个持续的大萧条即将来临。

而中国的股市,虽然过去有所谓的泡沫现 象,但是在这里我得很遗憾地告诉各位中国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这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这种股市大跌是什么意义?为什么我在去年年底的时 候,我敢预言中国股市大跌,就在今年五月份我在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我呼吁全国股民不要对AoYun有幻想,股价一定会持续下跌,讲这句话不是一个简单的我有没有胆识、敢不敢讲的问题,我为什么这样讲,当然你们知道我这样讲是对的,中国股价一反世界潮流,什么叫做世界潮流呢?那就是任何AoYun主办国的国家都在奥 运前大幅攀升,AoYun后大幅下跌,我为了讲中国股价会下跌呢,因为我已经看到了经济危机,很多人说朗教授你的争议性比较大,我说你们是错的,我从来没有,因为我讲的到最后都会实现的。

请各位想想,世界经济的次贷危机会对你造成什么冲击?在这刻我姑且把这个话题束之高阁,我先不告诉 你,我可以告诉你更可怕的是危机没有来之前,我国已经产生了危机,那就是从前年到去年的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现象,这种泡沫现象,各位来宾你们以为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更成功了吗?你认为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更富裕了吗?因此有更多的闲钱炒股吗?不是吧?我在去年年初又讲了一句话争议性的话,很多学者不高兴,我说 股市泡沫跟楼市泡沫的本质不是经济更好了,不是我们更富裕了,而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这是什么意思?我国制造业企业家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已经开始急速恶化,因此,很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不投资的,拿出来去干吗呢?炒楼炒股了因此大量的企业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才是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的真正原因。

按照我的说法,下一步应该是制造业的大量倒闭,为了把我当时的观点记录在案,我绝对不放马后炮,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八大危机》,出来以后,点击率超过一个亿,虽然很轰动,但是像我的人生一样从来不得到重视,因为大家都喜欢专家、学者谈一万点、八千点,不喜欢听我讲实话,不幸的是今年的经济按照我去年所 说的八大危机一步一步发生。

就在这个时刻,广东的媒体叫《南方人物周刊》对我做了一个专访,尤其是我写了八大危机之后,他们觉得 不可思议,到现在我也记得,他说当全中国专家学者说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多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的时候,郎咸平不同意,郎咸平说应该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如果郎咸平是对的,那么全国的专家、学者都是错的。因此,ZhengFu推行的宏观调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一个落井下石的毒药,那是10年之前。我今天我有 点羞答答,不好意思告诉你们,最后证明我是全国唯一对的学者,其他的都错了。

否则你们这么忙,干吗听我在这里演讲呢?那么各位想 想,什么叫做流动性过剩?我们的学者竟然认为,楼市泡沫、股市泡沫,还有通货膨胀,就是简单的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过剩?那就是我们手上的钱太多,买股票,股市泡沫;买楼房,楼市泡沫;买产品,通货膨胀,因此用一个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学术名词都可以简单解释07年发生的一切现象。那么,我们ZhengFu所推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竟然是以收回流动性为目的。其方法是提高利率跟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到了年底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实行宏观调控。那么 我请各位来宾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全中国的学者都是错的?有没有可能流动性过剩就是错的?有没有可能因为流动性过剩所推行的宏观调控也是错的?在这里,很不幸的告诉各位,这都是错的。因此,我们的制造业才如此的被动。中国经济根本就不是流动性过剩,胡说八道。由此产生的政策误导让我们的ZhengFu、让我们的企业付 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我们的学者特别喜欢粉饰太平、取悦领导,这种方法更是让我们的经济雪上加霜。

今天我针对这一切的前 提,跟各位从国内一直谈到国外,让各位清清楚楚知道我国经济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泡沫现象,其实泡沫现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整个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危机。请各位想想,我们每年10%的经济增长是怎么来的?很多股民这么问我,朗教授你看我们经济增长这么成功,每年10%,我们的股票市场没有反映我们的经济增长的乐观现象嘛,我说你是错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是真真实实反映着我国经济的本质问题,你每年看到的10%的经济增长本身都是有问题 的。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模式是错的。我们是以什么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啊?我们是钢筋、水泥所拉动的,也就是说你们到各地区看,各地ZhengFu搞的绿化也好,桥梁也好,这些东西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那么这些部分是多少?这些部门占了经济总量的30%左右,也就是说和地方ZhengFu推动GDP工程有关的 部门拉动了经济增长。那么这些部门是中国经济真正过热的部门。

那么其他的民营制造业呢?基本上过冷。这些部门只占了 30%左右的部门是哪些部门呢?以去年为例,包括地产、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其他的融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等等,这些部门你知道去年的增长率是多少呢?就以去年为例,超过30%。30%的总量,它的成本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几。一平摊下来,中国全国的经济增长应该是10%左右,理解了吗?我们的民营经济 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常小的。

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在基础建设,基础建设也就是GDP工程建设推动了10几年来的经济发 展。那么这个推动表面上看起来我国取得了光荣的GDP,实际上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给你举个例子,什么叫做代价,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我国GDP的组 成非常的畸形、非常扭曲。我们拿我们的GDP和欧美、日本等国比较,那些国家,他们是以消费需求为主要拉动的,也就是说当我想喝矿泉水的时候你生产矿泉水,当我想弹钢琴的时候你生产钢琴,我想打手机的时候,你生产手机,很正常。因此他们的70%都是消费。我们刚好相反,我们的消费只有35%,只有别人的 一半,我们的GDP是什么东西呢?都是你们在外面看到的钢筋水泥,占到50%以上,欧美各国20%不到。

各位了不了解这种经济会 造成什么样的可怕的结果?那就是,由于我们国内的消费太少,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产能过剩,我们制造太多的消费不了,而且我们产能过剩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牺牲了我们的环境,破坏了我们资源,剥削了我们的劳工,因此,产能大幅扩张,而且产能大幅扩张到什么地步?到了我们老百姓消费不了的地步,大量产品制造出 来,我们只有30%的消费,因此能是出口创汇,把过剩产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外国,美其名曰是出口创汇,其实是埋下了定时炸弹,就在08年爆炸了,是什么 因的炸弹呢?你想想,我们只消费的30%,而我们这么多的产能,这么多产品不得不出口给别的国家消费,不但破坏了环境剥削了劳工,同时我们赚了大把的美元外汇,06年破的1万亿,07年破的1.5万亿,08年破了1.8万亿,现在正在破1.9万亿,讲问以后就是1.9万亿了。外汇大量积累的结果使得我们这 种被动以出口创汇为主导的畸形经济付上的沉重的代价,人民币不断升值,不断升值的结果,回过头来打击到这些以出口为主导的民营经济。

所以,二元经济成型了,什么是二元经济,那就是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与ZhengFu推动GDP工程有关的部门过热,而其他的民营制造业开始受到的严重的打击。汇率 上升首先敲响了70%的民营制造业的警钟,面临的投资环境开始紧缩。因此,过冷的部门更冷,相对而言,过热的部门更热。就在这个时刻,又由于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就是国外的进口通货膨胀使得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又打击到二元经济中过冷的民营制造业,它的投资环境更加恶劣。

同时又在这 个时刻,ZhengFu推出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本身意义是重大的,我身为弱势群体代言人,我是非常支持这个方案的,但是这个方案的推出不能以双输为代价,必须要以双赢为的代价才有意义。第一缺乏反方向的论证,第二缺乏试点,匆忙推出之后,中国过冷的民营制造业至少1/3以上造成严重打击。因此,过冷部门的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我还没有讲到次贷危机,第四,ZhengFu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我不断呼吁这是错的,ZhengFu到 现在才听进去,可是去年已经是数次提高利率,宏观调控的接连推出大力度的推出,目的是什么?目的是降温,可是全国学者都搞错了,中国经济没有过热只是 30%推动GDP工程的是过热的,而宏观调控推出的结果是彻底打击了过冷的民营制造业,有的时候想想这个事情觉得很难过,很悲哀的,这么明显的事情,大家看不懂,我看懂了以后说郎咸平是有争议的人物,这就是我们学者对我的态度。

好了,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ZhengFu加大力度宏观调控是什 么结果呢?通过了三个管道进一步打击了民营制造业。第一个管道,是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银行从过冷的制造业部门大量收会流动性资金,去干吗呢?不是放在银行里,放在银行里还好,拿出来以后拿
[沙发:1楼] guest 2008-10-24 01:08:34
看过的
应该看一下
[板凳:2楼] guest 2008-10-24 01:15:28
我们的当代艺术和这种情况很像!!!中国的艺术就不能有自己的一套了!!?什么都是别人定我们跟!!!
[地板:3楼] guest 2008-10-24 23:05:57

[quote]引用第2楼guest于2008-10-24 1:15:28发表的:
我们的当代艺术和这种情况很像!!!中国的艺术就不能有自己的一套了!!?什么都是别人定我们跟!!!...[/quote]

不止是很像,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都是这样的。
绝大多数中国当代艺术就是在西方后现代理论的设计下的“生产”,最后由西方来完成“运输”“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的过程
文章里提到的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渗透“生产”这个“一”的过程完全可以对应尤伦斯几十年来的行为——把中国所有重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买个遍。所以我们看到的UCCA表面上的人事斗争,什么桑斯傻逼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尤伦斯在UCCA开馆那天就走完了他的一步。
[4楼] guest 2008-10-24 23:16:46
UCCA的85新潮或者其他什么展览做得好不好根本就没关紧要,因为他已经通过他几十年的购买确立了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生产作品的力量,特别是有了UCCA这个实体后,谁会拒绝UCCA支付材料费的委托创作呢?我们来异想天开一下。假设UCCA如果资金链不出现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几乎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做小型项目展,委托制作作品——就像藏品展期间委托尹秀珍创作一件作品《内省腔》一样——来控制中国最主要的当代艺术家的重要创作,最后又以支付高额材料费的方式“免费”获得作品,最终在他的渠道里完成“运输”“批发经营”和“终端销售”的过程。要知道这些艺术家和作品就是在西方价值系统认知下被生产出来的(虽然有不少当代艺术家对此有很大程度上的反思,但总的意识特别是创作方法论几乎没有自己的独立精神,所以终究是无法摆脱控制)。
更可怕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已经形成了依靠高成本来生产“代表作”的普遍认识。这就更容易被资本利用,甘做环节中“生产”的“一”。
[5楼] guest 2008-10-24 23:27:46
原文的一段大可改写成:

大量收购中国的当代艺术品,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当代艺术品 的1,世界上炒作当代艺术的产业链是6,6不能没有"1"啊,听懂了没有?如果1崩溃的话,"6"也一定会崩溃,"6"一定有"1"做基础,才能发展,如果我们不 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当代艺术品卖给国际的炒作当代艺术者,它怎么能创造出6的产值呢?我们的"1"正在被大量的收购

不过中国的艺术市场和作品实在太差,那些油画还够不上世界当代艺术产业 链,大抵只能够得上世界炒作当代艺术的产业链。但是那些我们所普遍认为的学术的作品确实在世界当代艺术产业 链控制中的,巴塞尔就是“6”里的“批发经营”环节,最大的;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就是“6”里的“产品”环节,最大的。
中国的博览会和双年展只是相对应的世界上的博览会、双年展的行业的10%甚至远远不到。这样原文中的另一段话还可以改写成:

,洪水将席卷90%的产值,想到了没有?……影响到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冲击到以美国为首的90%的产值。然后再冲击到中国的10%(不到10%)的产值。
[6楼] guest 2008-10-24 23:32:22
结合郎咸平的文章,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艺术市场出现问题之前就因为自身体系生长出的问题必定面临衰退了
[7楼] guest 2008-10-24 23:35:55

妈的太可怕 中国的艺术家就没点自醒性吗!!联合起来鼓捣点6出来!!再找中国的那帮土地主暴发户做个牛逼的收藏家啥的!?引领下中国的话语权,先不管人家成不承认,我们自己的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系统形成了,我们就是牛逼的!!中国的艺术不是做给那些撒比外国人看的,我们能把我们在这片土地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在用我们心血熬,这是要留给我们中国人看的!!当然我们眼光要宏观!有朝一日我们可以把我们的6输出给那帮外国人!!草中国的艺术家加油!!!
[8楼] guest 2008-10-24 23:44:08
在经济大箫条的前期你不要有幻想,你千万不要想到去赚钱好吗?这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转变,你在这个时刻能够保本就谢天谢地了


这句也很经典,应该告诫所有在中国做画廊的人
[9楼] guest 2008-10-24 23:54:43
威尼斯、圣保罗双年展作为“产品设计”环节的作用在10年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大家都去看威尼斯、圣保罗双年展上的好作品,受这些好作品的影响。有些作品好学,如里希特,有些作品难学,比如比尔维奥拉、卡特兰。极端的例子就是抄袭,虽然这只是局部现象,但剩下的那个大部分的创作难道在思想体系上不也是沿袭威尼斯双年展上好作品的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