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荔空间~漂移的身份~~
发起人:荔枝  回复数:3   浏览数:2138   最后更新:2008/10/26 00:13:20 by 荔枝
[楼主]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55:33
西丽•娜沙特
没有男人的女人们

展览开幕:2008年10月25日
展览地点:798,林冠画廊


Shirin Neshat, 美籍伊朗女艺术家,本次展览是今天798多个展览中最有看头的展览。展览以录像为主,述说5位伊朗女人不同的命运故事。蓝本来自伊朗女作家Shahrnush Parsipur在1989年遭禁的小说《没有男人的女人们》。录像作品一般很难让人留步耐心观看,但Shirin的作品却带有很大的魔力,这是她影片的力量,会让你止步凝视。




新闻稿:
《没有男人的女人们》——《玛朵塔》、《扎琳》、《慕尼思》、《菲伊洁》和《法洛可•勒贾》,是美籍伊朗艺术家西丽•娜沙特于2004到2008年间摄制完成的魔幻写实影像作品集。以影片女主角名字命名的五个影像作品,分别在五个独立空间内组成七个投影装置。影片全长达1小时15分钟。

娜沙特的创作蓝本来自伊朗女作家帕西普尔(Shahrnush Parsipur)于1989年遭禁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的是1953年,美英情报部门帮助伊朗国王夺回政权的政变下,首都德黑兰五位女人交织的生活。当时,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伊朗政府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触犯了英国人的利益。政变巩固了亲西方的伊朗国王巴勒维德的地位,直到1979年被伊斯兰革命推翻。小说描述了在这场国家危机中,五位勇敢追求自由的女性如何挣扎抵制社会对她们施压的故事。

在影片中,娜沙特保留了原著的神奇写实味道,并融入更多魔幻和超自然的因素与之互动。另一方面,对于原著描绘的动作情节,娜沙特的处理手法非常自由。她把焦点放在体现书中所营造的氛围和基调上,而非再现原著。

五个女主角——玛朵塔、扎琳、慕尼思、菲伊洁和法洛可•勒贾的故事内涵是权力与无力之间的较量。她们以不同的方式挣扎、抵抗,最后选择逃离原来的社会,寻找能庇护自己的桃花源。对这些女人而言,生活是一场为自由之战,一场与严酷的社会礼教和禁忌抗争的旅程。

伊朗人民日益强烈的追求民主及独立的意识,以及小说中女人们通过发疯、学鸟儿飞翔、反抗或顺从等方式抗争求生的精神,共同凝结成娜沙特的创作动力,制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没有男人的女人们》系列作品。
[沙发:1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27:23

《玛朵塔》(Mahdokht), 2004 [13:35]

影片讲述了孤独的女人玛朵塔魔幻而神奇的故事。玛朵塔生活在对性的强烈恐惧中。对处女贞操的极端器重和对生育的强烈渴望让她困扰不已。为寻求解脱,她来到一座置身荒漠却异样富饶的神秘花园,并展开离奇的生活。她放弃了人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一棵树,种在地里。这样,她既保住了自己的处女身,又能开花结果,传播种子。

超现实美丽或者梦魇般的自然画面,通过三个并列的投影装置描绘了这个被迷念和疯狂折磨的女人。最终,玛朵塔挣脱了社会和性爱禁忌的束缚,实现了某种形式的自由和独立——身着白色衣裙如浮尸般在水中漂流——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






[板凳:2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29:13

《扎琳》(Zarin),2005 [20:30]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将跟随年轻姑娘扎琳,体验她凄惨抑郁的人生。妓女扎琳饱受厌食症的困扰,并时常徘徊在自虐的边缘。某日,她惊恐地发现,那些向她施虐的男人竟然都没有脸!恐慌之中,她逃出妓院,跌跌撞撞沿着城中迂回曲折的街道来到一家澡堂门口。她试图洗去自己的罪孽,用丝瓜筋狠命地擦洗瘦弱干瘪的身体,直至鲜血直流,吓住了澡堂里所有的妇女和孩子。

洗净的扎琳从澡堂出来,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无论她转向何方,所见到的男人依旧没有脸。最后,她逃出了城门,踏上不明的未来征途。









[地板:3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30:46

《慕尼思》(Munis)2008 [12:45]

帕西普尔的小说只把1953年的伊朗政变作为小说的第二框架,西丽•娜沙特却强化了这个背景。在这部作品中,拥有理想主义热情的慕尼思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故事,其实就是当时伊朗人民追求民主和独立的写照。

当伊朗政府试图推翻英国对伊朗石油控制的计划失败后,慕尼思不顾她那顽固保守宗教主义的兄弟阿米尔•罕(Amir Kahn)的制止而离家出走。从高楼屋顶上,慕尼思目睹了一个政府支持者遇害的过程,在极度悲愤和绝望的情况下,她毅然而然跃下高楼,自杀身亡。尸体恰好落在遇害男子的身旁。惊心动魄而又浪漫的死亡似乎提供一个非比寻常的机会与遇害男子进行对话。她发现,现实就近在眼前,有时是有所指望,同时也是令人失望的。只有在死亡的状态里,她才有可能鼓起勇气,并拥有决心和力量冲破传统女性的角色,参与建立民主国家的政治斗争。







[4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33:14

《菲伊洁》(Faezeh), 2008 [13:42]

《没有男人的女人们》的第四部影片中,慕尼思曾领她的朋友菲伊洁去过玛朵塔所在的神秘花园。 菲伊洁是个年轻貌美皈依宗教的女孩,梦想美好的婚姻和家庭。可惜这美好的愿望因一场强暴事件而化为乌有。在戒律严苛的社会环境里,受害者菲伊洁却被认为给自己和家族蒙羞,因而失去拥有幸福的权力。

影片通过实时情景、闪回和幻象镜头的特殊组合,表现精神崩溃的菲伊洁幻想在神秘花园里时刻被一位披裹蒙面黑纱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她自己)纠缠的情景,结果终于瘫痪发疯。只有在认清强暴事件对她的人生所带来的致命伤害后,她才重拾力量抵抗心魔和外界压力,最终与扎琳在神秘花园中共享宁静的生活。







[5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35:11


《法洛可•勒贾》(Farokh Legha), 2008 [c. 10.00]

《法洛可•勒贾》是作品五部曲的最后一章。和另外四位女主角不同,法洛可•勒贾出身名门贵族。故事从她丈夫去世开始。她买下了前面几位女人寻求庇护的神秘花园。这座荒漠中如天堂般富饶美丽的花园,象征着男权统治及家长制社会中属于女性的自由乐土。因为法洛可•勒贾结过婚,关于性和家族名声等问题不是她生活的核心矛盾。但她迅速意识到自己渴望以艺术家的身份被认可并获取重要社会地位的愿望在这座花园里无法实现。用孤立换取的安宁无法满足法洛可•勒贾。所以,她向世界敞开了花园的大门——即便那将对园子里的女人们带来致命的后果,即便这意味着她一手建立的乌托邦将崩溃消亡。







[6楼] 伊朗妹妹 2008-10-25 23:37:46
现场:








关于西丽•娜沙特



点击-超级资料!

西丽•娜沙特于1957年在伊朗出生,1970至1980年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接受艺术教育。1979年伊朗回教革命发生后,她长期定居纽约。

西丽•娜沙特的艺术职业生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伊朗之旅。在这次旅程中,宗教政权统治下的社会,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态深深震撼了她。于是,她披上传统的黑纱,露出随身佩带的武器和书写在身体上的祷文,拿起相机,开始进行黑白摄影创作。压迫、权力、性别、生活、死亡和殉难等是她主要关注的对象。

她的大型影像装置作品也相继诞生。其中,作品《狂暴》(Turbulent ,1998)曾荣获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男人与女人,个人与社会,权力与无力,性与放逐等关系都是娜沙特探讨的主题。娜沙特的创作建立在其伊朗原乡情感的伊斯兰宗教、社会及女性束缚之间的关系背景上,并在当今跨文化范畴下进行探讨。她以视觉论述的方式,结合女性细腻的思维特征与浓厚的诗意,使作品更趋精炼、成熟与完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