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惊现武林第一奇毒含笑半步癫
发起人:八婆  回复数:1   浏览数:2541   最后更新:2008/11/19 14:54:27 by guest
[楼主] 经纪人 2008-11-18 15:01:52
问题之问题

——金锋作品读疑



金锋的创作转向逐渐由艺术内向艺术外的关注转移,《秦桧夫妇站像》即是其标志性的开始。因此,一些批评家就把金锋视为“问题主义”的艺术家代表。事实上金锋以后的作品也是沿着对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的线索,寻求所谓艺术的表达方式。

我旁观和亲历了金锋艺术思变的整个过程,也经常在艺术的观念上与之碰撞、争论。我经常怀疑它所关注的所谓社会问题在艺术内部是个假命题,而金锋总是对这些问题的表达方式和“交流办法”有着超常的激情和迷恋。所以他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消耗在对所谓问题的表达和追究上,以至于他以不惜代价的方式对难度和麻烦进行挑战。我对金锋的艺术方式始终存有疑虑,这也使我们始终在一起保持讨论和思辨的激情,而不至于以一种肤浅和庸俗化的表达方式去拥抱所谓的当代艺术。显然,金锋以艺术的名义对问题的关注和表达不失其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立场态度,因此我以《问题之问题》来读疑金锋的作品。

“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应该从两方面来加以思考:一是艺术的自为存在;二是艺术与社会的联系。……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互动,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东西,它是艺术的,也是社会的,是一种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新的存在或者说是工作方法”。这就决定了金锋的当下性选择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共生中嫁接思想的桥梁,展示其独特的思辨方法以及他艺术的工作方式。其实他对社会问题本身的关注并不是他思维和工作的重心,而对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和表达方式才是他真正切入质疑的兴趣起始。这就让许多人,尤其是一般公众容易对它的作品产生误解或完全不理解,《秦桧夫妇站像》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金锋并不是要以此来挑战人权或以人性问题作为作品标靶的。“我觉得我们接受一个固定化的人物是非常课本化的,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这就是所谓好坏的标准。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的,这导致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判断或许不是一个答案。秦桧站立并不是站立本身,我希望作品引起的是站立之外的思考……”金锋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经验中寻找和发现了问题,并以此来质疑、挑战、触动我们所谓正常实已麻木的神经。只是金锋没想到大众对原有标准的固执己见和以此而连带的情感神经是如此脆弱,公众在现实语境中的情感释放和价值观判断是压抑的,而虚拟的网络平台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释放渠道,于是金锋成为了虚拟世界中让公众尽情发泄和声讨的对象。这也并不奇怪,甚而使作品更为丰富,从虚拟世界中折射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思考。所以,此作品作为金锋作品的一个转折点,它所带来的与公众共生的效应远远超出了艺术家自身的预构,同时也开启了他在艺术创作上一个新的触角和工作呈现方式。

金锋是一个思辨多于艺术的艺术家,因此他常常把自我批判挂在嘴边,同时也以此来历练自己。“我觉得自我批判应该是一个更为综合的思想整合过程……自我批判的目的是对自己内收的心理进行拓展,使得就事论事的尖锐在内心有着通畅的空间”,我相信金锋为此总是在追究问题和逼迫自己。但是“淘汰、放弃、整合、拓展、通畅……”这些似乎并没有真正解决自我批判的目的,相反会使自我批判更多地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或仅仅停留在思辨的形式之中。自我批判应该针对自身的惯性、狭隘、有限性、劣根性等问题的反思而促使自身在行为上进行调整和改变。所以我每一次听金锋讲自我批判的时候总觉得有点隔靴瘙痒,我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勇气、激情和真诚,但我总觉还有点虚,或许欠一些更为朴素的东西。但我还是敬佩他自我批判的执著和勇气的。

“我有时会把撞南墙看成是自我批判的一种方式”,于是他常常对钢丝绳上的危险、难度有着某种脾性上的癖好。“它好像必须要走到那个极限,才能真正悟到那个极限上的东西”。因此金锋常常把精力消耗在艺术以外的难度和挑战上,他用一种“自斗”的方式来扮演一个斗士的角色,虽然他还是以艺术之名来进行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呈现方式的转换,但有时不得不让人思考这种“问题主义”的艺术批判其建构性何在?

《无字访》是金锋用活雕塑的方式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一次史诗般的呈现。活雕塑的形式在当代艺术中虽不是新鲜事,但由于作品所指涉的社会现实让它在不得不以艺术的方式来挑战这个难度。因此,金锋的作品常常跨越艺术的内部而触及艺术外部的敏感神经,由此金锋的艺术逐渐在功能性上带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和更多的社会学属性,离艺术的内部越来越远。所以金锋常常游离在艺术和社会之间,这也使他始终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马中欣行走的脚底是我的》是一件我比较喜欢的作品,同时从这件作品中也让我看到金锋作为艺术家的极其可贵的一面。《金锋过手》这方章的用法早在1998年就用过,而且还曾用极端的方式在自己身体上也作过烙烫的尝试,结果都失败了。而这次他用刺青的方法来烙印脚底,并且用不断行走来完成艺术的转换,从中又带进许多方法论上的突破,同时在符号学意义上也得到了衍生,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虽然金锋也回避不了艺术情结的问题,但假如情结的释放能获得极大的超越的话,那不是简单的情结问题,相反我是把它看作对艺术内部问题的执著,以及对问题、材料、手法的执著较真。这才是更为难得和可贵的艺术精神。或许金锋自身并不在意或迷恋这样的转换方式或思维逻辑,因而在这点上它常常有放弃了许多有意思的值得深入探讨的尝试的可能性,这既需要他的勇气,同时也失去了许多空间,我常常为此惋惜。然而《金锋过手》这件作品的意义远没有结束,或许金锋并不看重或意识不深,我觉得这里应该可以继续探讨其方法论上的价值。金锋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当代艺术的所有形式,都是舶来的,在形式上我们终究绕不开西方”,同时又觉得“但考虑问题的方式,我觉得是可以中国化的”。这样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泛化的经验主义判断和放大了对西方的想象。不管是东方西方外国中国,只要在艺术的自律中有其独特的价值,艺术与人文、历史、社会现实甚而未来等有独特的联系方式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借鉴和启思意义,就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不是局限在一种狭隘的思维框架下钻牛角尖。《金锋过手》在方法论上的讨论空间我认为远远没有展开,它由此而带来的倒是对当今当代艺术如此肤浅、庸俗、功利的社会现实的一个很好的批判。尤其是,它的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随着旅行家马中欣的行走还在不断继续着,这种继续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方式,同时又是悄然无声,当你触及到这个行为思维的时候他能让人在精神上有一种感动,因此它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种运用艺术的手段完成现实转换的很智慧的方式。

其实无须刻意运用所谓的中国思维、中国方式、中国标签等,这些都是极其简单和过时的思维逻辑。艺术就是有它内在的逻辑,所谓的自律支撑和延续其发展的逻辑线索,今天看是问题的问题或许若干年后根本就不是问题,尤其在艺术外部的问题拿到艺术内部来讨论的时候说不定都是假命题,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放大这些问题本身。或许对这些问题的思维交流方式能引发一些有意思有价值的启思意义的东西,金锋工作的现实意义从中还是有许多可讨论的空间,同时这也是极其难得的。

金锋沿着他惯性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一直走到今天,虽然对他自身而言每一次都是一种挑战,或试图突破,但其实还是有它内在的逻辑的。“1、选择就是态度;2、题材不原创;3、重在转换”,这些构成金锋基本的思维和工作框架。因此,金锋一直试图在构建自己思维的金字塔,他常常质疑思维的惯性,而自身常常又在这样的惯性之中。

《MJJ的骨灰在上海宾阳路》、《骂艺术》、《为老太王小六存档》等作品确实是金锋用问题主义的逻辑方式又使他自身往前跨了一大步,他作品实施中的难度大家是看得到的,一方面让人敬佩他的执着,同时对他的几乎是走火入魔的方式也表示质疑。金锋用三年的时间勤奋地积累了许多的作品,他的独特性已经无需多说,在这么多事实的作品面前已充分显现。关键是对他思维和工作的成果如何更好地来读解,以及从中能获得一种怎样的启思和建构。因此,我们以“问题现场”来整体觉察金锋艺术作品中的内在思想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同时我以“问题之问题”来读疑金锋的作品也是表达了我真实的想法。

金锋的问题主义的表达方式到底有怎样的启思意义?对艺术外的问题关注和用艺术内的方式呈现和艺术有怎样的联系?艺术和非艺术有界限吗?仅仅用艺术的观念对问题的呈现进行转换难道不是艺术本身的问题吗?诸多问题和对诸多问题的呈现方式、以及由此而使我们对此而产生的疑虑和思考可能就是金锋的《问题之问题》所带给我们的,或许我们也要好好清空一下自己业已结了壳的惯性思维,来重新读解艺术以及艺术所触及的所有问题,或许这就是金锋所带给我们的。



沈其斌于证大家园

2008年11月
[沙发:1楼] guest 2008-11-18 17:08:32
不愧是金峰老师的朋友,写的实在
[板凳:2楼] guest 2008-11-18 19:44:27

沈馆长也批评家啦~写得不错,顶
[地板:3楼] 停云 2008-11-18 20:30:50
问题艺术的问题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4楼] guest 2008-11-18 22:23:12
写的好!
[5楼] guest 2008-11-19 11:00:12
真8错 赞
[6楼] guest 2008-11-19 11:17:27
应该写的再狠点!
[7楼] guest 2008-11-19 12:34:54

据说这是老金画册的前言
[8楼] guest 2008-11-19 12:40:30

沈同学文字出乎意料的平实,也较为贴近原委。
金锋自卫式的文字是可以把你绕晕的,他的“自我批判的执著和勇气”是以退为攻,岂止“有点虚”,你不能对一个“什么都想过了”、已经“自我批判”了的行为提出更多疑义。问题不出在“问题主义”,而在于区域资源浅表挪用,加之浅表的表达,一味追求事件选择的社会冲突性来扮演英雄,“钢丝”总是走在社会冒险的程度上,一次成功的投石问路,“于是金锋成为了虚拟世界中让公众尽情发泄和声讨的对象”,由此网路的影响力也就停留在非学术的层面而乐此不疲,导致社会探究和艺术突破两头不着
[9楼] guest 2008-11-19 14:12:11
艺术本来就没有边界了,金峰的作品是不是艺术都不重要啊,关键是不是有价值。
文章写得很靠实情,好读!
[10楼] guest 2008-11-19 23:14:38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11-19 12:40:31发表的:

沈同学文字出乎意料的平实,也较为贴近原委。
金锋自卫式的文字是可以把你绕晕的,他的“自我批判的执著和勇气”是以退为攻,岂止“有点虚”,你不能对一个“什么都想过了”、已经“自我批判”了的行为提出更多疑义。问题不出在“问题主义”,而在于区域资源浅表挪用,加之浅表的表达,一味追求事件选择的社会冲突性来扮演英雄,“钢丝”总是走在社会冒险的程度上,一次成功的投石问路,“于是金锋成为了虚拟世界中让公众尽...[/quote]

你说的这些好象沈馆长也说了,你想说什么我还是不明白?你想说什么呢?
[11楼] 老康 2008-11-19 23:40:41

[quote]引用第11楼guest于2008-11-19 23:14:39发表的: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11-19 12:40:31发表的:

沈同学文字出乎意料的平实,也较为贴近原委。
金锋自卫式的文字是可以把你绕晕的,他的“自我批判的执著和勇气”是以退为攻,岂止“有点虚”,你不能对一个“什么都想过了”、已经“自我批判”了的行为提出更多疑义。问题不出在“问题主义”,而在于区域资源浅表挪用,加之浅表的表达,一味追求事件选择的社会冲突性来扮演英雄...[/quote]

他想说,金锋作为一个哟很大争议的艺术家,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12楼] guest 2008-11-24 12:42:16
中国的许多所谓批评文章都是带着功利的,像这样比较纯粹的批评少见!顶
[13楼] guest 2008-11-24 12:48:10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8-11-24 12:42:16发表的:
中国的许多所谓批评文章都是带着功利的,像这样比较纯粹的批评少见!顶...[/quote]

这种纯粹的sb批评是比较少见。
[14楼] guest 2008-11-24 14:27:32
熟人间能这么真实地谈看法,批评,比较不容易做到。。。。
[15楼] guest 2008-11-24 15:02:30
文章不重要,态度重要!
[16楼] guest 2008-11-24 17:51:40
期待金锋的个展~
[17楼] guest 2008-11-24 17:52:34
“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应该从两方面来加以思考:一是艺术的自为存在;二是艺术与社会的联系。……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代艺术的社会本质,需要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互动,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东西,它是艺术的,也是社会的,是一种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新的存在或者说是工作方法”。
说的好
[18楼] guest 2008-11-24 18:04:43
看样子,艺术是离不开社会了。
如果艺术家去了独岛,他还会做作品吗?
[19楼] guest 2008-11-24 18:30:27

熟人间能这么真实地谈看法,吹捧,比较不容易做到。。。。
[20楼] guest 2008-11-25 10:58:48
一片文章也有这么些人独,看来金锋没有白混!
[21楼] guest 2008-11-25 14:42:07


[22楼] guest 2008-11-26 11:17:39
金锋始终摆演这英雄主义的角色,所谓挑战不过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而已.无意义!
[23楼] guest 2008-11-28 10:48:30
现在许多批评文章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恶心!许多艺术家也很贱,等于花钱买广告!这种朴实文章值得一读!
[24楼] guest 2008-11-29 01:42:30
下面这么多热情的跟贴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谁写的。沈馆长真是厉害啊!佩服。
[25楼] guest 2008-11-29 12:28:11
2007年1月4日 “金锋过手”& 马中欣
老金电话里说今天下午他要实施一件新作品,名叫《马中欣行走的脚底是我的》,希望我也去看看然后写点毁他的东西。初听这名字我着实是吃惊了一下:难道老金又要动刑?他要把自己的脚底跟马中欣交换?真痛!先替他捏了一把汗,心想这家伙真能折腾,又要开始虐己虐人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只是他过去的一个观念作品《金锋过手》的新实施方案。他是要把“金锋过手”四个字样纹在马中欣的脚底心,然后让马中欣带着他的这一观念继续行走以后的世界,并且为此他们双方签定了合作合同。

相对于我所了解到的早期《金锋过手》方案的实施,这一次他与马中欣的合作算是有点意思的。至少看上去他的观念因为一双不同寻常的脚,而被赋予了颇具想象力的意义延伸。他早期这个作品的实施是在他或请或雇来的男人和女人身体上烙烫上“金锋过手”印,字硕大,很有些残酷倾向的异常行为。不知道今天那些曾经被“金锋过手”过的憨厚的大哥大嫂们是否还在因为他们为了艺术而献身的行为继续感到骄傲和自豪。或者每当他们抚摸到身体上的那些永远无法消释的烙痕时便心生恼怒。

下午,在延安路上一家时尚纹身店铺里,这一次金锋只是选择了没有痛苦的现代纹身技术把“金锋过手”四个字纹在了马中欣的脚底心,而且字小,点到即止。比之当年那套酷刑般的生猛做法,这一次着实是显得儒雅、风度了许多。其观念也同时获得了更大限度的延伸。从此“金锋过手”便蹭着著名的旅行家马中欣的脚云游世界,“金锋过手”也从此象征性地印在马中欣后来人生的每一个脚印里。

我也只是最近从老金博客里才知道马中欣其人是个著名的华人探险家,二十多年间,游历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七大洲四大洋、以及人迹罕至的北极、南极、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河等地,撰写了大量游记,拍摄了数万张照片,被誉为世界十大探险家之一。见到这老头,多年的行走历炼使他身板确实健硕硬朗,步履轻盈、精力过人,据说一路走来还有过与无数女人的艳遇。我们开玩笑说倘若把“金锋过手”印在老马的生殖器上,这个趣味的延伸也很好玩。那样便可以想见,在不久的那个未来世界便都跟“金锋过手”有点关系了。这只手那就真成金手了,金锋则该象如来佛一样被供奉起来、世代瞻仰……

通过网络获取素材并发布作品,作为老金近来作品惯用的伎俩,让更多的人上他的套轻松地进入并展开讨论,同时增加网络点击率,以使当代艺术形式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交流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作为艺术家切入社会问题当下处境的鲜明态度。我们即使不从作品谈起,也无论中国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单从这种走出艺术馆进入大众视野的作品实现方式,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艺术的常规展览机制与狭窄单一的交流途径。于当下中国,多少是带有点启蒙倾向和开拓意义的。我想这种倾向和气质无论如何、无论何时都应该是值得珍贵的。

从“秦烩”到“孔子”再到“马中欣”,作为倍受争议的艺术家,老金近来的作品屡屡借助网络热点或名人,试图将热点文化问题更广泛地继续深入追究下去。至于能够真正进入多少,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在做这样的努力。尽管这很有借助名人名事来炒作的嫌疑,但老金并不避讳,他只是一如既往地用他的努力来向我们传达着他的关注和思考、他的趣味倾向或者人生态度。
吴予2007/1/5
[26楼] guest 2008-12-01 11:51:10

既然S馆长觉得这文章如此牛B,为什么不在证大的展厅里贴出来啊?证大以前的展览可都在醒目位置贴着沈大馆长的解读,偏偏这次例外了。有意思……
[27楼] guest 2008-12-02 15:21:39
【活动预告】艺术对话:问题现场——金锋与王南溟对话
  内容摘要:
  时间:12月7日(周日)14:30
  地点:证大现代艺术馆二楼艺术教室
    
  证大现代艺术馆教育活动免费,名额有限,请提前预约。
  预约者还可免费参观当前展览。
  
  预约及咨询方式:
  教育部电话:021-50339801-2002/2004 (10:30-18:30,周一至周五) 或13917297363 教育部刘麟
  电子邮箱:edu.zendaiart@gmail.com
  详见证大现代艺术馆博客:http://blog.sina.com.cn/zendaiar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