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欧洲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烤猴脑夺冠
以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依托,打造成都传统与当代文化新亮点
——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re-C art space)
肖钧文/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也倍受追捧。以北京798、上海莫干山等为代表的艺术区逐渐兴起,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精心打造属于各自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成都作为有着千年文化底蕴和丰富当代人文精神的著名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可谓是对外宣传包装的重要名片。而依托杜甫草堂博物馆成立的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re-C art space)无疑将成为成都传统与当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新亮点。
大空间大舞台
来到位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浣花溪公园之间的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首先感受到别具一格的异样空间,近1000平方米室内外艺术展览空间和多媒体展示厅以及艺术书吧,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魅力。据空间负责人介绍,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是由非赢利性廊桥艺术基金和廊桥当代艺术空间两部分组成。空间将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当代艺术,致力于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让新锐的理念有发展的空间;让前卫与先锋艺术有更宽广的展示平台;搭建起艺术家之间,艺术机构及团体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桥梁。运营上力求在学术与商业之间找到最好的切合点,为建立良性、有序的艺术市场而做出努力。最终打造出一个与全球接轨又符合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一流当代艺术空间。
爱心团队首次亮相
今年7月18日,在成都733艺术工厂举行的“love3”无国界赈灾义卖及新媒体艺术展是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面向社会的首次亮相。展览源于 “5.12”汶川地震后,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整个团队与许多艺术家、艺术机构联合组织的“用艺术感动生命”援助灾区活动,团队每位成员尽其所能为灾区调集食品和医疗物质,又积极投身到地震前线的自愿者队伍中,用爱心温暖灾区群众。展览期间,观摩人数近万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国各大专业和大众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正面报道,宣扬了展览所倡导的爱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整个廊桥当代艺术空间爱心团队的社会责任。
从“双城记”开始……
将在2009年1月10日举行的“双城记”青岛成都当代艺术对话展成都站巡回展,标志着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次此参展成都艺术家包括:陈家刚、符曦、高小华、郭燕、何多苓、何工、吉磊、廉学洺、罗发辉、邱光平、师进滇、屠洪涛、王承云、王胜强、魏葵、肖克刚、杨冕、余极、曾妮、赵能智、周春芽;青岛参展艺术家:大猫、岛子、都国桢、黄杨、贾真耀、姜永杰、李明、李世先、梁克刚、刘传宝、刘大鸿、孟红艳、潘文逸、单虹、隋建国、万里雅、王涛、王伟业、王音、魏青吉、邢维东、徐青峰、杨越、尤良成、于新、赵德伟、周仕超、祝万水;“双城记”系列当代艺术对话展的策展理念就是要以一系列的城市之间的艺术对话性的展览,使各城市之间进行直接的艺术交流,建立不同区域文化的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双城记”的意义在于作为地域、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大型当代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国内还数首次。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熏陶下的艺术家创作的个体差异的共性进行有价值的比较研究。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共同提升对话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与城市形象品牌。
展望未来
空间负责人最后介绍,廊桥当代艺术空间从策划到筹备一直得到市委宣传部和杜甫草堂博物馆众领导的大力支持。廊桥当代艺术空间将不辱使命,为成都的公众文化事业做出贡献。未来空间的发展将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活动,扶植新艺术家,推广新艺术,并以空间与海外艺术机构的深厚联系来推进本土艺术国际化。在强调自身稳步发展的同时,将更大的精力和资源落实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之上,逐步完善从发现艺术资源,到包装推广,再至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共同实现的运营体系,建立更加宽广的产业平台,从而带动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re-C art space)
肖钧文/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也倍受追捧。以北京798、上海莫干山等为代表的艺术区逐渐兴起,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精心打造属于各自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成都作为有着千年文化底蕴和丰富当代人文精神的著名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可谓是对外宣传包装的重要名片。而依托杜甫草堂博物馆成立的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re-C art space)无疑将成为成都传统与当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新亮点。
大空间大舞台
来到位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浣花溪公园之间的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首先感受到别具一格的异样空间,近1000平方米室内外艺术展览空间和多媒体展示厅以及艺术书吧,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魅力。据空间负责人介绍,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是由非赢利性廊桥艺术基金和廊桥当代艺术空间两部分组成。空间将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当代艺术,致力于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让新锐的理念有发展的空间;让前卫与先锋艺术有更宽广的展示平台;搭建起艺术家之间,艺术机构及团体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桥梁。运营上力求在学术与商业之间找到最好的切合点,为建立良性、有序的艺术市场而做出努力。最终打造出一个与全球接轨又符合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一流当代艺术空间。
爱心团队首次亮相
今年7月18日,在成都733艺术工厂举行的“love3”无国界赈灾义卖及新媒体艺术展是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面向社会的首次亮相。展览源于 “5.12”汶川地震后,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整个团队与许多艺术家、艺术机构联合组织的“用艺术感动生命”援助灾区活动,团队每位成员尽其所能为灾区调集食品和医疗物质,又积极投身到地震前线的自愿者队伍中,用爱心温暖灾区群众。展览期间,观摩人数近万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国各大专业和大众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正面报道,宣扬了展览所倡导的爱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整个廊桥当代艺术空间爱心团队的社会责任。
从“双城记”开始……
将在2009年1月10日举行的“双城记”青岛成都当代艺术对话展成都站巡回展,标志着成都廊桥当代艺术空间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次此参展成都艺术家包括:陈家刚、符曦、高小华、郭燕、何多苓、何工、吉磊、廉学洺、罗发辉、邱光平、师进滇、屠洪涛、王承云、王胜强、魏葵、肖克刚、杨冕、余极、曾妮、赵能智、周春芽;青岛参展艺术家:大猫、岛子、都国桢、黄杨、贾真耀、姜永杰、李明、李世先、梁克刚、刘传宝、刘大鸿、孟红艳、潘文逸、单虹、隋建国、万里雅、王涛、王伟业、王音、魏青吉、邢维东、徐青峰、杨越、尤良成、于新、赵德伟、周仕超、祝万水;“双城记”系列当代艺术对话展的策展理念就是要以一系列的城市之间的艺术对话性的展览,使各城市之间进行直接的艺术交流,建立不同区域文化的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双城记”的意义在于作为地域、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大型当代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国内还数首次。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熏陶下的艺术家创作的个体差异的共性进行有价值的比较研究。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共同提升对话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与城市形象品牌。
展望未来
空间负责人最后介绍,廊桥当代艺术空间从策划到筹备一直得到市委宣传部和杜甫草堂博物馆众领导的大力支持。廊桥当代艺术空间将不辱使命,为成都的公众文化事业做出贡献。未来空间的发展将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活动,扶植新艺术家,推广新艺术,并以空间与海外艺术机构的深厚联系来推进本土艺术国际化。在强调自身稳步发展的同时,将更大的精力和资源落实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之上,逐步完善从发现艺术资源,到包装推广,再至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共同实现的运营体系,建立更加宽广的产业平台,从而带动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成都加油
成都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