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女性——当代刊第八期
发起人:新视觉  回复数:0   浏览数:1947   最后更新:2009/01/20 14:58:04 by 新视觉
[楼主] 新视觉 2009-01-20 14:58:04
当拿破仑三世看到库尔贝的作品《浴女》时气愤地举起了鞭子,拉塞尔说:“因为他知道,艺术出现变化的时候也将预示着时代规则发生变化”。“飘一代”、“新新人类”、“80后”、“90后”当这些不胜枚举的词语出现时,我们深信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新的时代预示着新标准的出现,这样的标准体现在文化的不同层面。从人们的言谈举止到生活方式,从城市的面貌到学术研究的整体思路,无不体现着新文化的痕迹。在历史的惯性中,新标准如何能够克服惯性而存在,需要胆量,更需要实力。

艺术中的“新锐”正是这样一支能够代言新时代的力量。尽管他们还年轻,但是,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经历、有着不同于传统的价值标准,有着值得炫耀的青春与蓬勃的激情,这一切都将证明他们是这个时代不能被忽视的声音。



刘将军作品







“生命系列”是我在最近一年多来画的一些作品,主要以骷髅为题材。“骷髅”给人的第一感觉 恐惧,随之想到死亡,生命结束。佛教讲轮回,转世,认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也许死亡并不代表着生命的终结,或者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不管是否会以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一样;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在那之前我要去享受亲情,友情,爱情;尝一尝人情冷暖 ,工作的酸甜苦辣。毕竟现在还可以拿着画笔画自己想要表达东西;我珍惜这一切。但愿"生命系列"能给观画者带来一些触动。



罗甜甜作品





回忆、沉思与方法:关于罗甜甜的油画



段 君



苏格拉底问阿尔西比亚德:告诉我,你有这么多伟大的抱负,但是为什么对自己却不关心呢?在早期西方思想中,人与自己的关系总是被认为取决于与另一个人的关系:没有别人,人无法关心自己。



年轻人更应当关心自己,因为青春期多半意味着危险、孤独和困难。但事过境迁后的回忆,往往饱含浪漫气息。画家罗甜甜喜欢蓝色调,用以表达青春的忧郁。她的画没有单纯地描绘内心世界,而是试图通过画中女孩与自己对话:画家在关心自己。罗甜甜在潜意识中已经察觉,她和画面中的自己是面对面的。人必须能够心如止水地和自己交谈,才能不让自己为如何照顾好自己而忧心忡忡。所以我们在罗甜甜的画面中,看不到周围环境或者中国现实的巨大变化,更多的只是恒久的乡野景色或纯粹的自然风光。





为什么在70后、80后画家的作品当中,会经常流露出无所适从的茫然情绪?这一问题直到现在还悬而未决。恰恰是因为年轻一代还没有意识到去关心自己的灵魂,尤其是不清楚以怎样的方式来关心灵魂。罗甜甜的绘画其贡献在于:她集结了回忆、沉思和方法三种方式来关心自己。思想史的全部过程可以简化为:从回忆到沉思,又在沉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方法论。大部分年轻画家善于描绘记忆,却很少能在画面中展现沉思,而缺乏沉思的记忆是没有普遍价值的。罗甜甜的绘画正在进入这三种思想要素,画中的主体大部分时间是在沉思自己,并逐步确立关心自己的方法。比如有时候画家会安排一些物质性的伙伴在身边,比如米老鼠、狗狗、玩具、风筝、指示牌等,以同它们展开对话。



对话注定是失败的,因为物质伙伴缺乏灵魂,它们与人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无法关心自己。它们在罗甜甜的绘画中,主要用于衬托女孩面对这些对象时所产生的情绪,即它们是如何影响主体的心灵的。尤其明显的,是暗夜里的路灯灯光探照,如同监狱中严厉的审问。风筝在罗甜甜的绘画中也非常关键,它明确地传达出画家对自由的向往、对人事的逃避。然而,风筝不是《飞不起来》,就是《断了线》,或者被高高的铁塔威胁着。



秋千也很有意思,画中女孩在秋千上仿佛可以暂时解脱或者遗忘,可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原位,心灵在摇摆中受到撞击和伤害。椅子是思想歇息的地方,高墙则是年轻人关于不可知未来的心结,也是青少年同成年人之间的隔膜,更是画家自己与自己的障碍。成年人从来都不相信年轻人自己消除心灵障碍的能力,他们总是在等待着年轻人成熟起来,而成熟即意味着将人事玩弄于股掌之间。



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像上辈那样,认为青春期是为了进入成人生活或公民社会所必须经历的过渡时期。当然,外部世界或现实社会也不是无关紧要,在罗甜甜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背景虽然如此单纯:天空、白云,并不会出现太多社会性的符号,但还是保留有电线杆、公路、铁路、铁塔这样一些跟外部世界藕断丝连的物质景观。这让主体的精神陷入深刻的矛盾,画中女孩忧郁和孤独的原因,此时此刻显得异常清楚:她处于选择的焦虑中,选择与他人的关系,选择与自己的关系。



苏格拉底质问阿尔西比亚德的时候,真正的问题是:人为何要关心自己?关心自己正是为了与自身有一个最好的关系。这需要选择,而选择意味着必须失去一些东西。画家备受困扰。福柯在《水与疯狂》一文中指出:水迫使人重新回到试图逃避的现实。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当中,淋雨只能使我们更沉溺于忧郁的孤独和曾经单纯的世界。





作者自述

我于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当时我们将要毕业的两个班的大部分同学都在画卡通,整个油画系的绘画氛围都沉浸在所谓的“新卡通”风中。我也曾经去研究过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的扁平绘画艺术,从心底里也非常喜欢,自己也尝试用漫画卡通的方法去表达,但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后来觉得卡通绘画很“伪”,甚至很媚俗,于是就放弃了。



我始终认为时代性是一件好的艺术创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时代带给我们充裕的物质条件,我们也不断在其中选择。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我并不认为我们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时代痛苦,有的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小悲伤,一种隐隐的伤痛。因为这就是现实,我只是真城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一种小小的哀伤。这种哀伤当然是我的经验,但我也相信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无法逃避的经验,彷徨懵懂。这种经验,值得记忆,更值得把这种短暂的稍纵即逝的青春感受记录下来永久保存。在毕业的最后一期,我便自然地转到现在的这个系列。



我也一直认为这个时代的我们太幸福了也太不幸运了。孤独一直伴随着我的青春成长,过去20几年的成长除了最私密的内心经历外其他生活都大同小异,有时觉得除了自我,其他的一切都不值得去表现,也离我太远,我没有能力去把握诠释其他沉重的东西,如敏感的社会政治话题。我觉得能够真实地展示自我并让观者有感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