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德克镜头下的另类震撼![ 强烈推荐]
发起人:鸳鸯火锅  回复数:12   浏览数:3773   最后更新:2006/07/14 09:28:35 by
[楼主] 捕快 2006-07-11 13:43:20
社保基金案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转自潘石屹的博克

2006-09-26 12:00:49

大中小
  昨天下午,社保基金案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上迅速地传开了。这件事对中国房地产和目前的房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上网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发现大家的看法惊人地一致,都认为中央这回下决心了,中国的房价,尤其是上海的房价一定会降下来。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影响吧。

  新华社发的通稿上说:“涉案人员因涉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基金,为一些不法企业谋取利益,袒护一些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从这篇新闻稿上看,目前查出的问题主要是违规使用社保基金引起的。

  社保基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五险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就是住房公积金。这些钱是不能挪用的,因为这是老百姓的活命钱。上海市的社保基金被挪用了,其他城市有没有被挪用?如果有挪用的话,看到昨天社保基金案的消息,这些当事人一定都发慌了,估计也要急于收回这部分资金,否则也一样会出事的。

  这“五险一金”如果被挪用的话,一定会有不少流到了房地产领域,因为这个行业的回报率相对其他传统行业还是比较高的,进入也比较容易。那么,流到房地产领域到底是形成了开发建设的资金,还是成为了购房的资金?这是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两种流向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影响是完全相反的。如果形成了开发建设资金,这部分资金被撤出,将会影响房子的建设量和供应量;如果是形成了购房的资金,那就会减少市场上房屋的需求量。但我们看到,挪用这些钱的人都不是一般的关系,他们不可能挪用这部分钱只是为了自己去购买房子,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可能是既可以挪用钱,也可以拿到城市中最好的土地的人或机构,所以这部分挪用的资金应该是成为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资金。所以社保基金案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会使开发建设资金进一步地短缺,当然,具体短缺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老百姓的这些活命钱被这些贪官挪用了多少,如果挪用得多就影响大,如果挪用得少就影响小。


  有传言说,这“五险一金”被挪用的比例在中国来说是很大的,上海查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当然,这也只是传言,如果真是像传言说的那样严重,那将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这样的钱在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政府和媒体重点监督的对象,这些钱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对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丧失工作能力的人来说,更是他们生计的保证。

  从CCTV的新闻联播中看到,中央是下了大决心要处理类似的事件,我们希望中央此举能告诫那些胆大妄为的腐败分子就此收手,这是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我们也会继续关注。但是,据我分析,这个事件并不会引起房价下跌。
[沙发:1楼] 捕快 2006-10-03 07:08:09
网民质疑藩石屹的评价 (转)

前不久,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查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时间议论纷纷。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房产商潘石屹先生,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并被不少网站转载。对潘这个人没什么了解,所以一直没有去看潘的博客,怕破坏这个良好形象。看到网上报道他对此事有评价,看了一下,果然我担忧的事发生了,因为该文章中发现了起码以下十个问题,也许这就是“破绽十出”吧:

  1、潘说上网看了大家的反应,看法惊人一致,都认为中国特别是上海的房价要降下来。其实在人比较多的情况下,看法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对“人都是要死的”这样的命题。所以一句话中带“一致”、“都”、“凡是”,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如果潘看得少,发现都这样讲,就做出判断,就是草率;如果看得多,比如100人的看法,就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是1000人,就可以排除“一致看法”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网页,不同的新闻,有不同类型的人浏览,穷老百姓光顾的网页,看跌的就较多,如果是习惯了为房产商的利益鼓吹房价要涨的经济学家的博客,差不多应该是一致认为房价因此更要涨。就好比在男厕所里,怎么可能见得到女性呢?

  2、潘引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提到陈被查处免职的几条理由,就得到结论“陈良`宇的问题主要是违规使用社保基金引起的”。怎么难仅因为这个事情被排在第一位就说这是主要原因?如果这个事情涉及了100元,其他几个问题涉及120元,就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被挪用的社保金估计会全部追回,而其他问题,如为不法企业和其亲属谋取利益,就可能难于退回,会造成客观的损失。所以这个结论比较草率。

  3、潘解释说保社金就是“五险一金”,“五险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和生命保险”,这里意思可能是一样的,不过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工伤保险”,而不是“工商保险”(估计是笔误);是“生育保险”,而不是“生命保险”。

  4、潘说看到陈出事的消息,如有其他人也挪用了社保金,“这些当事人一定发慌了”,理解了这个意思,但还是那个观点,一句话中如果有“一定”,基本上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挪用的数额太多,并如果有些无法追回,吓破了苦胆死亡的都是有可能的,众所周知,死人是不会发慌的,那“一定”又从何谈起呢?潘又说这些人“估计也要急于收回这部分资金,否则也会像陈良`宇一样出事的”。这里似乎假设只要及时收回被挪用的社保金就没事了。其实在刑法上只要挪用了就是犯罪既遂,及时追回并没有损失只能减轻,而不能免除处罚。

 潘文的第四段终于提到他不同看法的根据了,但问题更多,以下5、6、7、8均是:

  5、社保金“被挪用的话,一定会有不少流到房地产领域”,又是“一定”,做律师的可能比较神经过敏,对这样的字眼尤其敏感,不过从逻辑和概率上讲,实在不应该随便用这个词。不知潘对此把握有多大,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如果知道有关线索,是不是可以考虑向检察机关举报?

  6、潘说房产地产业“进入比较容易”。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猜测,严格地说并没有什么确凿的依据。就是个人认为,房地产业不是有钱就可以搞的。以前大多数建房的土地都是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取得的,每亩地的价格相差很大,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了不少企业无法取得土地,所以进入并不容易。而潘又说这个行业“回报率相对其他传统行业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进入比较容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追求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必有更多的资金进入,导致供应量大增,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会下跌,导致收益率下降。可见是自相矛盾。

  7、潘认为被挪用的社保金到底形成了开发建设还是购房的资金,对房价的影响完全是相反的。前者会影响房子的建设量和供应量,言下之意会导致房价下跌。前一阵子,看到报道有的房产商宁愿高息借款,也不愿降价售房,如借的是社保金,还能挺得住不降价售房?现在不少房产商都是售一个或几个楼盘的同时在开发一个几个楼盘,如在建的楼盘用了社保金,现在马上要退回,降价售已建好的楼盘避免在建楼盘成为烂尾楼恐怕是明智的选择,这难道不是房价下跌的因素?可见,考虑问题应该全面,特别是在房价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上。

  8、潘认为该事件“会使开发建设资金进一步短缺”,唉,这两年神经发烧的银行资金发了疯一样投入房产商的怀抱,今年上半年,好象商业银行发的贷款就达到了央行计划全年贷款量的90%,其中有多少投到了房产开发上面?还缺资金啊?缺资金全国还囤积了1亿2千万平方米的空置房,安的什么心?(这里不是指责潘的企业,而是某些房产商)而且据个人估计,被挪用的社保金不会太多,投到房产开发上的更少,潘未必夸大了上海被挪用的社保金在所有房产开发资金的比例,恐怕1%都不到。仅被挪用的资金而言,可以说不值一提,根本谈不上“如果挪用得多就影响大,如果挪用得少就影响小”。

  9、潘说“有传言说,社保金被挪用的比例在中国来说是很大的,上海查出的只是冰山一角”。感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慎重,因为有较多的人关注。(所以最反感公众人物信口开河,居然还有人以房价涨跌和别人打赌)一般的小市民传言说如何如何,知道的人不多,影响不大。可是作为一个

公众人物,博客房问量如此之大,好像还出了书,没有确切来源,也没有得到证实的话,何必说出来?要知道,中国最需要的是稳定,只要中国稳定,凭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GDP的高增长算什么?所以感觉危言耸听的传言,不该随便讲。

  10、最后,潘表了一番态,希望有关人收手,不要挪用社保金。并表示“这个事件并不会引起房价下跌”。整个文章只提到社保金抽回有可能减少房子的供应这一因素,也被本人分析是考虑不周全,没有其他的理由,怎么能说不会引起房价下跌?这个事情牵扯到的资金,相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其象征性的影响,及折射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也是巨大的,为什么只字不提?就好比二战末期,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其实炸死的人不超过20万,而日本的人口几千万,被炸死的不到1%,可是日本人马上投降了。这里就是直接影响小,间接影响大。当然这个比喻并不很恰当。

还对一个问题表示遗憾。就是根据对潘的企业的无充分根据的简单推测,应该没有社保金充实到企业的运营之中,潘完全可以表示自己的企业表没有收到社保金的投资,也不欢迎被挪用的社保金被运用到自己企业的经营之中去。

  总地说来,潘的文章可能是在百忙之中匆匆而作,不是很好,为了企业的利益着想做些并无充分依据的判断,可以理解。建议聘个秘书对文章把关,消灭错别字和逻辑错误。如果不聘秘书增加现有秘书的工作量,希望现任秘书不要骂我。如果因此加薪,也不必感谢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