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 “遗失的家园”梓哲作品展
发起人:two万五  回复数:0   浏览数:1588   最后更新:2008/01/10 07:44:31 by
[楼主] 2w5 2008-01-10 07:44:31

[attachment=75857]
现场活动

展览空间:深圳南山书城广场
展览名称:当代艺术进社区系列作品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5-10
展览开始日期:2007-5-10
展览结束日期:2007-8-28
展览地址:其他展览地点:蔚蓝海岸社区会所、鼎太风华社区会所、沙河活动中心、星海名城社区、海上世界、招商海月会所、桃园街道广场
策划人:杜应红

艺术家:
丁晖、王川、王志忠、王书彬、文杰 、方亦秀、田流沙、任杰、刘红艺、刘锦涛、任晓斌、吴德生、东坤、刘锦涛、苍鹰、杜应红、何振祥、柯坎法、林伟祥、邹卫、祝欣、周金华、沈鹭、何镒、孙建萍、梓哲、潘育川、彭涛、茹创业、易国栋、卓军、姚锦华、骆太生、郑纯久、黄冠明、姬东、张穗阳、张晓坤、杨爱君、邓荣斌、莫峻峰、黄珺、梅卫林、韩潮、熊威等

官方网站:

备注:
特约评论:野牛、丁正耕、夏可君
展览组织:邹卫、何振祥
学术支持:深圳艺术网 蓝风艺术空间
演出乐队:南蛮乐队、单行道乐队

相关链接:[url]http://exhibit.artron.net/zl.php?zlid=3026

展览前言:

自从生活创造了艺术,艺术在诸多因素协助下,与生活拉开距离,离亲叛俗,把自己高拔于大众之上,也荣耀,也冷清;也富贵,也贱贫。符合正道,则在学院和馆展有一席脸面,是为权威。

然则并非谁都是权威,大多数艺术家都不是权威。

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向这种权威发起了攻击,它的非崇高、贫民化倾向试图将艺术反归于生活,弥平艺术和生活的鸿沟。这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消解了传统艺术的徒有其表和不真实性,但是它的非审美的、反审美的主题和形式特征,只是强调了哲学的抽象性、思想的批判性和自我的绝对释放,虽然对艺术史构成了进步和成就,但它的局限性很强:只是几个艺术家的事情,一批艺术家的事情。仿佛只是将艺术从高位挪到了低位,概念性很强,单方面性很强。场地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很远。仍然是水和油的关系,不能见容于之中。虽然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已主导了一个时代,但是作为艺术它仍然自我隔膜。

艺术倒底是什么?艺术需不需要交流和兑换?在资本趋于强势的社会环境里艺术怎样选择生存?

如果承认艺术的这种交流和兑换的需求,那么兑换的条件是什么?谁购买(收藏)?为什么理由购买(收藏)?资本因素的强力介入会怎样改变这种前提?这种改变是否会改变现代艺术的本质?这是否又构成了艺术史的进步或回归?等等。

众所周知,非审美的、反审美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观念艺术,看重的是抽象的观念意义和自我释放,而不看重艺术的装饰性、审美和世俗情怀,甚至是唱反调而存在的。这使它们的大众传播和兑换(收藏)成为问题。谁会以收藏的意义(作为艺术商品,而不是作为学术象征或艺术史价值)购买杜桑命名为《喷泉》的尿壶并陈之于大厅呢?杜桑本人应该也不会把它供奉在自己的雅厅之中以乐人乐己!

因而,商业文化、市民文化对纯艺术是一种反作用,但反作用并非没有意义,反作用对正作用是一种刺激,反作用越大,正作用也同样更大。

但是它们对纯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行画,就降低了艺术的内在价值和艺术性。但这只是因为行画的简单复制、缺少创造性的低技术水准造成的,而不是商业因素、市民因素、资本因素介入和考量的必然结果。

“用”是一种尺度!世间凡物莫不如此,艺术也不能例外。如果艺术不能正视、适应资本环境的时代趋势,它必然不会有出路。相反,突破纯艺术、观念艺术(观念艺术已声名狼藉,早失却当年崭露头角时的革命意义和活力导向)的艺术家单方面性,需要一种更大的能耐,从某种意义上说,单方面的艺术家创作容易,将这种创作广泛地认同很难!难于上青天。能够如此者,是一种新的能耐,一种新的市场审美的能耐,构成艺术史语境的时代性再发展。

商业主义、高科技、后物质主义,不仅看重创作本身,更看重这种创作的交流和兑换,甚至交流和兑换上升为艺术的主导地位,艺术本身只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传播的目的:虚名和实惠。这正是商业主义艺术存在的价值观。是非曲直,潮流使然。

深圳创库当代艺术进社区系列展示活动,是一种艺术家和艺术平台的主动,一种良好的态度,但仅此是不够的,交流和兑换必须具有主题、情感、审美等语言和形式的多方面交互性,只有双向认同存在,互动需求存在,才会两厢情愿,两面讨好,互有热情。这不仅决定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也决定艺术家和艺术史的命运和发展。

   

[沙发:1楼] 2w5 2008-01-10 07:51:30

作品图片

[attachment=75890]
苍鹰《过卡》

[attachment=75891]
邓荣斌 彩墨作品

[attachment=75892]
杜应红《紧箍咒》

[attachment=75893]
方亦秀 展览作品

[attachment=75894]
韩潮《博弈》 照相作品

[attachment=75895]
何毅《半条命》

[attachment=75896]
莫峻峰《春光乍泄》

[attachment=75897]
任晓斌《人鸟》 雕塑

[attachment=75898]
吴德生《沙发上的小孩》

[attachment=75899]
张晓坤《世为——为世》 综合版画       

[板凳:2楼] guest 2010-12-24 14:21:38
[地板:3楼] guest 2010-12-29 15:48:4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