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18深圳艺术季--当今艺术收藏与投资鉴赏会
发起人:深圳艺术网  回复数:0   浏览数:2540   最后更新:2009/11/22 07:09:29 by 深圳艺术网
[楼主] mona 2009-11-22 07:09:29
这个月,艺术的浪潮席卷小洲村,村民的生活倒是不自觉地和艺术交融。上周开幕的S/low澳门小洲生活艺术节力图把艺术植根于这里特有的生活气息,在村名和艺术家的互动下塑造一种特有的文化生态。而此时小洲村依旧。本次生活艺术节的第二批节目于21日下午陆续启动。带着“低”、“慢”的生活态度,艺术家们纷纷以自己方式书写艺术。


有的艺术家直入主题——生活,他们选用的题材就是自己在特殊环中的生活片段。澳门艺术家张健康娴的作品是一装置行为——一个城市人的假期,她厌倦城市的喧嚣,随身带了些东西打算去旅行,相中了物美价廉的小洲村。于是艺术家搬进了大小不足十平方米的玻璃房——腾挪空间,不顾众村民、考生、游客的奇异目光,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气息”。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一个对艺术家本身更具挑战的艺术作品——将要消失的那个,由澳门艺术家莫倩婷创作的环境演出。艺术家认为人类自从存在就没有一刻停止过创造:“生命与创造都是平行进行着的”。艺术家挑选了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地方,准备用两天在那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并在此空间生活。时间过后,将空间付之一炬,烧毁自己的所有创造。但艺术家认为“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意义将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路过的不少游客都带着好奇来观看艺术家在一个用砖头未成的“禁锢圈”内“过家家”,看了一会多是一边摇头一边笑着离开,嘴里念叨着,“行为艺术,看不懂”。
这个作品一直持续至明天(22日)下午。虽然广州异常的气温有些回升,但仍然不容乐观。艺术家将面临什么,我们无法预测。艺术家将一件件发生在其生活圈周围的事情记录在一块小黑板上。在这些,包括文字的创造都被烧毁后,生命是不是就会随之终了?

本次生活艺术节的作品很巧妙地建立了与小洲环境和当地房舍的关系。由凌想舞台罗月冰创作的整体分割和上述作品将要消失的那个同在小洲东池公祠前临河的宽阔处。小洲艺术家罗月冰的作品充分利用了临河的场地和场地的一块石碑。路过的村民们不少都前来围观,看艺术家穿着怪异的衣服,一口同时抽着两根烟,随着音乐在码头积满青泥的阶梯上“跳舞”。艺术家舞到人群中,还在一老奶奶旁坐下,顺手拿了老奶奶的烟,放进嘴里继续抽。这些在村民和游客眼里奇怪、尴尬甚至荒唐的动作正是要传达艺术家对小洲村混杂现状的认识,她欲借用自己的表演和观众探讨农民、大学生、工人、艺术家等具有不同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村民在小洲是一种怎样的空间关系。






在小洲动物园有几个作品正在展示。而在后面用竹子围起来的空间内,艺术家正在进行行为艺术。
小洲艺术家 冯晓华的行为——落脚








艺术与生活的话题永无止尽地被谈论着,越品越有味道。S/low 澳门小洲生活艺术节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END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