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邱志杰的论战战术——以搞王南冥为例
发起人:artpiapia  回复数:32   浏览数:3810   最后更新:2009/12/15 00:49:34 by guest
[楼主] xaonn 2009-12-10 03:31:57
《昭山南望无尽春》35.5x78cm
不谈绘者其人,先阅其笔墨。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大气,35.5x78cm的小尺寸却能绘出有似大画作的豪迈之感。画面磅礴而沉着有力,原本左倾的构图又巧用题词加以稳定画面,恣意挥毫洒脱尽性的大面积蓝色看似不经意却正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并且夸张大面积的蓝又同对角点睛的印章红形成对比,再加些须黑色线点的勾勒,简洁大胆,撼人心动的色彩运用又与爽快的笔墨相称,淋漓色彩构成的主体物——以奇峰而著称的“昭山”,尔后只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山上凉亭,些许帆船沿山下水中而行,远方景色朦胧淡去。其创作手法纯熟老练,不拘一格。
看完这幅作品,却更让人意犹未尽,画面简单的构成题材和元素。甚至从色彩,构图,用笔等等都是同一的简略而直接,好不遮遮掩掩。看着都不免心动想要自己尝试笔墨一二。
这幅《昭山南望无尽春》正是出自于历经沧桑的老艺术家谢欣,绘于乙丑年(即1985年),正值谢欣先生耳顺之年从大江南北各地写生返回之际。而画作的主题景物昭山就在谢老的家乡湘乡附近,自古以来便是风景名胜,不少画家诗人在此留下笔墨之作:早在北宋,米芾就绘过《山市晴岚图》,明代周九烟又以诗句《山市晴岚》形容其奇、美。而谢老先生的画作更能让人感到身临其景。足以感受到这是一幅笔意随心生,在充满对山河热爱的情感中绘制而成的:“蜃楼曾诧海门东,此处奇峰便不同。天宇诈收朝霞后,人家都在旭光中。金银气眩千岩丽,龙虎云凝七国雄。谁信湖南培楼地,举头缈缈似瑶宫。”的奇景。

疑是民间疾苦声97.5X27副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出自善于寄情于竹的郑板桥,据闻其所画之竹“工细有余,萧散不足”并不算画竹最厉害的人物,只因画中常常题诗,词画相应流露出作者情感而令人刮目。
竹,“四君子”之一,其虑心向上、高风亮节。而中国画自古便讲究人品和画品并重。虽然画竹早有笔法规律:“竹干用篆文、竹节用邈隶、竹枝用草书、竹叶用楷锐。”而谢老所绘“到凌云处总虚心”之竹寥寥几笔,几乎不讲墨色,不求形神相似。谢欣老艺术家仿佛是神手拈来,灵感所致而或是心中积蓄已久,在激情中来不及顾虑画面,仅仅只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情也好写意也罢,直抒胸臆便可。此画淋漓尽致,相必作者心情也是如此,而“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题词便有隐含了作者的忧虑和苦闷,不免让人更觉得画家的真诚之意。
而如此经典的黑白水墨,草草的竹,简略的构图,大面的空白,以及匆匆写下的题词,作者看似一蹴而就实则是煞费苦心,暗含寓意。简洁的画面足以引起观者的共鸣。
(一)《湘江古文昌阁》
当第一次看到《湘江古文昌阁》时,不由得惊叹画家构图之妙:虽然名为湘江边上古文昌阁,但画面的主体却是大片的柳树。在柳叶的下风处,古文昌阁才如“欲抱琵琶半遮面”地露出庐山之貌,这一切给人以此景只能在梦中的感觉。为什么画家会运用这样方式来表达?从画上文字可知,古文昌阁已经消亡,再见只能在梦中,因此画家只能靠回忆来描绘出湘江边上曾经的古迹。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相信文昌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的一个天上官员,后来更引申文昌之意,用来说明有益于读书和攻取功名的方位,因此全国各地都建有不少文昌阁,希望能保佑当地的读书人功成名就。
也许有人会说,怎么画家会忆画古文昌阁呢?我认为这与画家自身的经历有关。湘江自古多产人才,2000多年来,从三国蜀相蒋琬、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我军战将黄公略、陈赓,国际著名诗人萧三,爱国将领宋希濂,著名报人成舍我,政治家李卓然,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成思危、宋文汉等一批新的领导人都诞生在这里。
画家本来也可能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但其风华正茂之时,谢欣作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决定,离开,归隐湘江之滨的小城,蛰居里巷。于是画坛少了一个画名渐显的山水画家,却多了一个在传统中国画领域以毕身修炼,追求艺术真谛的苦心人。此后近七十年他始终竭诚尽忠地坚守他的艺术信念,竭智尽虑地寻求着他的艺术理想。形势的变幻,潮流的翻新,他都是坦然处之,默默地以自身精神的超逸与自然,在艺术上的“大道”上求索。
因此,这张画中的文昌阁看似伫立江边,但你却怎么也看不到去路,因为飘摇的柳树挡住了你的视线。这表达了画家对于曾经的功名成就,早已变成梦中的惊鸿一瞥,对该如何获得已经不重要。可见画家已经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的心境也正如一首小诗所说:“深居斗室学禅关,籍忆清凉水与山;悟得此中真境界,任他炎逼我心闲。”
看见这幅佳作,不禁想起数年前有人大声疾呼要“挽山水画于狂澜之既倒”,好像山水画已进入了“穷途末路”了。的确,从整体来看,现在人的笔墨功力并未超越古人窠臼。要突破古人的枷锁,只能在构图上下功夫了,因为形式美不美,主要看构图。中国绘画不是以“形似”为标准,而是以“形”为媒介,传达出“形”以外的意蕴、情思等内容。而在画家言之,一切感受都离不开美的支配,就这点来看,画家主要是画美感,在美感中体现自己的生活感悟,这便是艺术作品最完美的结合。从这张作品而言,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点。

(二)《夏来想起春滋味》
看过谢欣画的人,大都会被其作品中透露的清逸精神所震憾,或许那一幅幅岚光山色,苍松翠柏,就是老人心灵的写照,他的作品洋溢着简约玄淡、超然绝俗的哲学美,而这玄趣天真的内在之美,这洗尽烟尘的心灵之光,又源于老人对人生的一往情深和他那颗活泼欢跳的童心,淡淡的他,其实又是浓浓的他。这张《夏来想起春滋味》便是其中很好的代表。
画面简单地被荷叶和鸳鸯占据,留白占了画面的一半。两只鸳鸯一边躲在荷叶下,远离夏日午后的阳光,一边回味着春天的滋味:绵绵的春雨,初放的荷花,还有那些新生的鱼获。谢欣老人运用如此生活化的图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
正是因为题材简单,如何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呢?答案就是在用笔。中国画之构成重在用笔(用笔的变化),“六法”中所谓“骨法用笔”之第二法非常重要。回视西洋,它的笔触没有多大的变化,构成一张绘画,不论古典派、写实派、前后期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都离不开色、光、面,野兽派中运用线是最多的,但线的变化依然是单调的,比不上中国画的变化之多(这里不是说西洋画的线条不好,只是说明不如中国画用线复杂和多变而已)。
中国画之美是有文学性,西洋画之美是有生活性的。中国绘画有它民族的优点,放之于西洋画是不可能且无法表达的。三唐的恢弘博大,两宋的典雅清新,元之闲逸,明之集雅,清之工稳文静与四僧的存放各有其独特面目。东方是含蓄的,西方是发越的,中西的绘画工具不同,有一定的制约,形成中西绘画之表现能力。谢欣老人将两方面的优点都集合起来,成就了一张张的佳作,留与知音人细细品味。

(三)《一路入云端》
中国画里的留白是一种境界,但若从人生的角度來看,不论东方或西方,留白的人生比塞满的人生让人有更多的可能性。
谢欣老人在这幅作品中,便运用画面留白来表达其对人生留白的思考。在画面的山边,原本是有一条羊肠小道能到达顶峰,但是这条小路随着山势,消失在画面中。路消失了,又怎样一路入云端呢?实际上,其中的“道”就是指人生的留白。
人生的留白就像大自然里的留白一样,天是空的,海也是空的,虽是空的,但里头什么都有。一般人認为生命不充满就浪费掉了,事实上,人若不留白,生命就会一直虛耗。生命有它的秩序,是自然的秩序,而不是我们的秩序,当我们用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人生時,找不到其中的“道”,就沒有办法留白,就无法做到平步青云。中国文化里,留白是极重要的,譬如绘画,画到某个程度就会进入留白的状况。也就是说,当画画画到沒有办法体会或觉得沒有进步时,干脆就“留白”。
大自然给人那么多生存空间,人为何不给人生存空间?我們的执着什么時候又给过我们机会?我們的执着不给自己机会,更不给人家机会,问题在這里!在自己所留下或別人所给予的空白里找寻自己可以走的路,这叫生命,也称力量,更是去向。不给自己留白,非要自己如何如何不可,做事又怎么会成功呢?
谢欣老人用画笔告诉我们留白的智慧,大自然是最白的,白到人的意念、情欲一到里头就不见了,因为不见了,所以可以容纳万物。


[沙发:1楼] guest 2009-12-20 16:19:10
为什么才发现啊,这样的画家在湖南,甚至全国已是罕见了。人才啊,伯乐何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