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门画廊王庆松个展
发起人:wsart  回复数:5   浏览数:2470   最后更新:2010/01/26 13:06:42 by guest
[楼主] 李天笑 2010-01-24 14:57:43







保护北京798周边艺术区的城市规划学理依据(二)

一个城市区域或街区是否具有活力,并不取决于这里街区或道路规整与否,也不取决于这里建筑或设施的新旧。事实上,我们会看到许多城市里富有活力的地区,并不是那些按照规整体面的城市或区域规划设计图完全新建起来的部分,而往往是那些根据城市区域原况保留下来的部分,如北京的后海地区;或在不破坏长期所形成的实际城市生态基础上更新的部分,如北京的三里屯(这两个区域我在后面还将具体讲到)。这些城市区域之所以富有活力是因为它们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历史文化的沉积或其在一个较长时间段里所形成的城市生态系统。

就现在北京朝阳区798及其周边所形成的整个艺术区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现在游人络绎不绝的798艺术区这一个局部;而还应当看到798周边艺术区与798的整体关系。这些艺术区包括草场地艺术区、环铁艺术城、黑桥艺术区,创意正阳艺术区,008艺术区,将府艺术区,东营艺术区,索家村艺术区,北皋艺术区,南皋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318艺术区,费家村艺术区,盛邦艺术区,蟹岛西艺术区及更远一些艺术家聚集地等。这些周边的艺术区与798艺术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城市生态系统。这种自发形成的有机城市生态系统是我们当前许多自诩为“先进、进步的”推倒一切重来的城市规划方案所不能提供的,较之经过许多艺术家包括画廊媒体等艺术服务机构的从业者长期努力而生长出来的现有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来说,这些全新的城市区域规划方案因为其无视城市的自发生态和城市区域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显得枯燥呆板和一厢情愿,这些全新的城市区域规划方案需要在尊重城市的自发生态和区域联系的基础上作出重要的调整,唯其如此,这些规划方案才不至于变成一副讽刺画。当然,在城市管理部门强制的执行下,这副图纸上的讽刺画也可以变成现实,变成枯燥呆板而缺乏生机的现实,相信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暂且不要说某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存在问题,就整个城市规划与设计这门学科本身而言,首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我们目前对城市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这门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中非常复杂的一部分,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在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于其他科学领域都十分重视,惟独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对待。过去国人认为数理化很重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直到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不仅也是生产力,而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一旦被忽视,将给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不可挽回的损失。文革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基本理论问题就是被异乎寻常地简单化了。就城市规划与设计而言,用了5000多年,人类才对于城市的演变和本质获得了一个非常局部和有限的认识,因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建构或功能罗列乃至结构设计,城市涉及到更大范畴内的问题,包括复杂的社会机理、活跃的经济活动、内在的区域运转机制、多变的人口现象、人群的价值观认同及历史文化心理归属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城市规划与设计这门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应当给不断的修改变化、多方位的参与和支持及制衡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余地,这个余地的多少可能往往就是这个规划设计本身的价值大小之所在,它比呈现在图纸上的业已成型的具体规划设计内容要重要得多。

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这门学科特点的整体把握提示我们:城市研究包括城市的规划设计切忌简单化,这种简单化呈现在空间上就是简单明确的硬性功能区划和整片的推倒重建;呈现在时间上就是迅猛地拆迁和快速地兴建。要慢下来,动作尽量要小一些,留给城市生态的生长发育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然后根据已初步成型的有机城市生态系统更新配套的硬件和设施,或仅仅只是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不断地修修补补就已经很好了。在这样一个更长的时间里,我们才能完全弄清那些先前我们尚未完全意识到的潜在问题或特性,这些潜在的问题或特性往往才是一个有机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



刘向华2010年1月22日于留听阁.
[沙发:1楼] guest 2010-02-01 05:14:41

[板凳:2楼] guest 2010-02-27 11:17:09
我们的家园在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