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观察人物大奖授奖词(第一部分)
怕死的孔子
许锡良(凤凰网)
本来我是想写写孔子的养身之道的。但是不知不觉就写成了这个题目。我想这个题目也许能够更好表达出孔子对于生命的态度。所以,将错就错了。
孔子忌讳谈死亡的问题。那句著名的“未知生,焉知死?”已经是最好的表白了。平时他就很是注重吃、穿、住、行和出行的派头的。在这个方面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在《论语》中曾经有对孔子的衣食住行有一大段专门的描述。且看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壹而歇,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这一段是专门谈孔子的饮食过程的。看他饮食居然有这么多的禁忌,每一条都非常繁琐的,如果是身体实在不好,那还可以原谅的,否则就是精神过于空虚的表现了。一个精神饱满充实的人在吃方面是不会这样认真的。
在穿方面孔子的要求也非常高:“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鹿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这些生活要求,与苏格拉底相比,一个太超脱于世俗,一个太入世了。苏格拉底脚上一双破鞋,经常在街头上从东头走到西头,再从北头逛到南头。随时准备和人交谈。这叫送教上门。但是,孔子则是要对学生有“束脩”以上的学费,才肯教的。而且即使是收了学费,也还是“不扣不鸣”。也就是你不主动去问,他就不教。
孔子因为当过几天像鲁国这样的小国一个不小官,便自以为自己是一个上等的大夫了。所以出门一定要有马车的。如果没有马车他就不肯出门。其实也就顶多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处级干部而已。(当初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曲阜市,至今这个市也还只是一个县级市而已)。所以,后来颜回“不幸短命而死矣”的时候,颜回的父亲因为穷,买不起外棺材,要孔子卖了马车代买一个,要不是因为平时孔子那么尽心竭力地赞美颜回,恐怕颜回的父亲是不敢轻易就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我们看看孔子在颜回死了以后孔子的反应如何:“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也许正是孔子的这些表现才触发了颜回的父亲颜路,斗胆敢要孔子卖掉马车替颜回买外棺的事吧。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孔子因为不肯放弃县处级待遇,而毫不犹豫地就地就拒绝了颜回的父亲。这段情况的描述是这样的:“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我宁愿理解为孔子因为珍爱生命,懂得养身之道,而不肯图个虚名,让自己的实际利益受损。当然,也可能是孔子考虑自己学生的级别还不够这样隆重地埋葬吧。毕竟,颜回至死也还没有弄到个科级干部当当。这是最为孔子所感到遗憾的事。虽然他的德行据说是最高的。
孔子懂得养身之道,当然是因为怕早死。生命确实是宝贵的。我对孔子探病的那一段有特别深的印象:“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探望学生的病,这是自然的事,安慰叹息几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难以理解的是孔去看病人却不进房间,而是从窗户上看一下,然后从窗户伸出手去与伯牛握手。如果怕传染,这个动作也已经足以传染了,如果不怕传染,那么又何必从窗户伸出手去与伯牛握手呢?看看当时孔子那样畏畏缩缩的样子,实在是好笑。孔子当然是怕这个病也传染到了他身上。看样子这个病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要不然孔会这样感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而且一连说出二句来。可见病得不轻。孔子毕竟是圣人,他就知道这样的病是要传染的。孔子后来活到七十三岁,这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下真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在圣人中,也只有后来的孟子活到了八十四岁。所以,后来中国便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我自去的说法。”毕竟活的年头太久,甚至远远超过了圣人那是不吉祥的事。到现在的农村,一个老人的寿命如果太长,便有人要出来说话了,说这样下去便会折后人的阳寿。把后人的寿命折掉了。所以,在农村死了长寿老人是不算坏事的,那也叫喜事,为了与真正的喜事有区分,就把这样的喜事叫“白喜事”。
孔子如此重养身之道,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后来的理学大师们会弄出一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道道条条来呢?我想关键是孔子重的是自己的生,而对别人就未必那么当一回事。孔子家失火,虽然也关心过人,但是也只是把人与马相比而言。谁知道当时鲁国一个奴隶的价格高呢,还是一匹马的价格高呢?也说不定先问人还是先问马只是随便问问而已,并不一定真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更何况当时这个人,是不是孔子的亲人或者干脆就是他的儿子呢?如此一问。其实后来中国的文化中没有尊重人的生命也就在自然之中了。实际上只要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么人的生命被践踏就是自然之中的事。中国现代版的名言就是那句在大火中喊出来的:“让领导先走”。我无意把这样的事再扣到孔子的头上去。但是,如果要尊重人的生命,要谈人的权利,我以为最好还是不要从孔子这里去寻找依据,而是要从古希腊文明那里去寻找,在现代民主法治制度和平等自由的观念里去找可能会好些。
2006年11月18日
许锡良(凤凰网)
本来我是想写写孔子的养身之道的。但是不知不觉就写成了这个题目。我想这个题目也许能够更好表达出孔子对于生命的态度。所以,将错就错了。
孔子忌讳谈死亡的问题。那句著名的“未知生,焉知死?”已经是最好的表白了。平时他就很是注重吃、穿、住、行和出行的派头的。在这个方面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在《论语》中曾经有对孔子的衣食住行有一大段专门的描述。且看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壹而歇,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这一段是专门谈孔子的饮食过程的。看他饮食居然有这么多的禁忌,每一条都非常繁琐的,如果是身体实在不好,那还可以原谅的,否则就是精神过于空虚的表现了。一个精神饱满充实的人在吃方面是不会这样认真的。
在穿方面孔子的要求也非常高:“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鹿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这些生活要求,与苏格拉底相比,一个太超脱于世俗,一个太入世了。苏格拉底脚上一双破鞋,经常在街头上从东头走到西头,再从北头逛到南头。随时准备和人交谈。这叫送教上门。但是,孔子则是要对学生有“束脩”以上的学费,才肯教的。而且即使是收了学费,也还是“不扣不鸣”。也就是你不主动去问,他就不教。
孔子因为当过几天像鲁国这样的小国一个不小官,便自以为自己是一个上等的大夫了。所以出门一定要有马车的。如果没有马车他就不肯出门。其实也就顶多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处级干部而已。(当初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曲阜市,至今这个市也还只是一个县级市而已)。所以,后来颜回“不幸短命而死矣”的时候,颜回的父亲因为穷,买不起外棺材,要孔子卖了马车代买一个,要不是因为平时孔子那么尽心竭力地赞美颜回,恐怕颜回的父亲是不敢轻易就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我们看看孔子在颜回死了以后孔子的反应如何:“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也许正是孔子的这些表现才触发了颜回的父亲颜路,斗胆敢要孔子卖掉马车替颜回买外棺的事吧。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孔子因为不肯放弃县处级待遇,而毫不犹豫地就地就拒绝了颜回的父亲。这段情况的描述是这样的:“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我宁愿理解为孔子因为珍爱生命,懂得养身之道,而不肯图个虚名,让自己的实际利益受损。当然,也可能是孔子考虑自己学生的级别还不够这样隆重地埋葬吧。毕竟,颜回至死也还没有弄到个科级干部当当。这是最为孔子所感到遗憾的事。虽然他的德行据说是最高的。
孔子懂得养身之道,当然是因为怕早死。生命确实是宝贵的。我对孔子探病的那一段有特别深的印象:“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探望学生的病,这是自然的事,安慰叹息几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难以理解的是孔去看病人却不进房间,而是从窗户上看一下,然后从窗户伸出手去与伯牛握手。如果怕传染,这个动作也已经足以传染了,如果不怕传染,那么又何必从窗户伸出手去与伯牛握手呢?看看当时孔子那样畏畏缩缩的样子,实在是好笑。孔子当然是怕这个病也传染到了他身上。看样子这个病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要不然孔会这样感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而且一连说出二句来。可见病得不轻。孔子毕竟是圣人,他就知道这样的病是要传染的。孔子后来活到七十三岁,这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下真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在圣人中,也只有后来的孟子活到了八十四岁。所以,后来中国便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我自去的说法。”毕竟活的年头太久,甚至远远超过了圣人那是不吉祥的事。到现在的农村,一个老人的寿命如果太长,便有人要出来说话了,说这样下去便会折后人的阳寿。把后人的寿命折掉了。所以,在农村死了长寿老人是不算坏事的,那也叫喜事,为了与真正的喜事有区分,就把这样的喜事叫“白喜事”。
孔子如此重养身之道,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后来的理学大师们会弄出一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道道条条来呢?我想关键是孔子重的是自己的生,而对别人就未必那么当一回事。孔子家失火,虽然也关心过人,但是也只是把人与马相比而言。谁知道当时鲁国一个奴隶的价格高呢,还是一匹马的价格高呢?也说不定先问人还是先问马只是随便问问而已,并不一定真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更何况当时这个人,是不是孔子的亲人或者干脆就是他的儿子呢?如此一问。其实后来中国的文化中没有尊重人的生命也就在自然之中了。实际上只要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么人的生命被践踏就是自然之中的事。中国现代版的名言就是那句在大火中喊出来的:“让领导先走”。我无意把这样的事再扣到孔子的头上去。但是,如果要尊重人的生命,要谈人的权利,我以为最好还是不要从孔子这里去寻找依据,而是要从古希腊文明那里去寻找,在现代民主法治制度和平等自由的观念里去找可能会好些。
200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