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画作纽约拍卖破记录
发起人:daftvenus  回复数:3   浏览数:2550   最后更新:2010/05/20 16:37:24 by guest
[楼主] oui 2010-05-12 08:40:59


《双倍无限:过去二十年回顾》
2010年5月15日(周六,11点至17点)和5月16日(周日,11点至17点), 荷兰文化中心,上海常德路800号(近昌平路)

参与者:
陈侗、李振华、飞苹果、胡介鸣、宋海东、卢迎华、靳山、Georg Schöllhammer、刘建华、张培力、Hyunjin Kim、Georg Schöllhammer ,Paul Gladstone, Pieter van Wesemael、 高士明, 毕月、小泽刚(西京人组合成员)等。策展人Charles Esche、Defne Ayas、乐大豆以及卢迎华将主持会议。在此期间,还将举行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影片放映活动以及Surasi Kusolwong和Julika Rudelius的行为艺术项目。

现场将提供翻译服务。


第一天
May 15, 2010 2010年5月15日
11:00 – 12:30 PM

专题讨论:《再次叩开大门:与世界相关的中国艺术史年表》
第一部分 1979-1995年(左右)
参与者:宋海东(艺术家)、陈侗(艺术家/出版人)、Paul Gladston(艺术历史学家)、卢迎华主持

是否存在公认的历史?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叙述手法可能是什么?怎样的大事年表才能勾勒出中国艺术史?在中国发展情况方面,这种思维方式有意义吗?亦或者,它过多借鉴了西方艺术史模式呢?中国艺术史在1979和1989年经历了两次转折,那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1989年后的移民潮造成了什么后果?艺术自治可能吗?先锋是什么意思?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西频繁交汇现象意味着什么?实践与公众视野的分离?
12:30 – 13:15

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纪录片放映——《从让•保罗•萨特到邓丽君: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广东艺术》,《双倍无限》展组成部分

在主要研究、珍贵影片以及重要艺术家采访的基础上,亚洲艺术文献库不仅验证了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艺术界掀起的“阅读热”,还突出表现了那些对当代艺术发展做出了深远贡献的中国南方艺术家和批评家们的经验和活力。


13:15 – 13:30 15分钟问答时间

午休

14:30-16:00

专题讨论:《交汇点:国外对中国艺术受容的塑造——观念和异化》
第二部分 1995-2010年
参与者:李振华、邱志杰、胡介鸣,乐大豆主持
发言人:张培力

中国为什么采用西方的模式与体系?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已经(并一直)被国际艺术体系所左右?在过去,中国艺术家是否一直抱着游戏的态度,且并没有意识到这对于中国艺术环境所造成的长期影响呢?艺术家们关注的主流来自何处?目前,艺术难道不是关于媒体和影响吗?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置身事外?当当代艺术被创意产业等环境所包围时,它该如何自处?为什么似乎所有人都厌倦了讨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没有方法处理这个永无止境的主题,让它焕然一新、紧跟形势?调整艺术实践译介方向的问题是什么?文化交流是否有希望?

休息

16:00 – 17:00

《成人礼》,Julika Rudelius
Rudelius起初将该作品设计成影片形式,此次则将通过现场表演来呈现。作品围绕翻译这一概念展开:在现场表演语境下,作品将同时被翻译成汉语、荷兰语和英语,从而使观众体验到作品意义的持续转换。




第二天

5月16日(周日)
11:00-12:15 PM
全球化/国际化/本土化


Pieter van Wesemael的主题演讲将上海世博会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也对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是如何反映国际和全球政治局面的这一议题进行了探究。


12:15-13:45 PM

专题讨论:全球需求,本土影响
Defne Ayas、Charles Esche、Kim Hyun Jin和Georg Schöllhammer将共同探究1989年以来的欧洲文化状况,并向大家介绍非西方地区(包括后苏联时代的高加索地区以及韩国)的一些特别案例。


将中国的文化生产和介绍现状与其他非西方国家的现状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是否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不结盟文化运动形式,这种形式又是否有用?这些地区的艺术历史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而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可能受到怎样的质疑?欧洲现代主义曾与殖民主义和社会主义一起作为一种普遍形式传播到前第三世界国家中,那么它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前东欧与土耳其等国家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1989年后的经验呢?它们又有何不同之处?


午休

14:30-16:00 专题讨论:城市本土化和社会参与

参与者:小泽刚(西京人组合)、靳山(舒服组合)、飞苹果、毕月等参与,Defne Ayas主持。发言人:高士明。

小组成员将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出发,讨论在城市语境中艺术生产的社会参与形式,并突出强调集体努力、多样性和开放性试验等问题。

休息

16:00-17:00 PM (展区)

《金色幽灵(双喜临门)》,Surasi Kusolwong。泰国艺术家Surasi Kusolwong在整座房间中堆满废弃边角料,并每周在其中隐藏一根金项链,静待幸运的参观者前来发掘,而发现者则可以保留项链。这一做法不仅使“游戏”成为一次真正难以忘怀的体验,还对社会价值的极端进行了探究与把玩。

结束


研讨会由Arthub(Defne Ayas,乐大豆)& 以及Van Abbe博物馆(Charles Esche)共同组织。




参与者:

Charles ESCHE (1962年出生于英国),策展人,作家。从2004年起,担任荷兰埃因霍温市Van Abbe博物馆馆长。他与Mark Lewis共同创办并编辑《Afterall》刊物和书籍。《Afterall》是一本创刊于1998年的当代艺术读物,坐落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他也是阿姆斯特丹里克斯美术学院的研究指导。2007年和2009年,Charles两次与Khalil Rabah 合作策划第二届巴勒斯坦RIWAQ 双年展。2005年,他与Vasif Kortun[1]共同策划第九届伊斯坦布尔国际双年展。2002年,他与侯瀚如、Song Wan Kyung 共同担任韩国光州双年展[2]策展人。2002到2004年期间,Esche担任瑞典马尔默Rooseum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Julika RUDELIUS 1968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目前定居阿姆斯特丹。1993至1994年,她任职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1995至1996年,任职于里特维德艺术学院;1999至2001年,参加Rijksakademie 艺术家居留项目。她的作品在欧洲各大个人展和团体展上进行过展出。她的录像作品常常表现人们的“日常”互动,“表演性”和“自发性”的模糊成为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她的作品关注的是社会行为模式、身体接触和口头交际,特别是这些行为是如何创造和复制社会等级的。她的这一研究与性行为问题的探索相互交织,包括改变性动力、性权利以及口头表达性细节的文化需要。



Hyunjin KIM (1975年出生于韩国),策展人,作家,目前在首尔工作和生活。她也是首尔艺术团体“友好的敌人”的成员之一。2001年起,Kim为多家机构策划在首尔举办的各大展览,其中包括埃因霍温市Van Abbe博物馆、瑞典马尔默Rooseum当代艺术中心、Insa艺术空间、钟路艺术中心、Loop另类空间、Ssamzie空间、祥明大学、第六届韩国国家艺术博览会。她撰写过众多展览目录,也向包括Wolganmisool、ArtinCulture和Vmspace在内的多家韩国艺术杂志投稿(文章和评论)。目前,她担任在韩国Uiwang-si Kaywon 艺术设计学院内举办的《画廊27》2007展览活动副策展人。Kim拥有首尔弘益大学的美术学士和硕士学位;并曾参与瑞典马尔默艺术学院以及Rooseum当代艺术中心组织的2003-2004评论研究项目。最近,她开始在伦敦金史密斯大学策展和视觉文化学院攻读博士课程。


胡介鸣,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系。如今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胡介鸣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近期的展览有:《十三:今日中国影像》,美国纽约长岛PS1当代艺术中心(2006);《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及录象》,芝加哥当代美术馆与斯马特美术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圣巴巴拉市美术馆、伦敦V&A博物馆、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2006/2005);《聚焦》,北京中国美术馆(2005);《在他们40岁时》,上海H空间(2005);《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2004)。他目前担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任。



张培力,艺术家,策展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195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目前担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


Surasi KUSOLWONG 1965年出生于泰国大城府,目前在泰国曼谷工作和生活。他曾在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纽约)以及视觉艺术中心主要展览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工作。Kusolwong 的代表作是旅行作品《市场》(1999年至今),作品作为“一种伴随音乐活动的零售式表演”在宣传材料中得到了相当精确的精确描述。

靳山1977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目前在上海生活工作。前不久,靳山在上海东大名创库举行了他的个展《投机分子“司提反”》。该展览围绕着一个抽象的殉道者——司提反(基督教中第一个殉道者)——展开。抽象的殉道者在整个展览中被具象为一群受迫害的羊,羊群再进一步被想象成现实中的司提反。靳山海参与过众多世界各地的群展,比如:上海的《舒服》、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的《新世界的秩序》、马德里的《射击》(Shoot)、米兰NO美术馆的《监视》(Keep An Eye On)、首尔的《位图》(Bitmap)。

李振华1996年进入艺术领域,成为多媒体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国际和中国当代文化生产者。2002年,他担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博物馆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北京亚太多媒体艺术节——理事;2004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onedotzero先锋多媒体影像展。他参与策划的巴比肯艺术中心的英国当代独立设计展《沟通》在中国四个主要城市巡回展览。李振华还是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的执行制作人。2005年,李振华、Loredana Cozza与东方大学合作共同创办了那不勒斯远东电影节。 2002至2003年,他创办和组织了点亮长城音乐节。李振华是中国艺术团体“联合现场”(CAEP)的成员之一,该团体于2005年10月受邀到纽约罗切斯特大学进行交流。2006年,李振华为中国媒体艺术档案馆在北京创立了新空间。2007年,李振华为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以及阿拉里奥北京画廊策划了一场研讨会暨展览活动。


Defne AYAS 是新媒体和表演领域的策展人和教育家。从2006年定居上海以来,Ayas一直担任Arthub亚洲的董事以及纽约大学上海中心的艺术史讲师。自从2004起,Ayas还担任了坐落于纽约的视觉行为艺术双年展PERFORMA的策展人。在加入PERFORMA之前,Ayas曾负责协调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公众和新媒体规划,包括讨论“博物馆是中枢”倡议的跨领域圆桌会议(2005)。Ayas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


邱志杰,艺术家,策展人,作家,教师。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自己的实验项目,该项目融合各种媒体,大胆挑战了视觉领域的权威观念和社会理解定势。他是中国第一批投身新媒体活动的艺术家之一,在1999年与他人联合策划了影响深远的展览《后感性:异形与妄想》。目前,邱志杰担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教授,在那里他开设了一门通过艺术创作、策展以及教学活动来进行文化研究和观念实践的课程。他的主要群展包括:《真实事件:中国当代艺术》,英国利物浦塔特美术馆;第二届横滨三年展,日本;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中国;《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美国斯马特美术馆。


乐大豆曾执掌中国第一家非营利性独立创意实验室——上海的比翼艺术中心——长达十年。后来,他自己于2007年创建了一个支持中国艺术实验的舞台Arthub(www.arthubasia.org)。目前,Arthub是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12个全球联络伙伴之一(2008 至2010年),主要负责东南亚地区。乐大豆组织过几百场中外展览、教育活动和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大地区性以及涉外机构都有着密切联系。
Chen Tong


陈侗
陈侗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作为编辑,陈侗从1992年起出版过包括《实验艺术丛书》和《午夜文丛》在内的多本书籍。1993年,他创立了博尔赫斯书店,并在那里组织了多个当代艺术文化活动。2007年,他在广州建立了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陈侗还是一名艺术家,他的作品参与过在韩国(2002,《暂停》,光州双年展)、意大利(2003,《紧急地带》,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和中国(2006,《剩余价值》,北京当代唐人研究中心;《积累——广东快车下一站》,北京当代唐人研究中心; 《渗——移景和幻想》,广州美术馆;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水墨•生活•趣味》,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陈侗于2005年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策划《第一届广州当代艺术生态文献展》。


飞苹果
(1971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目前在巴黎和上海定居)。

1993年到1997年,飞苹果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大学。

飞苹果参与过多场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和荷兰举行的展览活动。 他曾在德国IMAGES公司、法国DDB以及美国总部工作过,并于1999年在法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飞苹果是欧洲多媒体界创意设计和软件编程方面的实力派人物。 他在法国ISEA新媒体艺术节上展出的作品《Beyond the Display(超越展示)》引发了各方讨论和争议。目前,飞苹果在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机构的新媒体学院教授多媒体课程。



宋海东

宋海东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先锋运动的一员而为人所知。他的作品总是挑战艺术创作的传统形式,试图找出更为概念化的发展方向。他的很多作品利用了实体物品与合成材料。而他的雕塑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观念艺术的标志。


卢迎华
卢迎华,独立策展人和艺术作家,目前定居北京。她是《当代艺术和投资》杂志的合作编辑,也经常向诸如《Frieze》、《当代》、《今日美术》等许多国际艺术杂志投稿。她在当代艺术方面的文章曾发表在多本艺术目录、艺术书籍以及艺术杂志上。她是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批评学研究课程的毕业生,从2005年至2007年,她担任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研究员一职。她的策展作品包括:《细节的气质》,伦敦红楼基金会;《异物》,维也纳市立美术馆项目空间展览;《现实的重量》,北京玛蕊拉画廊群展;马德里ARCO2006和2007年博览会的独立项目策展人;《趣味的共同体》,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没有要讲的故事》,北京唐人艺术中心的国际艺术家群展。她曾与他人合作担任加利福尼亚美术学院艺术和建筑本科生和研究生夏季课程讲师;曾为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中国特战担任艺术顾问;并担任过瑞士艺术协会“中国2008-2010”项目评委,为相关文化项目进行评选。



Georg Schöllhammer (1958年出生于奥地利林兹)

Georg Schöllhammer,奥地利策展人、作家和编辑。他是维也纳知名艺术杂志《Springerin》的创始人之一和主编,以及《文献展12》杂志的创始人、领导人和主编。Georg Schöllhammer学习过建筑、艺术史以及哲学。1988至1994年期间,他担任《标准报》美术编辑。从1992年起,他开始担任林兹艺术工业设计大学当代艺术理论课程的客座教授。他在艺术、建筑和艺术史领域发表和出版过大量文章和书籍。Schöllhammer在世界多所大学和学院举办过讲座和研讨会。他策划了国际合作项目《易位:(新)媒体/艺术》;于2001年合作策划了一年一度的维也纳节日《Du Bist die Welt》;还曾在耶烈万、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等地举行的展览上担任过策展人。


小泽刚(Tsuyoshi Ozawa)
小泽刚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他在20世纪90年代凭借“茄子画廊”(Nasubi Gallery)流动展览系列而声名鹊起,在该项目中,他将“画廊”安放在东京银座街头的许多木头牛奶盒中。从那以后,小泽刚逐渐成为了一个恶作剧者,通过各种形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高雅艺术的不敬。小泽刚1989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1991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壁画专业的硕士学位。小泽刚摒弃孤立的工作室制作方式,转而采用对话、互动和交流的形式,来反映人际互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参与的大型项目有酱油艺术博物馆(1999-2000年),该项目幽默地诠释了日本艺术史。小泽刚还参加了众多国际展览,其中包括:东京森美术馆的个展《回答Yes和No!》(2004),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亚太三年展(2006)、东京森美术馆的《异界的风景》(2008)。


Beatrice Leanza
毕月目前在中国北京生活和工作,她是独立策展人、研究者以及艺术作家。2002年至2005年,她加入由艺术家艾未未创办的艺术文化仓库(CAAW),担任策展人和常务董事。她在多个国际项目和国际机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ICP、瑞士文化基金会、皇家艺术学院、Arthub等)中担任过顾问,也是多本国际杂志和出版书刊(《闪光艺术》、《艺术期刊》、《Abitare》等)的长期撰稿人。
她组织过各种展览活动,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双年展上的相关项目。此外,她还担任过实验性艺术节"边界线动态影像"(www.borderlinefestival.org
----北京,2006/2007)的主任。2006年,她创立了BAO工作室(www.thebao.com),这一创意工作室致力于编辑、策展和设计等实践领域的综合研究,活跃于欧洲和东亚。最近,BAO工作室在米兰达芬奇博物馆举办了《商业中心----空间的新常识》群展,共有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7位艺术家参展(2009年11月)。
毕月致力于研究跨领域空间实践,擅长通过合作和特定场域的形式介入当代亚洲。



Paul Gladston
Paul Gladston是诺丁汉大学批评理论和视觉文化领域的副教授。在过去的五年中,他被派往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国际交流处主任以及比较文化研究研究所主任。他曾在爱丁堡美术学院以及耶鲁大学学习艺术,后又获得诺丁汉大学批评理论方向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近期出版的著作包括:《解构主义后的艺术史》(Magnolia出版社,2005)以及《中国和其他地区》(CCCP,2009)。Gladston是当代中国艺术期刊《艺术》的长期撰稿人,目前他正为Reaktion出版社撰写一本关于当代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著。


GAO Shiming
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他是今年上海双年展的执行策展人。他已经参加过多个大型学术类展览,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年)、“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计划(2002-2004年);“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4年);以及“黄盒子: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2006年)。他还编辑出版了《视觉的思想》、《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视觉报告》等学术著作。




值此2010世博会召开之际,《双倍无限》将在上海荷兰文化中心内部以及周边区域举行。该项目是Van Abbe博物馆与 Arthub亚洲的一次合作与碰撞。《双倍无限》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它既是一场展览又是一次系列演出;既是一场讲座又是一本出版物;既是一种促销工具又是一场庆祝会;既是一项合作又是一次对国际关系的玩味探视。它标志着第一次有欧洲博物馆向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打开大门,让他们近距离品评馆藏珍品,而艺术家们所给予的回应则汇聚成大量或诙谐幽默、或精辟独到的真知灼见。



Curators 策展人
Defne Ayas, Charles Esche, Davide Quadrio(乐大豆), Remco de Blaaij

本次活动向公众免费开放。
详细信息,请登录www.arthubasia.or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