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名状的寄生物——Christiane Haase
未知博物馆
museum of unknown
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参加者:廖斐、吴鼎、郑焕、李晓华、邱黯雄、周明…
开幕时间:2010年7月3日,星期六,16:00
活动时间:2010年7月4日至31日,每天10:00 – 18:00
地点:比翼艺术中心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7号楼4楼200060
电话:+86 21 62985696 / 传真:+86 21 62504562
E-mail: 关超群 guanchaoqun@yahoo.com.cn
www.biyiart.com
未知博物馆今年第二次活动在比翼开始,这是个不是展览的展览,不是聚会的聚会,不是工作室的工作室,不是酒吧的酒吧… 在这里你能看到挂在墙上的绘画,海报,照片,草图,文字,还有摆放在空间里的家具,雕塑,花草,摆设,但他们是否艺术品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你也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谈艺术还是八卦悉听尊便,你还可以加入现场创作,或仅仅是让手不闲着。当然你也可以什么也不干,只是待着,晒太阳看风景。我们不会宣称这里发生的一切是一个作品,也不会把观众变成作品的一部分。当代艺术的语法在此并不生效。这里的一切都是待定义的,而不是已定义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场所,欢迎感兴趣的人的加入,也欢送愿意离开的人。
周明作品
“一句话” 项目
地铁因故稍作停留。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
热爱艺术也不知道为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艺术教育。
当代艺术什么时候结束?
艺术让生活充满乐趣。
地铁因故稍作停留。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
热爱艺术也不知道为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艺术教育。
当代艺术什么时候结束?
艺术让生活充满乐趣。
画
一些现场图片(在这一个月中会陆续的更新场地内的变化)
陆续更新......
我想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问答方式,所以问问题之前,我先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在看这次展览的图片和邀请函时,我也在想,当我在看展览时,我在看些什么;我要问问题的话,应该问些什么。当观者面对它时,可能会出现与“皇帝的新衣”类似的情况:
——这个展览你看懂了吗?
——……恩。这个很好,马达的东西总是很有味道。你觉得呢?
——恩。我也这么觉得。
——这儿的茶挺好喝的,跟展览很配。
——是啊……昨天球赛你看了吗?
……
对这次特殊的展览来说,这种情况每出现一次,就会出现一次反思的时刻,而最关键的是展览的创造者自己对展览的定位。自己究竟只是做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还是真的使用了高科技的,透明的,看不见的材料。
可是,如果我们说,衣服确实是高科技透明材料做的,那么它的作用和没有衣服到底有什么区别?然后,我们也许还要讨论人到底需不需要穿衣服;穿衣服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等等。
这时,再反过来想,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讨论,那么高科技材料和不穿衣服还真没什么区别了。
到了这个地方,我们就需要再清理一遍逻辑,特别是“衣服”在这次展览中到底对应了什么因素。我想可以是指“艺术”本身;也可以是指展厅中的作品,或者那些“不是作品的作品”。
于是,从“衣服”这个核心因素出发,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种是用展览提出的关于“艺术”的概念(或者说观念)本身来引发思考(或者冥想);另一种是用展厅中的作品和非作品的形式来引发思考(或者冥想)。前者是一种对话,展览本身(特别是标题)就是对话的发言者,对话的深度取决于话题的深度和观者的自觉性——于是,在展厅中讨论茶和足球也可以是一种冥想。后者是一种陷阱,展览中的各种形式会用交流的方式把观者带入一种冥想的状态——这时,观者的自觉性只起触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实际上,从展览的图片来看,展览并没有明显的选择其中一种,而是在寻找一个折中式的平衡,也就是两种都有,但两种都不明确。通过我们之前的交流,我们可以说,这个“折中”不是来自精确的设计,而是以不确定性为核心的框架搭建出来的结果。而这个“不确定性”,是与事物(或者说艺术)的初始状态有关的。
对上述这些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想我们需要围绕“初始状态”做一些讨论,因为对它的认识似乎决定了这次展览的一切,也是“未知博物馆”的来由之一。这个讨论就由下面的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你如何定义艺术。虽然各种定义已经很多,但我想,自己大胆地给出答案,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梳理一些东西。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这次展览没有目的,那么只会有两个原因,第一种是它已经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它自己没有目的,就像下雨,或者出太阳。 第二种是“没有目的”只是一种姿态,而这种姿态其实还是有目的的。对这次展览来说,它的目的,比如,就是唤起人们对艺术的思考。那么,这次展览是前者还是后者?如果是前者,你如何解释这个结果的来由?如果是后者,你觉得这种方式是否会有效?
第三个问题,也许我们需要回到“未知”,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的思考,但在某个层面上,它也会在思考遇到障碍时提供一个避风港。我们现在尝试动一动这个避风港:你所指的“未知”,是指未知的自我,还是未知的外部世界?或者,对这次展览来说,你认为是自己的未知比较重要,还是观众的未知比较重要?
最后,之所以我想问第三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如果双方都未知,那就容易陷入空对空的状态,所以,如果回到这次展览的框架,我想知道它的根基到底有怎样的深度。比如,你认为观念,形式,以及冥想,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你认为这样的概念区分并不好,因为它们不足以用来讨论“初始状态”,那么你的思考是怎样进行的?
这些问题也许很烦人,但我想尝试一下,看看我们能走向哪里。
其实,我在看这次展览的图片和邀请函时,我也在想,当我在看展览时,我在看些什么;我要问问题的话,应该问些什么。当观者面对它时,可能会出现与“皇帝的新衣”类似的情况:
——这个展览你看懂了吗?
——……恩。这个很好,马达的东西总是很有味道。你觉得呢?
——恩。我也这么觉得。
——这儿的茶挺好喝的,跟展览很配。
——是啊……昨天球赛你看了吗?
……
对这次特殊的展览来说,这种情况每出现一次,就会出现一次反思的时刻,而最关键的是展览的创造者自己对展览的定位。自己究竟只是做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还是真的使用了高科技的,透明的,看不见的材料。
可是,如果我们说,衣服确实是高科技透明材料做的,那么它的作用和没有衣服到底有什么区别?然后,我们也许还要讨论人到底需不需要穿衣服;穿衣服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等等。
这时,再反过来想,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讨论,那么高科技材料和不穿衣服还真没什么区别了。
到了这个地方,我们就需要再清理一遍逻辑,特别是“衣服”在这次展览中到底对应了什么因素。我想可以是指“艺术”本身;也可以是指展厅中的作品,或者那些“不是作品的作品”。
于是,从“衣服”这个核心因素出发,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种是用展览提出的关于“艺术”的概念(或者说观念)本身来引发思考(或者冥想);另一种是用展厅中的作品和非作品的形式来引发思考(或者冥想)。前者是一种对话,展览本身(特别是标题)就是对话的发言者,对话的深度取决于话题的深度和观者的自觉性——于是,在展厅中讨论茶和足球也可以是一种冥想。后者是一种陷阱,展览中的各种形式会用交流的方式把观者带入一种冥想的状态——这时,观者的自觉性只起触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实际上,从展览的图片来看,展览并没有明显的选择其中一种,而是在寻找一个折中式的平衡,也就是两种都有,但两种都不明确。通过我们之前的交流,我们可以说,这个“折中”不是来自精确的设计,而是以不确定性为核心的框架搭建出来的结果。而这个“不确定性”,是与事物(或者说艺术)的初始状态有关的。
对上述这些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想我们需要围绕“初始状态”做一些讨论,因为对它的认识似乎决定了这次展览的一切,也是“未知博物馆”的来由之一。这个讨论就由下面的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你如何定义艺术。虽然各种定义已经很多,但我想,自己大胆地给出答案,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梳理一些东西。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这次展览没有目的,那么只会有两个原因,第一种是它已经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它自己没有目的,就像下雨,或者出太阳。 第二种是“没有目的”只是一种姿态,而这种姿态其实还是有目的的。对这次展览来说,它的目的,比如,就是唤起人们对艺术的思考。那么,这次展览是前者还是后者?如果是前者,你如何解释这个结果的来由?如果是后者,你觉得这种方式是否会有效?
第三个问题,也许我们需要回到“未知”,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的思考,但在某个层面上,它也会在思考遇到障碍时提供一个避风港。我们现在尝试动一动这个避风港:你所指的“未知”,是指未知的自我,还是未知的外部世界?或者,对这次展览来说,你认为是自己的未知比较重要,还是观众的未知比较重要?
最后,之所以我想问第三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如果双方都未知,那就容易陷入空对空的状态,所以,如果回到这次展览的框架,我想知道它的根基到底有怎样的深度。比如,你认为观念,形式,以及冥想,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你认为这样的概念区分并不好,因为它们不足以用来讨论“初始状态”,那么你的思考是怎样进行的?
这些问题也许很烦人,但我想尝试一下,看看我们能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