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散点中国当代艺术家
Serpentine Marathon
库哈斯与结构工程师Cecil Balmond共同设计的伦敦蛇形画廊2006年夏季临时展馆。摄影:Kasia Korcrak
从7月28日晚上六时起至29日晚上六时止,库哈斯和汉斯在24小时内共采访了共62位名人,包括政治家、建筑师、作家、艺术家、电影人和经济学家等。摄影:Declan O'neill
Shumon Basar为《周末画报》新闻版撰写的有关伦敦蛇形画廊夏季临时展馆 24小时采访马拉松活动的文章,将于下周见报:
Just Talk and Don’t Stop
每个人都会认为伦敦是个24小时不夜城,但事实并非如此。然而蛇形画廊所组织的这个“24小时采访马拉松”,确实令伦敦人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嘉年华。
过去六年来,坐落在海德公园的伦敦蛇形画廊坚持邀请世界各地知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夏季临时展馆。过往的建筑师中有: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 伊东丰雄 (Toyo Ito) 和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他们设计的这些临时展馆不但体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并融合了每个人独特的设计风格。
今年著名的结构工程师塞西尔· 巴尔蒙德(Cecil Balmond)与荷兰建筑设计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联手设计建造了一个随天气变化而飘浮或下沉的氦气球。库哈斯解释,这个夏季展馆强调的是内涵而不是形式,寓意着一个充满热烈讨论、影片放映和两场“24小时采访马拉松”的活跃夏天。其中第一场“24小时采访马拉松”开始于7月28日下午6点至第二天下午6点。
62位来自艺术、建筑、设计、政治、理论研究、音乐和媒体,年龄跨度从28~87岁的各界人士在这个特别的气球里以3小时为一个单元,依次接受了采访。场外,观众们像参加音乐节一样闲散地坐于草地上,聆听着场内的采访。雷姆·库哈斯担任了这场马拉松采访的其中一位提问者,与他搭档的是刚发表了新书dontstopdontstopdontstopdontstop且新上任的蛇形画廊的联合总监兼策展人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在伦敦夏天这个最夺目的24小时里,库哈斯和奥布里斯特完全坚持了“don't stop”精神,他们不停地向被访者提出问题,我和其他上百位观众不停地听着。这个马拉松采访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蕴含的丰富信息量,我不禁感叹:“一个活动怎么可能如此有趣!”
“24小时采访马拉松”以传奇音乐家和制作人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的受访拉开序幕。现年58岁的伊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验家。库哈斯问:“你怎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伊诺极富个性坦率地答道:“我读书时有个很好的文学艺术老师,而理科老师却很差劲。” 接着受访的是建筑史学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和库哈斯经常站在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不过今晚他们都认同一个观点“对话的意义在于发现不同,而不是达成一致”,这也成为这次采访马拉松的主旨和原则。追溯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时代,交谈和对话就被认为蕴含着通向真理的线索。
85岁的凯恩·亚当斯(Ken Adams), 设计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场景,如007系列的《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和《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库哈斯承认他和许多其他的建筑设计师们都非常喜欢亚当斯设计的幻想空间。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风格很像丰富的电影场景设计。库哈斯曾是哈迪德1970年代中期在英国AA建筑学院的导师,如今他们的事业成就已旗鼓相当,甚至现在同时为中东地区进行新项目设计。这项工程使出生伊拉克的哈迪德不仅以旁观者还要以中东文化体系成员的角度进行设计。
库哈斯和汉斯采访扎哈·哈迪德。图片提供:Serpentine Gallery
接下来的两位受访者分别是尹卡·索尼贝尔(Yinka Shonibare)和作家/电影制作人汉尼夫·库瑞什 (Hanif Kureishi),他们同哈迪德一样都是被完全同化了的移民,捍卫着伦敦的所谓“多元文化”,共同探讨着非裔或巴基斯坦裔英国人这个身份标签的含义,以及他们无法逃避的与大英帝国殖民史的千丝万缕关联。
当奥布里斯特问库瑞什,文学是否创造了城市时,我们不禁想到下一位被访者——让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城市活力和灵活性的人,来自美国的汤姆·奥图尔(Tim O’ Toole),伦敦地铁的新总监,承诺未来几年内将治愈陈旧多病的伦敦地铁系统。然后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得者,肯·罗奇(Ken Loach)指责英国电影业的官僚主义太重,不像能法国的同业那样健康发展。
第一部分的三个小时就这样结束了。太阳渐落,时间飞快地向前迈进。当我们返回时,场内照明系统出现了小问题,里面漆黑一片,奥布里斯特只能用电筒照着他的笔记本阅读。
奥布里斯特的采访方式与库哈斯截然不同。他为每位被访者都准备了一系列相同的问题,如“伦敦对你来说有何意义?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一刻是什么?你有什么未完成的工程或未实现的梦想?”而库哈斯的提问则象解剖一样细致深入,这个主持搭档可算是天衣无缝。
晚上10:30,犯罪学教授汤姆·纽波恩(Tim Newburn)在讲述民主如何使监控从单一的警力转移向利用科技的监视监听。接着库哈斯建议Time Out杂志集团的创办人通尼·艾利特(Tony Elliot),应该为每个大洲制作不同的Time Out版本,就像现在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Time Out一样。艾利特似乎对这个建议并不感兴趣。被公认为善于思考和聪明的作家汤姆·麦卡西(Tom McCarthy),似乎有点被提问难倒。这一部分的采访在擅长用肢体语言和观众沟通的舞蹈家麦克尔·克拉克(Michael Clark)对话中结束。
草地上的观众。摄影:Declan O'neill
我们跨过午夜时分,城市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开始躺下。谈话气氛逐渐透露出亲昵私密氛围。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是下一单元的主角。其中最耀眼的是威尔士艺术家切里斯·温·伊文斯(Cerith Wyn Evans)。他拒绝严肃,更宣称他最大愿望是看到奥布里斯特改变性别。遗憾的是,接下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们,如威尔森·图文斯(Wilson Twins),罗杰·海瑞斯(Roger Hiorns) 和奥利维亚·普兰德(Olivia Plender)没有像他一样轻快地展开对话。正如他们超凡的艺术,话题也极少跳出他们的艺术创作范畴。这更加证明了一个论点:艺术家创造艺术、舞者跳舞、音乐人创作音乐,因为这些才是他们沟通交流的媒介。而这个马拉松采访对每位参加者都能言善辩的期待是不现实的。
凌晨2:02分,以创新著称的平面设计师彼特·萨维耶(Peter Saville)极富争议的提出:“世界尖端文化仍在西方”,这个观点肯定会让研究过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崛起的库哈斯反对。不过这也是这场马拉松的意义所在:重新听一遍老生常谈,或让它们彻底被推翻。
3点至6点档的明星是制片人索菲·菲尼斯(Sophie Fiennes),她与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合作的有关电影阴暗面的一部纪录片最近在英国电视上放映。当世界收入最高的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Damian Hirst)和他的明星朋友安特·吉安(Ant Gen)上台时,气球里的气氛开始转为轻松的电视清谈节目格调。他们全力展示90年代令人陶醉的摇滚魅力,无穷尽的关于毒品、酒精和名人动怒的有趣故事,似乎给场内每个人都打了一支兴奋剂。
清晨4:50,我与三位同事坐到了台上,准备接受库哈斯的采访。我预料此时的夏季展馆将会是听众寥寥无几,然而相反,这里挤满了各界朋友、陌生人、甚至还有一家大小。我们也有机会调转矛头,反问采访者一两个问题。尽管他们已经连续采访了12个小时,但还是充满活力、话语风趣,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感。
黎明来临。摄影:&&&
当我们的采访结束时,朝霞已经浮现在天边。
伦敦作家伊恩·辛克莱尔(Iain Sinclair)精确的表达能力实在让人佩服,特别是在早上6:35这样的时间段。他是个完美受访者的范例,简直就像一个充满神秘信息的人体资源库。另一对有趣的访问对象是格尔伯特和佐治(Gilbert and George),穿着标志性的粗花呢西装,举手投足极富喜剧精神,他们直率地声明:“由于对自然过度地热爱导致了极权主义”。在场每个人都觉得听他们说完余下的11个小时也不会感到厌倦。坐在轮椅上的30岁艺术家,瑞恩·甘德(Ryan Gander)告诉库哈斯,他最大梦想就是能拥有一个以他为中心旋转的房子,而库哈斯的OMA设计事务所曾为一位波尔多(Bordeaux)的残疾人和他的家庭设计过住所。
2006年夏季展馆全景。摄影:&&&
早上8:30,我躺在草地上,虽然伦敦是这个24小时访谈的主线,但马拉松的奇妙之处就是让参与者产生一种脱离了伦敦空间的感觉。
到9:20,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泼辣的朱利亚·皮顿-琼斯(Julia Peyton-Jones)登场。库哈斯说:“以平方米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机构像蛇形画廊一样为艺术作出如此多贡献。”虽然24小时马拉松访谈已经为“蛇形画廊”这个名字增值不少,但皮顿-琼斯还是犹豫地讲述着这个品牌的理念。来自AA建筑学校的理论家马克·克森斯(Mark Cousins)话语间不断强调“遗忘”而不是“记忆”;87岁的哲学家玛丽·米德格莉(Mary Midgley)连珠炮似的严厉批评了城市和我们在保护生态系统上的无能。
采访中另一位情绪激昂的老人是80岁的艺术家,古斯塔夫·梅茨戈尔(Gustav Metzger),看上去虽然虚弱但却充满活力,利用这个舞台宣传他的Less Art Flights!计划。与米德格莉和伊诺一样注重生态环境,梅茨戈尔正在努力倡导艺术届改变贪婪消费原材料的意识。84岁的英国明星理查德·哈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继续年龄话题,他忧郁地说到:“我身边的朋友陆续地去世,多得像苍蝇一样数不过来” Archigram的合作人彼特·库克(Peter Cook)具有典型英国人特点<
库哈斯与结构工程师Cecil Balmond共同设计的伦敦蛇形画廊2006年夏季临时展馆。摄影:Kasia Korcrak
从7月28日晚上六时起至29日晚上六时止,库哈斯和汉斯在24小时内共采访了共62位名人,包括政治家、建筑师、作家、艺术家、电影人和经济学家等。摄影:Declan O'neill
Shumon Basar为《周末画报》新闻版撰写的有关伦敦蛇形画廊夏季临时展馆 24小时采访马拉松活动的文章,将于下周见报:
Just Talk and Don’t Stop
每个人都会认为伦敦是个24小时不夜城,但事实并非如此。然而蛇形画廊所组织的这个“24小时采访马拉松”,确实令伦敦人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嘉年华。
过去六年来,坐落在海德公园的伦敦蛇形画廊坚持邀请世界各地知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夏季临时展馆。过往的建筑师中有: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 伊东丰雄 (Toyo Ito) 和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他们设计的这些临时展馆不但体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并融合了每个人独特的设计风格。
今年著名的结构工程师塞西尔· 巴尔蒙德(Cecil Balmond)与荷兰建筑设计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联手设计建造了一个随天气变化而飘浮或下沉的氦气球。库哈斯解释,这个夏季展馆强调的是内涵而不是形式,寓意着一个充满热烈讨论、影片放映和两场“24小时采访马拉松”的活跃夏天。其中第一场“24小时采访马拉松”开始于7月28日下午6点至第二天下午6点。
62位来自艺术、建筑、设计、政治、理论研究、音乐和媒体,年龄跨度从28~87岁的各界人士在这个特别的气球里以3小时为一个单元,依次接受了采访。场外,观众们像参加音乐节一样闲散地坐于草地上,聆听着场内的采访。雷姆·库哈斯担任了这场马拉松采访的其中一位提问者,与他搭档的是刚发表了新书dontstopdontstopdontstopdontstop且新上任的蛇形画廊的联合总监兼策展人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在伦敦夏天这个最夺目的24小时里,库哈斯和奥布里斯特完全坚持了“don't stop”精神,他们不停地向被访者提出问题,我和其他上百位观众不停地听着。这个马拉松采访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蕴含的丰富信息量,我不禁感叹:“一个活动怎么可能如此有趣!”
“24小时采访马拉松”以传奇音乐家和制作人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的受访拉开序幕。现年58岁的伊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验家。库哈斯问:“你怎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伊诺极富个性坦率地答道:“我读书时有个很好的文学艺术老师,而理科老师却很差劲。” 接着受访的是建筑史学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和库哈斯经常站在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不过今晚他们都认同一个观点“对话的意义在于发现不同,而不是达成一致”,这也成为这次采访马拉松的主旨和原则。追溯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时代,交谈和对话就被认为蕴含着通向真理的线索。
85岁的凯恩·亚当斯(Ken Adams), 设计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场景,如007系列的《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和《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库哈斯承认他和许多其他的建筑设计师们都非常喜欢亚当斯设计的幻想空间。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风格很像丰富的电影场景设计。库哈斯曾是哈迪德1970年代中期在英国AA建筑学院的导师,如今他们的事业成就已旗鼓相当,甚至现在同时为中东地区进行新项目设计。这项工程使出生伊拉克的哈迪德不仅以旁观者还要以中东文化体系成员的角度进行设计。
库哈斯和汉斯采访扎哈·哈迪德。图片提供:Serpentine Gallery
接下来的两位受访者分别是尹卡·索尼贝尔(Yinka Shonibare)和作家/电影制作人汉尼夫·库瑞什 (Hanif Kureishi),他们同哈迪德一样都是被完全同化了的移民,捍卫着伦敦的所谓“多元文化”,共同探讨着非裔或巴基斯坦裔英国人这个身份标签的含义,以及他们无法逃避的与大英帝国殖民史的千丝万缕关联。
当奥布里斯特问库瑞什,文学是否创造了城市时,我们不禁想到下一位被访者——让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城市活力和灵活性的人,来自美国的汤姆·奥图尔(Tim O’ Toole),伦敦地铁的新总监,承诺未来几年内将治愈陈旧多病的伦敦地铁系统。然后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得者,肯·罗奇(Ken Loach)指责英国电影业的官僚主义太重,不像能法国的同业那样健康发展。
第一部分的三个小时就这样结束了。太阳渐落,时间飞快地向前迈进。当我们返回时,场内照明系统出现了小问题,里面漆黑一片,奥布里斯特只能用电筒照着他的笔记本阅读。
奥布里斯特的采访方式与库哈斯截然不同。他为每位被访者都准备了一系列相同的问题,如“伦敦对你来说有何意义?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一刻是什么?你有什么未完成的工程或未实现的梦想?”而库哈斯的提问则象解剖一样细致深入,这个主持搭档可算是天衣无缝。
晚上10:30,犯罪学教授汤姆·纽波恩(Tim Newburn)在讲述民主如何使监控从单一的警力转移向利用科技的监视监听。接着库哈斯建议Time Out杂志集团的创办人通尼·艾利特(Tony Elliot),应该为每个大洲制作不同的Time Out版本,就像现在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Time Out一样。艾利特似乎对这个建议并不感兴趣。被公认为善于思考和聪明的作家汤姆·麦卡西(Tom McCarthy),似乎有点被提问难倒。这一部分的采访在擅长用肢体语言和观众沟通的舞蹈家麦克尔·克拉克(Michael Clark)对话中结束。
草地上的观众。摄影:Declan O'neill
我们跨过午夜时分,城市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开始躺下。谈话气氛逐渐透露出亲昵私密氛围。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是下一单元的主角。其中最耀眼的是威尔士艺术家切里斯·温·伊文斯(Cerith Wyn Evans)。他拒绝严肃,更宣称他最大愿望是看到奥布里斯特改变性别。遗憾的是,接下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们,如威尔森·图文斯(Wilson Twins),罗杰·海瑞斯(Roger Hiorns) 和奥利维亚·普兰德(Olivia Plender)没有像他一样轻快地展开对话。正如他们超凡的艺术,话题也极少跳出他们的艺术创作范畴。这更加证明了一个论点:艺术家创造艺术、舞者跳舞、音乐人创作音乐,因为这些才是他们沟通交流的媒介。而这个马拉松采访对每位参加者都能言善辩的期待是不现实的。
凌晨2:02分,以创新著称的平面设计师彼特·萨维耶(Peter Saville)极富争议的提出:“世界尖端文化仍在西方”,这个观点肯定会让研究过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崛起的库哈斯反对。不过这也是这场马拉松的意义所在:重新听一遍老生常谈,或让它们彻底被推翻。
3点至6点档的明星是制片人索菲·菲尼斯(Sophie Fiennes),她与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合作的有关电影阴暗面的一部纪录片最近在英国电视上放映。当世界收入最高的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Damian Hirst)和他的明星朋友安特·吉安(Ant Gen)上台时,气球里的气氛开始转为轻松的电视清谈节目格调。他们全力展示90年代令人陶醉的摇滚魅力,无穷尽的关于毒品、酒精和名人动怒的有趣故事,似乎给场内每个人都打了一支兴奋剂。
清晨4:50,我与三位同事坐到了台上,准备接受库哈斯的采访。我预料此时的夏季展馆将会是听众寥寥无几,然而相反,这里挤满了各界朋友、陌生人、甚至还有一家大小。我们也有机会调转矛头,反问采访者一两个问题。尽管他们已经连续采访了12个小时,但还是充满活力、话语风趣,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感。
黎明来临。摄影:&&&
当我们的采访结束时,朝霞已经浮现在天边。
伦敦作家伊恩·辛克莱尔(Iain Sinclair)精确的表达能力实在让人佩服,特别是在早上6:35这样的时间段。他是个完美受访者的范例,简直就像一个充满神秘信息的人体资源库。另一对有趣的访问对象是格尔伯特和佐治(Gilbert and George),穿着标志性的粗花呢西装,举手投足极富喜剧精神,他们直率地声明:“由于对自然过度地热爱导致了极权主义”。在场每个人都觉得听他们说完余下的11个小时也不会感到厌倦。坐在轮椅上的30岁艺术家,瑞恩·甘德(Ryan Gander)告诉库哈斯,他最大梦想就是能拥有一个以他为中心旋转的房子,而库哈斯的OMA设计事务所曾为一位波尔多(Bordeaux)的残疾人和他的家庭设计过住所。
2006年夏季展馆全景。摄影:&&&
早上8:30,我躺在草地上,虽然伦敦是这个24小时访谈的主线,但马拉松的奇妙之处就是让参与者产生一种脱离了伦敦空间的感觉。
到9:20,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泼辣的朱利亚·皮顿-琼斯(Julia Peyton-Jones)登场。库哈斯说:“以平方米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机构像蛇形画廊一样为艺术作出如此多贡献。”虽然24小时马拉松访谈已经为“蛇形画廊”这个名字增值不少,但皮顿-琼斯还是犹豫地讲述着这个品牌的理念。来自AA建筑学校的理论家马克·克森斯(Mark Cousins)话语间不断强调“遗忘”而不是“记忆”;87岁的哲学家玛丽·米德格莉(Mary Midgley)连珠炮似的严厉批评了城市和我们在保护生态系统上的无能。
采访中另一位情绪激昂的老人是80岁的艺术家,古斯塔夫·梅茨戈尔(Gustav Metzger),看上去虽然虚弱但却充满活力,利用这个舞台宣传他的Less Art Flights!计划。与米德格莉和伊诺一样注重生态环境,梅茨戈尔正在努力倡导艺术届改变贪婪消费原材料的意识。84岁的英国明星理查德·哈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继续年龄话题,他忧郁地说到:“我身边的朋友陆续地去世,多得像苍蝇一样数不过来” Archigram的合作人彼特·库克(Peter Cook)具有典型英国人特点<
嘿乐乐的铁总是经典的顶!
沙发!
牛啊,小焊丝
[s:55] [s:55] [s:55]
牛啊,小焊丝
[s:55] [s:55] [s: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