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跨界前!跨界后?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3   浏览数:1323   最后更新:2010/11/06 14:55:43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0-10-22 14:46:0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文/马俊 摄/杨一

今年可能更加难懂



今年双年展的“眼球”作品是这个摆放在上海美术馆门前的旋转木马。

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惯例,每一届上海双年展都会出现一个“眼球”作品。两年前自上山下乡的年代里穿越而来的那列火车,至今还是很多人对上届双年展最深的记忆。今年,火车换成了旋转木马。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明天就要开幕,10月24日将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届时,走向美术馆的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就将是这组被安放在大门口的旋转木马。这是一个由旋转木马、赌场老虎机、加油站、各种石油公司招贴广告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旋转木马的嘉年华气质,让人想起评论界对上海双年展的一些非议。但这个作品还是突兀而执著地出现了,环保主义眼中的世界,可笑地骑在这个旋转木马上,带着隐喻和魔幻,成为上海双年展今年的路引。

布展紧锣密鼓地进行




上海美术馆闭馆已达一周。

距离开幕还有一天,早报记者在上海双年展布展现场看到,运送作品的卡车频繁出入,巨大的集装箱堆放在美术馆里。电锯和木屑,钉子和榔头,卷尺和灯具,展厅里弥漫着油漆的味道。艺术家张洹拆下了一座明代的祠堂,然后搬进美术馆展厅里重新组装起来,里面还原了一个曾居住其中的普通人家的日常图景,而其中似乎还有情杀的剧情。邱志杰拿着一支毛笔,满手都是墨迹,他在展厅的墙壁上画画写字,身边是一大堆奇形怪状、中西结合却又不知作何用处的装置发明。这是一个施工的现场,艺术家们就像一群工头,指挥工人挪移作品。尽管不是正襟危坐、作冥想状的状态,艺术家们这时候其实更专注。

他们必须如此,专注地经营自己的作品和空间。双年展上,对展览空间的占有就是对话语权的占有。上海美术馆数层展厅的分割,某种意义上是对权力的分配。“长征计划”负责人卢杰在一楼的展厅里来回巡视,他策划实施的“长征计划”和双年展“胡志明小道”部分合作,占据了很大的一片展览空间。这个部分的作品,也是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的第一幕。他认为双年展作为一个系统的展览,当然是要具有严肃的学术性,但也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需求。他这番话,可被视作一个双年展参与者对可能出现的批评的回应。

布展就是把作品连缀起来

两年一次的双年展,因为其庞大的规模和宣传规格而引人关注,必然也会招致各种批评。当对双年展的批评成了一种传统,主办方逐渐明白,不管怎样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如愿以偿。即将闭幕的世博会,显然会拉出一条超高的人流量的尾线。借助这个因素,今年的双年展也许会创造参观人数的新纪录。在对双年展成功与否的评价中,参观者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但今年的双年展有可能更加难懂。作为展览模式的一种创新,它采用了“巡回排演”的主题概念。简而言之,双年展像一出多幕戏剧那样,“胡志明小道”部分在越南对话,“指路明灯”部分在纽约上演,“巡回排演”的主场——上海美术馆,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在双年展终将成为文献的意义上,这样的安排显得十分学术而且新颖。但如何通过上海美术馆中的展览,以及其余部分的影像资料,对整个双年展的庞大计划有通盘的把握,产生整体性的观感,可能不那么容易。

因此,当我们在双年展开幕之前两天走进展厅,看到了无比繁忙的布展场面,就会油然地想要将学术主题和眼前的这些场景对应起来。双年展的学术主题、策展文章和各种阐释,早已经形成文本,布展就是要把那些作品连缀起来。

每一件作品都是单个概念的碎片,两天之后,我们将看到一个艺术和学术的完整拼盘。

2010年上海双年展构成




第一幕:胡志明小道,与“长征计划”合作,议题为“从生产到排演”。“巡回排演”第一幕以“长征”正在进行的“胡志明小道”计划为排演案例,检验“文化生产”这一观念的有效性,以及从“生产”到“排演”的范式转变对于艺术创作与思考的意义所在。本次“排演”在中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之间搭建了一系列艺术与思想的活动平台,深入到这个地区的复杂记忆中,集中探讨艺术和思想在重新定义“自我-历史-社会”这一集合体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幕:指路明灯,与PERFORMA: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合作。这个题目取自史上最长的电视肥皂剧,该剧先在电台而后在电视上播放,长达72年之久,并于去年停播。纽约著名艺术家林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和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邀请二十余位精英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参与,共同思考和讨论上海双年展提出的若干议题。

第三幕:巡回排演——主体展,将于2010年10月23日至2011年1月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本届双年展主体展强调当代艺术的叙事容量与场所精神,将打造出一个注重时间性、虚拟性、体验性的跨媒介现场,绘画、影像、装置、网络……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在剧场中登台表演,彼此串联。

第四幕:待租赁艺术家,上海双年展将与著名国际策展组合WHW小组以及德国艺术家组织葛诺特-法伯合作,借助他们虚构的人物形象葛诺特-法伯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排演。WHW将以上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经济自治为背景创作剧本,邀请葛诺特-法伯这位虚构人物作为鼓动者和表演者参与演出。

幕间:致中国“现场艺术”十年

2010年,中国“现场艺术”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作为本届双年展的“幕间”项目,将以文献展的形式对“中国现场艺术”的历史进行深入的学术梳理,并同时以一场与历史和现场观众互动的开放研讨构造起一个表演性的现场。

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将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在上海展开。从双年展开展后开始,每两周邀请一位世界级的印裔学者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对话,同时编辑出版“印度当代社会思想系列读本”。
[沙发:1楼] guest 2010-10-22 14:47:51
就在昨天张元展览《热的:张元》开幕
http://www.flickr.com/photos/bjartlab/sets/72157625209618092/
[板凳:2楼] guest 2010-10-22 22:07:12

后感性的杂碎,利用拿那点东偷西抢的过期作费的权利加紧修坟墓啦。
[地板:3楼] guest 2010-10-23 09:58:22
后感性是一小帮偷鸡莫狗的人,他们靠投机体制和中国的文化官僚发迹
[4楼] guest 2010-10-23 10:26:26

话说当年,肖玉,孙原,朱玉要做个展览,需请为没名的策划人,找到邱知姐,邱力量太弱((见舒可文---------线索,肖玉访谈))
邱加杂打手高是明,吴美春等国美版,肖他们不同意,最后肖,孙,朱的果实被邱等受用10年,贺思特的逾波在这搞成了学术运动,一次次搬上来,真可悲,这群小人也懂‘学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