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中陶瓷器的误用
昨天快手快脚把手中活干了,才发现画画已经融入到我血液中,稍微一沉浸就会进入状态。晚上八点多忽然想去看电影。最近的凯歌《赵氏孤儿》和姜文的《让子弹飞》都想看看。尤其是姜文是我比较看好的有才气的导演,就独自杀到庆春大世界去看了。因为《赵氏孤儿》放映得早,就先看了。
片子本身不好不坏,觉得前半部拍得不错,后半部拍得有点僵硬。凯歌做了改动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剧情本身就显得平淡很多,与其绵延千年的传说故事不太符合。但是,我仍然觉得有些影片一定要到影院去看,特别是在视觉上能拍出彩的。关于片子剧情方面的评论,限于时间,就不多评价了。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所用道具理应接近于那个年代,这样,电影才有恢复往昔景象的功用。所以网上就有专业人士考证出诸如面条和辣椒不会出现在春秋时期,以及那个把晋灵公搞死的毒虫毒性其实最多使人麻醉,以及马镫是在十六国时期才发明的等等。作为平时喜欢古玩收藏和研究的我,在看电影时就特别注意道具的使用。这么稍微一注意,还真给我发现不少陶瓷器的误用。有张冠李戴搞错年代的,有把明器(即陪葬器)当做实用器的。镜头较快,只分辨出这些。试列举如下:
1、一开场,葛优拿一个大海碗吃面条,诸位看那个大碗,问题出现了。第一,春秋时根本没有出现这种碗型。春秋战国时的碗还是钵形,最多是上下直筒的圆柱体钵(见图1)。葛优手中的碗型我认为在唐代之前都不可能出现,最早应出现在唐末到五代时期。我们可以看一下五代时期的碗,比较接近于葛优手捧的大海碗型(如图2)。春秋时期比较接近那个大海碗造型的陶瓷器是簋、盘、豆、钵和瓿等,但不可能出现两千年后出现的碗型。第二,那个大海碗是瓷碗而不是陶碗。春秋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但原始瓷很罕见,基本是贵族阶层才能使用。在街头面馆出现瓷器碗,那是相当地罕见,岂止是罕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北方不是原始瓷的产地,本来瓷器就少,基本都是贵族用器。现在发现北方的原始青瓷都是出现在贵族墓中。街头小店出现漆器也不可能,春秋时期平民用的只能是陶食器。
1、战国原始青瓷钵,近乎于直筒的圆柱体型。
2、唐末到五代时期茶叶末釉碗
2、在小酒馆,还有食客喝酒用的酒碗居然是上釉的褐色釉酒碗,这种带圈足的碗下部不上釉的褐色碗,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唐代碗造型又与影片中的有别。我看了片中应该是宋金时期的碗型。褐色釉至迟要到春秋后700年左右的东汉末期才能出现。确切的褐色釉是南朝时期的浙江德清窑才能出现。
3、在程樱家院里石台上放了一些罐子,我注意到出现了黄釉罐(见图3)。而低温黄釉罐在东汉时期才出现,而且大多数低温釉是作为明器用的。只有极少的作实用器,最多做一些花盆之类的用具,但不会作为食器和酒器,原因是低温铅釉对人有害。高温黄釉更是又过了一千多年才出现。
3、影片剧照,注意远处的黄釉罐
4、程樱家大厅里出现了类似于博古架之类的木架,架上放满了一些陶器。那显然不会是出于装饰用。但是,我在其中发现了蒜头陶瓶!蒜头瓶原是一种酒器,一般是青铜器,还有瓶塞。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任何资料证明蒜头瓶早在春秋就出现了。作为青铜蒜头瓶和蒜头陶瓶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到秦代左右,至少比故事发生的时代晚2、3百年。青铜蒜头瓶应该是实用器,但蒜头陶瓶是否实用器还是有点疑问的。到汉代蒜头瓶才广泛使用,不过汉代的蒜头瓶应该是作为明器使用了。(见图4,汉代蒜头陶瓶,就是这种蒜头陶瓶居然出现在影片中春秋中期的晋国了。)
4、汉代蒜头陶瓶,蒜头陶瓶最早出现在战国。
赵氏孤儿剧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