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社-王光乐个展【现场】
发起人:阿提爸爸  回复数:22   浏览数:3616   最后更新:2011/05/14 11:50:17 by guest
[楼主] 阿提爸爸 2011-04-24 03:37:44


XYZ
谢墨凛个展 | Xie Molin Solo Exhibition


展览指导:孙冬冬 | Exhibition Director :Sun Dongdong

开幕式 | Opening:16:00 April 23.2011.

展览日期 | Exhibiting Time:2011.4.23 -2011.6.20

地点 | Venue:空间站Space Station
 
去年4月份纽约观念艺术家洛克西•潘(Roxy Paine)在上海举办了首个中国个展《机械制造》,其中包括了《浸渍画者》、由自动绘画机器"PMU"创作的绘画作品、由雕塑生产机器"SCUMAK二号"生产的雕塑等。
 
世界上很难容忍两个同一个艺术家,但是并不妨碍世界上出现更多的生产艺术的机器。洛克西其实也并不是唯一的使用机械生产的艺术家,最初级的算的上韦德·盖顿Wade Guyton的打印机了。在此次展览中个机器与艺术品这两者当中,艺术家似乎没有一个很明确的选择。究竟是机器更多一些还是生产的绘画更多一些。在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矛盾就是,既然是生产一个有意思的机器,但是最后生产的作品还是按照现有所谓抽象艺术的标准在制作一张绘画,那么如此机器且不和喷绘打印对现有艺术的模仿一样?所以机器的产生并未创作出一个有意思的体验。只是多了一种模仿的体验,从这一点看也许这些绘画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和手工干相比今天同时开幕的王光乐个展,或许那些在重复当中产生的偶然性会让人更亲切。当然这种亲切的偶然或许并不是艺术家追求的东西,那么从机械的极致来说,又该出于什么样的期待来看待呢?
 
这台有趣的机器,虽然解放了人的双手,但是并未解放人对艺术的意识。

-----------------------------------------------------------------
XYZ

文:孙冬冬

谢墨凛的自动绘画机与它制作的“视觉之物”之间是何种关系,或者说,这种关系应该在何种范畴之下进行表述才更为精确——这些来自外界的疑问暂时都被艺术家本人搁置在了一旁,因为对于谢墨凛来说,这些都是在他制造并开始使用机器以后的追问,而在这之前,如何制造出一台他设想中的机器才是他关注的全部问题。

在这个问题尚未成为问题的时候,谢墨凛的艺术实践同许多学艺青年一样,与个人的求学生涯交互在一起。无论是在国内的中央美术学院,还是在英国爱丁堡留学期间,谢墨凛的平面作品都有着强调艺术自律性的形式特征,从中既能看到他对于媒介材料的物质性所抱有的浓厚兴趣,也能发现一条他关于秩序感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视觉可能性的实践轨迹。虽然,无可否认这些作品多少携带着一股课堂作业般的气息和正趋流行的学院新做派,但对于谢墨凛现在的实践来说,一个稍长的前导过程业已澄清了他在语言形式上的美学态度,并且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切身体验到艺术与自然学科跨界交流所带来的启发,而这正是谢墨凛不止一次提到的制造自动绘画机器的原动力。

谢墨凛的自动绘画机器的灵感来自于他所使用过的刻字机。刻字机是目前广告装饰业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输出设备。用户首先通过安装在电脑中和刻字机匹配的图文编辑处理软件,输入所需的文字,并且设置好所需要的字体和字号,或者制作好所需要的矢量图形。在完成所需的刻制内容设计之后,用户通过电脑向刻字机发出指令,最为常见的刻制对像是即时贴。而艺术家一般使用刻字机是为了与平涂或喷绘技术相结合,以求在平面上获得一种极致的超平、硬边等视觉效果。谢墨凛当然不是第一个使用刻字机的艺术家,但他想到去改造它,这不是什么苹果落在头顶的灵光乍现,相反的它恰能对应着深埋在艺术史中有关媒介工具偶尔提及又时常忽略的伏笔——媒介技术的推进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

虽然,刻字机与自动绘画机器的工作原理相近,同属于XYZ三轴联动电脑输出设备,但完成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化,谢墨凛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其困难在于一方面受限于谢墨凛自身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的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合作缺少有效的途径,借用谢墨凛自己的说法,他制造自动绘画机器的过程显得很“山寨”。“山寨”在谢墨凛这里并不指向某种美学上的修辞,而是在暴露出他的先天不足,不仅是在形容局促的客观条件,也是在表述他在初始阶段持有的那种非科学式的思考模式,这也就决定了谢墨凛不得不阶段性的去实现他设想中的自动绘画机。目前这台最新的机器属于第二代,相比于前一代,它从直观上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工业机床,其实质性的突破表现在它可以自动制作弧线、塑造多样的空间关系以及拥有令人接受的工艺精度。但第二代机器仍是一台“半自动”机器,比如它并未安装自动的颜料出料控制系统,所以,颜料摆放在画布上的步骤还必须通过手工作业来完成。

第二代机器的完成使得谢墨凛对于自动绘画机的制造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而当谢墨凛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机器的制作之物的时候,他必然会遭遇到本文开始时的提问——他目前所进行的基于机器平台的实践到底是对其“机器”进行的某种质量评测,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实践。如果是后者,那么他的自动绘画机很可能被指认为一种另类的绘制工具,另一种人手的延伸。只是这样的疑问大多来自画廊的经营者,他们考虑问题的逻辑原点设定在到底要卖什么,是机器,还是机器出的“产品”,就像谢墨凛自嘲的那样,机器与他后续的实践之间成了“母鸡与蛋”的关系。有趣的是,谢墨凛的自嘲很容易联想到“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古老争辩。而如果将他的实践纳入到这一逻辑中加以追问,或许,之前的问题就变得不那么令人纠结。因为在面对这种“发生学”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更加留意其实践的整个过程,而这也是对谢墨凛的艺术实践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之处:自动绘画机以及基于这一平台的后续实践,实际上是谢墨凛对他之前视觉实验纯粹性的一次引申,其中包涵着对多样性的建构(物质层面),也有对精确性的诉求(表述层面),而当精度要求成为一种机械原理遵循的美学态度时,那么两者的关系就不应该再被割裂看待了。

在工作室,谢墨凛在机器的操作台面上铺好一幅画布,然后沿着它的边缘堆上厚厚的白颜料,再回到电脑前点击软件界面上的输出键,电机转动,XYZ三轴根据程序计算好的轨迹运行,锯齿刮板在颜料上划了一个“m”形。后来,这件作品被挂到展厅里,有观众发现每条弧线都很饱满,高度与间距又很平均,怀疑艺术家用了什么工具,当被告知这件作品是由机器制作的,观众表示很想看看这台机器。虽然,以上只是一种假设,但对于谢墨凛来说,他的这些零度质感的“视觉之物”如何让观众摆脱对于机器本身的好奇,才是他在未来实验中需要正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T: +86 10 59789671
W: www.space-station-art.com
E: spacestationart@163.com
地点:空间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Address: Space Station,NO.4 Jiuxianqiao Rd,798 Art Zone,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沙发:1楼] 阿提爸爸 2011-04-24 01:55:44







































[板凳:2楼] guest 2011-04-24 02:40:51
现在装饰成风啊!
[地板:3楼] guest 2011-04-24 05:38:50
没意思
[4楼] guest 2011-04-24 10:52:51
看了现场,好展览,喜欢
[5楼] guest 2011-04-24 12:52:27
这个和壁纸的区别在于它是用的油画颜料?
[6楼] guest 2011-04-24 16:23:20
玩自己玩得很认真,还是玩。
[7楼] guest 2011-04-24 18:41:38
流行型壁纸
[8楼] guest 2011-04-24 19:11:56
谢光乐
[9楼] guest 2011-04-25 02:18:52
有质量的展览。
被称为壁纸的,以后都会红!
[10楼] guest 2011-04-25 15:10:43
红你妹啊!!!!!!!!
[11楼] guest 2011-04-25 18:23:31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11-4-24 19:11:56发表的:
谢光乐...[/quote]

谢远苇
[12楼] guest 2011-04-26 10:24:30
红你妹啊!哈哈
[13楼] guest 2011-04-28 21:50:24
比现在市面上习惯以观念、场面为噱头的展览有看头
[14楼] guest 2011-04-28 22:02:56
楼上说的什么?看不懂?
[15楼] guest 2011-04-28 22:19:29
不错的展览
[16楼] guest 2011-04-30 12:11:42

[17楼] guest 2011-05-02 22:49:42



[18楼] guest 2011-05-18 13:33:15

红它妹,红它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