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览全球艺术大奖
发起人:小明的妈妈  回复数:3   浏览数:2644   最后更新:2006/02/26 11:52:25 by
[楼主] guest.. 2006-02-26 06:07:37
到处落户,到处开花


%B0.jpg>
















蔡勇



李景湖的作品制造了一种奇特的浪漫,这种浪漫掺杂着隐蔽的现实暴力与个人偏执。只要对这些作品的起源稍作探讨,一种本质上是我们都处于其中的现实困境便昭然若揭。不过,需要为此准备一点儿马克思主义头脑。


世界市场/工厂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现实。不难想象,正是资本的流向决定了人的生命流向,也正是资本的状况决定了现实生活中会发生什么。《鲜花》作品可以看作李景湖成长经历的自我写照:12岁随父母离开东莞小镇长安,把户口迁入深圳;30岁却又放弃了深圳的生活和工作,举家迁回长安 [ii]。李景湖至少亲历了两次外部环境的爆炸性增长,家庭成员的生存方案也一改再改。这种在变迁中往来迁徙的成长经历,今天在中国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经验。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李景湖用他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放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美景,而这种美景实际上是建立在个体生命的软弱无能和任由摆布的现实上。


世界市场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 [iii],世界市场正在抹除对宗族的浪漫想象。为了建成更迎合打工仔需求的“农民房”[iv],不得不拆除一栋栋祖辈留下来但却不实用的老屋。《数星星》这件作品使用瓦片,是李景湖自己家里拆除的老屋的瓦片。所有神圣的奇想都还原于冷酷的经济现实,故土成了新的交易。与历史和往事的联系正在迅速的消失,除了这些屋瓦的碎片,再没有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中。[v] 如果今天不得不在过去的浪漫情感和当前的现实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最有效地把握现实当然是明智之举。然而,这件作品,却是在这种冷酷的现实中,一次伤感的神圣发作。


马克思危言 “自由竞争”将带来荒唐的饥荒、普遍毁灭性的战争,使社会失去全部生活资料,到处都是一些零星出卖自己的人。劳动将变得越来越简单、枯燥,而越是令人讨厌和难以忍受的工作,报酬反而越少。从某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今天的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全球化现实。李景湖的《扫帚》设计的恰恰是对疯狂实用性竞争的反动,用于辛勤工作的劳动工具和一种乐器合二为一,用一种新的功能幻想替代旧的实用性状况,并向艺术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双重发问。在这里,人们有必要对实用性的竞争反思,毕竟,发明一把效率更高,扫得更干净的扫帚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在《风铃》作品中,同样显示出对统治生活的实用性竞争的反动。李景湖把一种人们用于自我管制的实用机器(闹钟)拆解,改造成使用自然动力无实用性的浪漫机器(风铃)。一个是闹钟的铃声,一个是风铃的声音。前者追求精确、紧张,后前追求的却是不确定、无所事事。作品中,将生活越拧越紧的发条终于松开了,争分夺秒追赶时间似乎变成有点可笑的事情。


没有人能估量出“我爱你”这三个字中隐藏了多少语言的暴力。现实中种种的家庭剧的由此而上演。《不要说出来》中,李景湖将一颗树的每片叶子剪成心形,这种近乎愤怒和粗暴的浪漫,是从内部对一种家庭语言的突然劫持。与那些构思精巧却软弱无力的创作不同,李景湖的作品中的野蛮多过所谓智慧,是对生活直接而真实的反应,这些作品以一种类似于生理反应的强烈冲动同时侵入艺术和生活的领域,在最细微但最令人难以忍受之处发挥着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脉冲式运动,正是在这种运动的反复中,激发出日常生活中潜在的革命性力量。


艺术创作,仍然是对生存现实的必要反思和行动。这个展览看似漫无目的地射出了一支箭。另一个人将会捡起这支箭,继续把它射向远方,终将射向一种 “没问题”的生活中最紧迫的问题。


2006-3-20





--------------------------------------------------------------------------------

本文标题出自《共产党宣言》中的描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原文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将“开发”改为“开花”,既出于对李景湖在鞋子里开花的《鲜花》作品的呼应,也因为“发”和“花”的白话发音相似。



[ii] 中国千强镇排第三的长安,2004年统计户籍人口3.5 万人,外来人口60多万人。



[iii] 《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破坏力的描述。



[iv]农民房是指广东本地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盖的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的楼房,政府规定不得超过七层。



[v]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描述。




到处落户,到处开花


蔡勇



李景湖的作品制造了一种奇特的浪漫,这种浪漫掺杂着隐蔽的现实暴力与个人偏执。只要对这些作品的起源稍作探讨,一种本质上是我们都处于其中的现实困境便昭然若揭。不过,需要为此准备一点儿马克思主义头脑。


世界市场/工厂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现实。不难想象,正是资本的流向决定了人的生命流向,也正是资本的状况决定了现实生活中会发生什么。《鲜花》作品可以看作李景湖成长经历的自我写照:12岁随父母离开东莞小镇长安,把户口迁入深圳;30岁却又放弃了深圳的生活和工作,举家迁回长安 [ii]。李景湖至少亲历了两次外部环境的爆炸性增长,家庭成员的生存方案也一改再改。这种在变迁中往来迁徙的成长经历,今天在中国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经验。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李景湖用他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放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美景,而这种美景实际上是建立在个体生命的软弱无能和任由摆布的现实上。


世界市场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 [iii],世界市场正在抹除对宗族的浪漫想象。为了建成更迎合打工仔需求的“农民房”[iv],不得不拆除一栋栋祖辈留下来但却不实用的老屋。《数星星》这件作品使用瓦片,是李景湖自己家里拆除的老屋的瓦片。所有神圣的奇想都还原于冷酷的经济现实,故土成了新的交易。与历史和往事的联系正在迅速的消失,除了这些屋瓦的碎片,再没有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中。[v] 如果今天不得不在过去的浪漫情感和当前的现实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最有效地把握现实当然是明智之举。然而,这件作品,却是在这种冷酷的现实中,一次伤感的神圣发作。


马克思危言 “自由竞争”将带来荒唐的饥荒、普遍毁灭性的战争,使社会失去全部生活资料,到处都是一些零星出卖自己的人。劳动将变得越来越简单、枯燥,而越是令人讨厌和难以忍受的工作,报酬反而越少。从某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今天的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全球化现实。李景湖的《扫帚》设计的恰恰是对疯狂实用性竞争的反动,用于辛勤工作的劳动工具和一种乐器合二为一,用一种新的功能幻想替代旧的实用性状况,并向艺术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双重发问。在这里,人们有必要对实用性的竞争反思,毕竟,发明一把效率更高,扫得更干净的扫帚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在《风铃》作品中,同样显示出对统治生活的实用性竞争的反动。李景湖把一种人们用于自我管制的实用机器(闹钟)拆解,改造成使用自然动力无实用性的浪漫机器(风铃)。一个是闹钟的铃声,一个是风铃的声音。前者追求精确、紧张,后前追求的却是不确定、无所事事。作品中,将生活越拧越紧的发条终于松开了,争分夺秒追赶时间似乎变成有点可笑的事情。


没有人能估量出“我爱你”这三个字中隐藏了多少语言的暴力。现实中种种的家庭剧的由此而上演。《不要说出来》中,李景湖将一颗树的每片叶子剪成心形,这种近乎愤怒和粗暴的浪漫,是从内部对一种家庭语言的突然劫持。与那些构思精巧却软弱无力的创作不同,李景湖的作品中的野蛮多过所谓智慧,是对生活直接而真实的反应,这些作品以一种类似于生理反应的强烈冲动同时侵入艺术和生活的领域,在最细微但最令人难以忍受之处发挥着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脉冲式运动,正是在这种运动的反复中,激发出日常生活中潜在的革命性力量。


艺术创作,仍然是对生存现实的必要反思和行动。这个展览看似漫无目的地射出了一支箭。另一个人将会捡起这支箭,继续把它射向远方,终将射向一种 “没问题”的生活中最紧迫的问题。


2006-3-20





--------------------------------------------------------------------------------

本文标题出自《共产党宣言》中的描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原文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将“开发”改为“开花”,既出于对李景湖在鞋子里开花的《鲜花》作品的呼应,也因为“发”和“花”的白话发音相似。



[ii] 中国千强镇排第三的长安,2004年统计户籍人口3.5 万人,外来人口60多万人。



[iii] 《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破坏力的描述。



[iv]农民房是指广东本地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盖的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的楼房,政府规定不得超过七层。



[v]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描述。









到处落户,到处开花



蔡勇





李景湖的作品制造了一种奇特的浪漫,这种浪漫掺杂着隐蔽的现实暴力与个人偏执。只要对这些作品的起源稍作探讨,一种本质上是我们都处于其中的现实困境便昭然若揭。不过,需要为此准备一点儿马克思主义头脑。



世界市场/工厂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现实。不难想象,
[沙发:1楼] 职业顶贴帅哥 2006-07-16 13:58:47
 
我是职业顶贴的帅哥! 大家伙儿都很喜欢我! 我们的理想是————消灭O回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