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杠杆”与当代性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372   最后更新:2011/09/07 10:30:54 by clclcl
[楼主] babyqueen 2011-09-07 10:30:54
来源:白宗晋的艺术空间

这也是一篇短文,短文能交代就好,主要针对台湾状况而写。这篇不是谈论艺术本身,而是谈论艺术在世界如何展现并发展自己的方法。文虽短,但其实都是长年思考的清晰化结果。照例还是先把我方法简单列一下,这里我参考儒家四端原理以及以人体为模型,以结构与解构方法来思考与表达:

首先花点力气延伸谈点远一点的艺术市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商人或收藏家常常选择直接面对作品而不去理会那些作品论述,说穿了是大多数人长期没信心的内化了的反应。因为当代艺术百年来没有论述能超越过西方。也无能以西方为本站在巨人肩膀上。「学术(谈论)、体制、商业(资本流动)、再加上创造」,这是这里我提出的四端,或者说是艺术发展的四端,是艺术如何在世界展现自己的方法。其中创造是学术、体制、商业三者都必须具备的东西,创造是智慧表现,是开拓源头与动力,是让学术不死化、体制不僵化、商业能不落套路的东西。结构地说:体制如骨架、商业如气血、学术如肉身。创造则是其整体的新陈代谢力。或问:艺术在哪?艺术只是那看不到的魂魄。

体制架构是整个人站立像个人的骨架,这大体上体现于政府政策、法规、教育、方法。骨架好气血能行顺,气血好,骨质壮壮,肉身焕发,人不猥琐。气血不通处不是营养不够就是姿势不良,骨架姿势不好调骨架,让气血通一点,姿势不良就一直调整松开僵硬成型的骨架姿势,先是暖身微调运动,然后才迈开大运动或者不做大运动都可,看是重病或轻病,而有时是看个人兴趣。微血管因此四处充血循环刺激末端,大力呼吸流汗消耗能量后适量休息,随之食欲就来了,身体就会有一段小小健康期降临。在此创意是那个动起来的东西,是离开目前姿势的方法,常以解构的姿态开始。骨骼再弱也要先发动起来制造启动,肉身要显起来,不能在别人的阴影笼罩下如鬼魅般存在地运动。姿态要先离开病床,骨架动起来就离开了。肉身喊一下就能充血到脸庞。

台湾收藏家长期没跟本指标可参考,有人跟着拍卖目录走,有人跟着信任的画廊走,有人自己炒作,有人凭直觉走,就是没人敢靠台湾学术走。于是画廊派跟学术派艺术家分得很远。为何如此?因为学术长期不过是安于翻译腔调的东西。收藏者怎会相信你比西方原著强?于是学者翻阅一堆书费力写下的东西对收藏者成了废言,因为那些书其实都不够新,最新的理论书现在还在西方理论家脑里酝酿而已,等你读到时已经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了。当理论从思变成书时,大约就是作者离开该理论往下一步走的时候。所以画商与收藏家不会信任这样一种伸手拿本书来的「拿来主义」生产的东西,理论在展场上成为一种文字装扮,画商也不过是深信文字只是装扮的必要,他们无法辨认这些文字基础在哪里,他们委托专家写手但无法赋予信任。而老收藏家选择相信画商,整个环节是如此环环相扣。我们画商勉强地让血继续流动在这莫明的肉身里,肉身则去向不明。

在台湾炒作其实是辛苦的,市场小,你炒作别人未必愿意帮你加价买账,于是价格快速撞顶,无人接手、后继无力。照理说艺术品价格上是奢侈品,但文化上又是潜在历史定位的文物。在市场上正是因为其历史文物潜力而有高价格表现,在文化水平升级上又是人民必需品,在还没蓬勃阶段是要以导流助流来帮助流通性。资本如水,如气血意在流通,流不动的位置常常就是病痛所在。

市场要扩大并不容易。外国人不会来买他们原创理论的二手山寨产品,就算买一点也是因为市场的比价效应而已。于是我们就只能玩自己的内销型市场游戏,最新型3A级山寨产品能卖多高价?所谓台湾艺术「先行者」只不过是「先抄袭者」不是吗?我们几乎一直在等肉身的全然显现等到泣血。何时五官清晰可辨、气血通畅、声音明确、眼神炯炯、步伐稳健,然后才会有自己的名字告诉世人。想想,胚胎总是气血先行、而骨架柔软、五官不清的,我们几乎是还在怀胎阶段而已。想象一下我们优先于世界艺术市场发动而非落后的愿景是需要怎样的基础呢?就往那里把基础建设动起来。

不太想说太多商人炒作手法如何如何,这于事无补,而且不是说过气血先行了吗?这里试图引导思考动能所在,官方法规体制税金等细节非我所专没研究,体制中教育也在其它文章说过,这里只能是以身体当模块的说法来做原理说明。四端都有一根绳子,商人抓一端,政府抓一端,理论学者抓一端,大家的创意动能一起抓第四端。

不是「艺评难为」(日前有人在台湾的艺术杂志写了篇「艺评难为」),是整个人体猥琐难为。这时候要骨肉气血都要动起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