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之镜 - 汤大尧油画个展
发起人:华·美术馆  回复数:0   浏览数:2530   最后更新:2011/09/22 14:19:51 by 华·美术馆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1-09-22 14:19:51
作者:Claire Breukel(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1年,印度的当代艺术正式从“发展中国家”的级别转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级别。除印度以外,墨西哥、南非、泰国、土耳其、菲律宾、巴西以及中国也在此之列。作为对这种发展水平增长的致敬,印度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国家馆,展览的名字十分符合适宜:“每人都同意:是时候爆发了(Everyone Agrees: It’s About to Explode)”

此前,除了国际知名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出生于孟买,后来去了伦敦留学,至今仍生活并工作于伦敦)外,印度的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名声。与印度的电影工业不同,印度的当代艺术还有待在国际上获得开创性的赞誉。



策展人Meenakshi Thirukode

“围绕印度当代艺术市场产生的焦点及对其的看法就像是一种投资一样——它和中国一道成为了一个“新兴”艺术市场,”策展人Meenakshi Thirukode说。Thirukode出生于印度,在2006年时去纽约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后来留在了纽约发展。在解释她离开印度的原因时,她说:“我很想了解纽约在各种领域和环境中面临挑战、进行磋商的特征,通过它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偏见来看到印度艺术的发展。”也许部分偏见来源于印度在经济方面的挑战。美国CIA在描述印度长期的经济阻碍时说,“普遍的贫穷,贫乏的物质与社会基础设施,受限的非农业就业机会,不充分的基础与高等教育机会,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这些问题表明了印度在艺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相对薄弱,对印度这个“新兴”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来说也许会起到反作用。但这与新德里与孟买有利可图的商业艺术市场相矛盾——它们迎合着一批高收入的客户,对“今年印度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样的观点并不放在心上。



威尼斯双年展印度馆展览

Thirukode对那些在全球艺术市场上可能不被认同的艺术形式很感兴趣。她说:“来到纽约,我了解到美国或是欧洲之外的艺术是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被感知的。我认为印度的当代艺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印度馆的策展人Ranjit Hoskote似乎很同意Thirukode的观点,他策划的展览脱离了新德里与孟买的艺术市场,选择了一些在国际艺术界中更“非传统的”艺术家,例如Zarina Hashmi、Praneet Soi等。这对于首次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印度来说是一个很勇敢的决定,也许还能彻底改造印度当前受市场驱动的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