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是中国崛起的受益者
发起人:zhangchi2688  回复数:1   浏览数:2068   最后更新:2011/12/26 19:18:20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1-12-22 10:31:26
作者:张凡 来源:雅昌艺术网


图为论坛现场,(左至右)策展人:王小鲁,导演王小帅、导演张元

2011年12月18日下午,“微影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本届影展主题是《野生——2000年后中国电影新状态》,自开幕日起至本月23日多部“微电影”在央美美术馆和北京大学同时上映。本次影展的主要内容是面对第六代导演之后、也就是2000年后开始进行创作的独立剧情片导演作品进行展示,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放映、讲座和交流。届时韩杰、王笠人、彭韬、赵晔等新一代导演将与观众进行讲座,倾诉他们的理想和对于中国电影环境的感受。

  中央美院首推“微影展”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与打造的“微影展”首次开展。“微影展”展示的影片并不等同于当今流行的微电影,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电影展,它没有了比较固定的时间约定和规模限制,以对某时间段内的电影作品或者某类型的电影作品打包整合,在一些小型放映场所、美术馆、高校等场地集中放映,并且每次放映都有明确的主题,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据了解,国外美术馆很多都设有专门的电影部,而且电影已成为其一个重要艺术门类,但国内在该领域才刚刚起步。

  微影展是《电影现场》编辑部的学术活动之一,它和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本期微影展的主题为《野生——2000年后中国电影新状态(上)》,不过因为年底的原因,本期展仅展示了7位重要导演,明年将继续展示邹鹏、宁浩等人的作品。策展人王小鲁希望经过几期展示之后,能够体现新一代导演的相对全面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也是“野生代”电影人对于自己心声的倾诉。

  王小帅张元现身“微影展”论坛

  活动当天,论坛邀请了第六代导演王小帅与张元对话,并与现场的同学互动,论坛命名为“廿年一梦”,是因为两位导演自1990年合作拍摄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妈妈》开始,已经经历了20年的时间。开幕式上,王小帅、张元(微博)和观众进行了座谈,在回忆自己的独立制作经验同时,也表示如今的商业环境让坚持自由表达的年轻电影人变得更难。王小帅最近完成了带有自传色彩的《我十一》,他透露,影片将于明年3月率先在法国上映,张元今年也拍摄了最新电影《有种》,谈到上映计划,他面露难色:“这是近年来最满意的作品,我也希望观众能尽快看到。”

  关于微电影,张元认为,微电影是青年导演成功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机会,像《老男孩》就是很成功的案例。因为网络上的电影审查和电影局的审查标准也不太一样,所以这是年轻导演们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张小帅则认为:“微电影是当下一种很好的模式,有点像游击队的意思,船小好调头,很具有灵活性。”张小帅则表示:“我对独立电影的初次理解来自于一部叫做《出租车司机》的电影,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因为这部电影是独立于美国的八大公司而拍摄的,它可以有更自由的表达,它推翻了好莱坞一种固定的模式。”

“微影展”展映7位青年导演作品

  本次影展的主题为《野生2000年后中国电影新状态》,将集中展映国内7位青年导演的作品:《草芥》、《嫦娥》、《八卦》、《好猫》、《牛皮》、《寒假》、《老狗》、《血蝉》、《hello!树先生》、《光南的栗子》、《观音山》、《香火》。它以放映、演讲和交流为一个学术单元。希望前来的导演都能做一个关于电影自传的讲座。希望这是对新电影生态的相对集中的展示,让2000年后中国青年电影人表达他遭遇的电影环境(资金的、制度的)与自我成长的历程。这种密集的呈现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加深理解电影文化和自我理解的材料。它不是一种学术结果的宣布,而是只是一个启发,并希望它提供一个对话现场和思考的机会。

  策展人王小鲁用“野生”这个词来为这一拨新导演中独立性比较强的创作群体进行概括和命名。并且对这些导演进行了展示,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放映、讲座和交流。届时韩杰、王笠人、彭韬、赵晔等新一代导演将与观众进行讲座,倾诉他们的理想和对于中国电影环境的感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