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工作室 办公空间招租
发起人:bjyhd  回复数:1   浏览数:1888   最后更新:2012/09/28 20:26:16 by guest
[楼主] 乐以忘忧 2012-09-08 12:12:41

陈光:“艺术作品是不存在的”

 

 

受访者:陈光(以下简称陈),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采访者:李溶基(以下简称李),1969年生于韩国汉城,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史论系,韩国艺术杂志撰稿人。自由作家。

访谈时间:2012726

访谈地点:北京

录音整理:陆颖

 

李: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次在日本东京做的作品吗?

陈:其实,去日本参加的展览,我没有带去任何常规意义的作品,比如:作品材料、照片、录象、装置、绘画等。当然,因为没有常规展览上的现成作品,有关作品的运输托运和组装等一系列麻烦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很轻松。

 

 

李:原来是这样。是要在现场做作品吗?

陈:在现场实施和不在现场实施作品,道理是同样的,没有本质区别,关键是内核能否发生变动。我带去的只是一个观点,不同于要实现一个方案,没有草图也没有实施细则,只是和许多人一起印证和体会这个观点;一切等待在现场发生,在现场它也许是这样的或是那样的,就象现实本身一样是流动的、不固定的。展览地点在市文化中心,有小剧场、音乐厅、舞蹈、表演厅等多功能文化发展场所。展览方为我准备了一个椭圆形的小剧场,大概能容纳200人左右。前来观看我作品的人都是文化中心在网上发布的消息邀请而来的,有记者、诗人、艺术家、普通工作者、大学生等,按我的意思,文化中心没有提前把我要做的作品的具体内容公布出来。他们大概以为可以看到我的绘画、图片、录象、或行为表演的,没想到是个空空的展场,他们可能会感到有点不适应。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A4纸,上面写着五条我作品实施的规则,是中文译成英文,又英文译成日文的,规则是邀请大家来一起聊天,聊仕么呢?一些关于社会和个人情感的议题,比如:环境、能源、危机、核扩散、政治、文化、食品安全、事故、灾难、情感、隐私、性等广泛议题,当然,话题是开放的,自己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多人一起聊,俩人一起聊;只是在聊天时候不要座下来,是在走动时进行的。就这样,参与者走动着在椭圆形剧场中聊了有一个小时左右。其实,只有在实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便走动便聊天并不容易,有强烈的不适应感,甚至会无从入手!思维短路,话题常常会被身体的不断变动所扰乱!有一种自己脱离了正常世界秩序的感觉。而且,参与者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有用中文,也有用日文、英文的,如此五花八门的交流真是让感官世界进入到了轻度不适的状态。

 

 

李:是你自己提前设定了这样的假想状态,要人在非常态的身体和语言时进入情景,有反逻辑和控制秩序的意思,是在质问文化秩序吗?

陈:这是不是就上升到对作品的实验层面了?我是在试想采用一种柔软的无法触摸的方式,进入我想象的秩序中。谈论的内容是基于现实的种种,但我又想让人在走动时的身体体验中使话题脱离开现实;无色、无味,可感又无法触摸到的情景之中。虚设一种人和人、和世界、和社会、和传统共处的关系。

在规则中还有一个,就是我自己不做任何关于这次作品的影象和图片记录,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拍摄录象和图片,拍摄者即是创作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今后我会用收藏购买的方式,从观众拍摄的作品中,挑选我认为符合我意图的作品,和作者本人签定购买合同书。日后发表在媒体和在展览中采纳的影像也是以此为标准。

 

 

李:这样会是颠覆文化艺术市场的基本收购和创作的规则,事实若如此,则无法对创作者和一般人的劳动价值进行正确评价和区别?而相应的价值体系也混乱了?

陈:啊!对,我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观众和一般人也是创作者,她们可能真的不会比专业人拍的差!但,这并不重要;我要的结果是在质疑一种专业性,有些专业性已经不适应新型的文化要求了。因为有太多的僵固的模式存在,当代艺术总体上和社会、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发生脱节,使得艺术和大众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弱,距离越来越远。

 另外,我要求每个参与对话的人,有时间的话,把这次对话的内容写出来,通过E-mail发送给我,这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这也可称为作品中现场之外的现场。在场者和她真实世界的在场身份发生关联与冲撞。这些文字和对话会印证一个真实和虚幻,梦想和现实纠缠的世界。

 我回到北京后这几天,并没有人把图象和文字对话发来给我,我忽然意识到,我曾经做过的作品其实是不存在的,假如,今后一直没有人把我所需的资料寄来,那作品是真的是不存在的了!它仅仅一度在我的意念中停留过,只是失去了一种虚假的“证据”的存在而已。

 这样的意外结果;恰好符合我对作品结果的设想——“艺术作品是不存在的”。只是它的内核是作为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和人、和社会建立的联系,是作品的结构语言形态辐射出的信息和存在的世界发生着关系。

 

 

李:全球化的文明与政治,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物体,不断遭遇区域政治和文化的冲突,传统的实践经验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艺术是批判性的功能,还是在建造本体语境?

陈:进行中的文化仅仅停留在纠错上是不全备的,它应该是超越人类的自我认知的范围所做的努力。它不在对与错之间,事实往往是,对的很可能没有现实意义的,而错误的却支撑着我们文明的基础。万物都处在严密的组织结构里,周而复止地运行,我们只是在探讨中接近它,只有当它的局部细胞发生病变死亡时,我们才会被吸纳进去,而且迅速地消亡。

 

 

李:我设想你作品里的方法,艺术家的努力也在此。你作品的每个接点都是往反方向逆行,最终作品的结果也是不能看到的,中国的道家和印度的佛学思想,是可以称为你的方法依据吗?西方思想哲学的方法论和东方的哲学论彼此间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在为此作论证吗?

陈:方法是在找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方的思想方法是互相融汇的,东亚社会面对的焦点问题和西方是一样的,环境污染、新移民、食品安全、政治交易、能源危机、文化融合等都会使这个世界急速地驶向单一化。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的急流中会不停地回望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即使如此,我们也一定会改变自己的面目。

 

 

 

[沙发:1楼] guest 2012-09-09 15:29:14
A201281-A201273之報告/紀錄

時間:

我為陳光的Artist Statement做翻譯時我問他, 「A201273」, 是否與2012年7月13日有關, 他給我一個不置可否的答案, 說, 可以有關係, 也可以沒有關係, 我知道我不會在他身上得到「認真」的答覆, 因此我縱容地說「可以, 可以」, 就沒有追問下去。

時間:

一個多月後, 此間,要為參與過陳光的行為藝術作品寫報告。時間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生次初, 滅之初, 事情發生與幻滅幾乎同時發生, 要覆述已發生的事, 事情的寄存體是什麼, 是所謂永恆的時間嗎? 時空是虛置的, 我甚至不知道那個時空, 那個時空的自己, 那個時空的人們是否確切真實存在過,現在僅有的都不過是稀疏的氣味與印象, 帶著半透明的質感, 浮游在A201273。

而在A201273發生的, 都是在被設定的處境下發生, 使得經驗加失真, 於A201273。

命題:

我被置於在困密的空間裡遵守規則, 未來得及認清自己是被規範, 未來得及認清自己是有自由選擇不參與的時候, 我已置身在那個場域當中。

陳光開始跟我聊天, 邊走邊聊, 他的步伐和語氣都很輕鬆, 但我卻很不自在, 不個如何是好, 大概因為這場討論發生得太煞有介事。

陳光問我想討論什麼題目, 我說不如說身體與性, 其實我是想與他延續人體寫生模特兒與畫家的關係的討論。但是, 他把題目收編為個人身體自治與政治的討論, 他的命題清晰嚴謹, 他的論述有條不紊, 合乎邏輯推理, 我感受到, 只是感到, 但無法進入他的語言系統, 用語言去釐清概念重來都不是我的強項,陳光好像可以說著, 走著, 不慌不忙, 氣定神閒地說到什麼資源問題, 政治, 國家之存在與否/應否的問題, 人於國家裡存在位置…我感覺到他是說得很有條理的, 但對不起, 我真是沒有仔細去聽, 沒有用心去聽懂, 邊走邊走, 在狹小的空間內, 我跟著他走著走著, 頭昏作悶的感覺, 身體反應之切身可以已掩過所有理性。作悶感是這樣拙拙逼人, 我再也無法付出我的愛心, 和多餘的精力去聽他的普通話, 我的第二語言。

在困密的空間中游走著, 我無法集中討論, 當陳光拿照相機去拍周圍的人的時候, 進一步令我失焦, 雖然我知道他真是在聽。

A201281 身體:

回港後一整個8月在忙的都是一些探討身體議題的藝術計劃。其中一個是人體現場寫生秀, 我與另一位人體寫生模特兒搞了一個由模式兒主導的人體寫生環節,
一改慣常在畫室裡的作畫形式, 這次作畫不是主角, 而是身體, 我們嘗試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讓人去從新經驗一次舒服自然的身體, 媽的, 突然有作畫者在過程中拍照, 要知道在香港, 在人體寫生過程中不可拍照幾乎已經是不需要再另加提醒的行規。

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我並不介意我的裸照公開曝光, 即使我的裸照曝露人前, 我也不會感到羞恥, 這不過是我的身體沒有什麼。但我真的介意, 有說不出的委屈與憤怒,到底我在介意什麼?

後來, 我搞清楚一點我介意其實是當我的身體經已全心全意進入冥想狀態時, 他的快門聲是粗暴的打擾, 當快門帶著捕捉「當下」的用意時, 「當下」的意指已經不夠粹純。

面對由謊言堆砌的大政治, 我們期望保守的不過是個人小小的純粹性, 我們渴望的不過是純粹真摯的交流, 回歸最原本的我們, 沒有身份, 也沒有階級的角力, 只想保守我們誠實的身體。

事後, 作為人體現場寫生秀的主辦單位, 我向所有參加者宣佈, 包括我們主辦單位在內, 將不會保留一切人體現場寫生秀的照片紀錄, 日後再舉辦的人體現場寫生秀將不會設有所謂主辦單位特許的攝影師。

A201281 身體:

最近的香港, 很失常, 8號風球的晚上10時在工廠大廈裡演出的身體實驗劇場竟然可以有觀眾; 一向小眾的人體寫生活動竟然場場爆滿, 還有報了名的願意輪候後補名額。大型連鎖超市百佳惠康開始有組織地發快將過期的食物給窮人…

又有一天, 兩個好辯的男生問我為何要吃素? 如果為環保, 為何不叫停美國石油生產, 為何不叫停私人飛機, 為何不…. 我說, 你們說的我都知道, 我甚至知道歐洲社會科學家已經發表論文指出我們的科技已經足夠應付超低成本中央垃圾分類, 實在用不著我們以小氣地回收一個半個汽水瓶, 但我依然回去回收一個瓶, 依然會吃素, 因為這不‘Practical’但‘Ethical’, (這不是實用的而是倫理的)。

在現場身體寫生秀發生的同一晚, 港人佔領了政府總部, 三個中學生開始絕食, 為的是反對強制洗腦式國民及德育教育科。

我跟朋友說, 最近的香港是否「瘋」了? 無他的, 看「愛國」、「核心價值」、「領導班子」…當辭彙都給我們用壞的時候, 我們怎能不回歸我們的身體?

A201273

很多人說陳光的作品, 他們看不懂, 不明所以, 的確, 如果要我用一個形容詞總結他的作品, 我會說, 沒什麼, 就是怪。

也尼說這種怪的可以反映現在中國的社會氛圍, 要刻意經營才有認真討論, 討論過程人們不斷游走無法全心思考, 還有相機鏡頭, 置於困密的空間裡, 關於觀看、被觀看; 擁有、被擁有的之間的角力…

於作品本身, 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但作為討論身體、性與政治一命題的報告, 我沒有什關於國家的, 政治的可以覆述, 唯有那刻的昏眩作悶感纏擾依然, 這感覺, 比在回憶幻象裡存在的所謂時間, 比在鏡頭下才真正存在的國家更真實。
[板凳:2楼] guest 2012-09-12 22:30:23
艺术仅是在给观众玩游戏啊,那么你会离这个社会更远.艺术也是种政治.仅此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