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植于内心的焦虑 ——关于张小涛艺术的问题意识
发起人:复印机  回复数:9   浏览数:2566   最后更新:2006/11/30 09:15:16 by
[楼主] 一线天 2006-11-28 19:12:19
[url]http://diy.sina.com.cn/cgi-bin/picDiy/diysimple1.cgi


无产阶级灿烂的笑容
容止

在一幅《20岁的肖像标本•1974vs2004》中,艺术家李路明的意图很明显:让1974年的健康笑容 pk 2004年的颓废面容,其实结果在他的画作尚未动笔前早已分出输赢:1974以无产阶级灿烂笑容的绝对优势胜出!2004以其资产阶级腐化堕落的面容惨败!但是这种结果只是画家自己事先的一种规定,不是读者从中理性解读出来的。
  两个肖像“标本”各自对各自的时代保留的是什么,过滤掉的又是什么?她们打破时空界限之后的“共现”能够说明什么呢?与画家的初衷是否相合呢?
  1974年是典型的极权主义时代,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苦程度只要是经历过的人都感同身受,那可是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但即使面对那么苦难的生活人们也会尽力从中找到一番快乐,这是人生存的本能,所以面对镜头现出灿烂的笑容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儿。1974的标本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她身上的装扮(军装,这在那个年代属于奢侈品,是有身份的象征,因为只有高干子弟才有那种行头)有可能是为了照相去跟别人借来的,也有可能是某次演出卸装之前的留影。如果姑娘着的就是自己的衣服,那么她十有八九属于高干家的“公主”。甭管标本的身份如何,从她脸上的笑容我们既不能看出那个时代多么好,也无从推断出那个时代多么坏,也就是说这个标本的出场其实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2004年已是后极权主义时代了。由于后极权时代经济是开放的,随之会带来与政治专制相矛盾的系列社会问题。在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国民的管理(统治)方面,2004年代延续的依然是党化教育,“人”的理念在社会中仍然是零,“人”的教育仍然是空位。教科书里贩卖的东西与现实严重不符,不再相信被灌输的那些假大空之后灵魂无安放之处,青春于是徘徊啊迷离啊郁闷啊,走得远的就是堕落。2004标本也应该正是此种状况的写照。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相系,画家的意图似乎也是哀叹年轻人的虚无,但他找到的病根却是因为远离了文革的那种精神乌托邦。
  恰恰相反,导致2004标本萎靡不振不是因为远离了文革,而是离文革还太近,不是由于开放得太过,而是很多方面还没开放,还没有真正摆脱文革思维与文革理念。
  两个标本共现并没有出现画家期望达到的效果。由此看出画家最初的绘画逻辑是幼稚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