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历史:巴基斯坦艺术家Huma Bhabha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391   最后更新:2013/03/27 10:31:12 by 陆小果
[楼主] clclcl 2013-03-27 10:31:12

来源:艺讯中国



越南裔丹麦艺术家傅丹(Danh Vo)去年底荣膺Hugo Boss奖,按照这一大奖惯例,他的个展“I M U U R 2”日前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亮相。

傅丹的作品常探索个人经验与公共记忆的交织,熟悉的现成物之下隐藏着重重内涵与记忆。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与纽约华裔艺术家Martin Wong(1946-1999)紧密相连,标题“I M U U R 2”也出自这位已故艺术家曾用在自己名片和印章上的语句。Martin Wong是1980年代纽约东村艺术圈中一位风格独特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描绘纽约下城东区的颓废街景,1978年至1994年在曼哈顿的年岁是他创作的重要时期,后因感染艾滋病,他迁回旧金山并于1999年病逝于那里。

尽管从未与Martin Wong相见过,傅丹对其作品与生平的兴趣由来已久,跟随自己的创作旅行于世界各地的傅丹在纽约得以对此做了仔细调研,还与Martin Wong在旧金山的母亲结下友谊,后者在自己儿子幼年时期就开始一起搜集各式物品,这个项目在Martin生命中最后五年的旧金山岁月里达到巅峰,这份五花八门的收藏蕴藏着他对于理解自己周遭文化环境的某种囫囵吞枣、集大成式的渴望。大部分物件都属于生机勃勃的纪念品,也包含有Martin对美国大众文化主题的兴趣,1999年他去世时,这些收藏品已经堆满了几乎房里的各个角落,后为其母仔细保管。

在这位母亲的帮助下,傅丹借得了这份私藏中的一部分书法、古董、纪念品和画作原件,它们构成了目前古根海姆美术馆个展的主体。“这个展览或许更说是两位艺术家的一次合作。”策展人Katherine Brinson如是言。“这一举动阐明了两位艺术家之间的某种类似,让他们的个人创作过程经由超越了实际历史的创造性交流融为一体,这也挑战了署名性艺术作品的传统概念。”

在纽约之后,傅丹将前往巴黎,在那里准备他在巴黎市立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展览;威尼斯双年展也将出现他的身影和创作。这位“流浪着”创作的艺术家暂时还没有停下脚步的计划。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傅丹个展“I M U U R 2”将持续至5月27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