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的现状与前瞻:张献民曹恺谈独立电影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1   浏览数:2080   最后更新:2013/07/18 00:39:36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3-07-17 12:17:48

文/翁笑雨|来自: 艺术时代


当态度成为形式成为态度:复原-重制-复兴-反叛
展览日期:2012年9月3日—12月1日
展览地点:旧金山沃迪斯当代艺术中心

《归来—双空间绳索雕塑(gr 2 sp 60)》局部


当提及“续集”、“续篇”(sequel)的概念,人们很快便会联想到电影、电视剧集的续篇,或者有时也会涉及文学和音乐领域等。而在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也会对某件艺术作品进行再阐释,这种阐释往往被归类于挪用的概念中。当展览策划开始不断注入创造力的元素,许多策展人开始把展览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工作。 晏思·霍夫曼(Jens Hoffmann)当然是这类策展人中的代表人物,而“续篇”的概念也被他采纳,作为展览创新的观念之一,他所延续的正是哈罗德·泽曼(Harald Szeemann)1969年的里程碑式的展览《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根据霍夫曼的阐释,“续篇”的概念是首次在展览策划领域被应用。泽曼1969年的展览在学术界的研究讨论是高强度的,尤其是近年来,当展览史逐渐进入艺术史的主流研究领域,以《态度》展为主题的著作、研究、书籍层出不穷,但却还没有一个以其为讨论中心的展览。而对此展览做一个“续篇”不仅弥补了这个空缺,更以一种视觉的方式,从艺术本体来对历史性《态度》展进行研究。展览即去年在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沃迪斯当代艺术中心(CCA Watti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s)展出之后,于今年年初巡展至底特律当代艺术中心。
正如每个“续篇”都需要以原版中的某个“卖点”出发来激发观众兴趣,霍夫曼的展览在多个方面对原展进行的引介以更新观众的记忆:首先是展览的题目从1969年《当态度成为形式》到2012年的《当态度成为形式成为态度》(When Attitudes Became Form Become Attitudes);在展览的布局上,新态度展在空间的入口摆放了展览1969年在伯尔尼美术馆陈列时原比例缩小的专业模型,不仅呈现了建筑空间,连每件艺术作品也有了缩小版。在模型旁边的显示屏里播放的是当年瑞士电视台采访艺术家和策展人的纪录片片断,还同时陈列了记录当年布展期间的历史照片以及原展览的画册等。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新展览的画册,也在形式上模仿了原展览的画册,每页都是松动的,用金属的夹子装订成册。至于展览的内容,霍夫曼更多地是以他对1969年展览的一些质疑为出发点,比如泽曼“走马观花”选择艺术家的方式,比如带有沙文主义倾向的艺术家名单(当年只有3位女性艺术家参展),还比如当时完全没有非西方艺术家参展等等。于是,新《态度》展尝试在“续篇”中注入这些可以说是过去40年艺术界中发展出来的新论述,展览的副标题“复原-重制-复兴-反叛”正反映出这些想法。另一方面,泽曼的《态度》展在很大一个层面上是以呈现当年艺术界的“新趋势”为中心的,展出的作品涉及了很多不同的流派,比如行为艺术、后极少主义、大地艺术和贫穷艺术等等,其重点还是在观念艺术上。而在霍夫曼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观念艺术在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中有复兴的势头,而新《态度》展所选择的82位艺术家的实践便受到了老一辈观念艺术家的很多影响,体现出一种使用观念艺术手段和当下论述话题结合的创作方式。

1969年《态度》展历史图片,photo by Harry Shunk and Janos Kender. © Roy Lichetenstein Foundation


在视觉呈现上来看,众多作品的确与历史作品遥相呼应,比如美国艺术家汉克·威里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 蜿蜒延伸整个2楼展厅的绳索雕塑《归来—双空间绳索雕塑(gr 2 sp 60)》(Two Space rope sculpture (gr 2 sp 60) – Redux)便是对贝瑞·弗拉纳根(Barry Flanagan)1967年的作品《双空间绳索雕塑(gr 2 sp 60)》(Two Space rope sculpture (gr 2 sp 60))的重新阐释,唯一不同的是,托马斯在绳索的末端打了一个结,象征着40年来这段美术史的终结或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图4-6]。而哥伦比亚艺术家尼古拉·巴里斯 (Nicolás Paris)的作品《平行对话或电话的艺术( 继瓦尔特· 德·玛利亚之后)》(2012)(Parallel Conversations, or Art by Telephone (after Walter De Maria) )则是对德·玛利亚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电话的艺术》(Art by Telephone)更直接的使用。巴里斯利用了一个外形相似的电话,也像德·玛利亚当年一样,在电话旁留下了一个便条,提示如果电话铃响了,观众可以接电话,艺术家会在另一头与其通话,由此来与观众产生互动[图7-8]。

展览中展出的1969《态度》展模型局部


采用类似策略的作品在展览中还有很多,但是疑问也同时浮现。这些作品或许的确达到了霍夫曼所期望的对历史的“复原”、“重制”与“复兴”,但却缺少了些许“反叛”精神。与泽曼当年嘈杂混乱充满激情的《态度》展现场相比,新的《态度》展显得如此整洁、有序,甚至精良优雅得让人感到过于安全,很难与反叛的姿态联系起来。尽管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霍夫曼根据展览如今在旧金山的语境,将当年印在画册封面上英、德、法、西班牙语的展览标题替换成了英、法、西班牙语和中文,包括展览的一些标签上也注有了中文,以暗示新的观众群体和美国的移民文本等,但这些技巧(还包括轻巧地在展览中加入几个来自非欧美国家的艺术家等)或许将当下复杂的地缘政治语境在艺术中的互动阐释得太过于简单了。

《当态度成为形式成为态度》展览在沃迪斯当代艺术中心现场



尼古拉 · 巴里斯 (Nicolás Paris)的作品《平行对话或电话的艺术( 继瓦尔特· 德·玛利亚之后)》在展览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