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周刊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
我如何在微信里拍下刘韡手稿
微信拍卖最核心的价值是一个艺术实践项目,主导者是艺术家,他们尝试如何更好地利用作品介入社会。
双飞的“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和胡湖的“阿特姐夫日夜场”我都有参加,在胡湖群里,我老是拍不到;在双飞群里,我是买得最多的人,大概八九件,总金额是最高的。其中最贵的一件是刘韡的展览草图。
本来他创作的方式是不画手稿,跟工人一起凭着感觉做,随时调整。但是2014年1月他在英国白立方画廊举办个展,这是一个历史节点——世界顶级画廊和中国最好的观念艺术家合作,为这个展览他才画了这个草图。
这个草图超越了我和他的个体关系,关于在另一个系统更好地着陆。刘韡喝大了特别爱提:所有的形式都不是审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他的草图说的其实就是这句话。
现在我已经买了好几个月了,但作品还没拿到手。刘韡说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装裱给我。我告诉他我只会挂在两个地方:马桶对面、书桌对面。
手稿在市场上没有参考价,值不值很难判断。这件作品500 元起拍,我直接出5000元,然后就开会去了,回来之后发现还在一块钱一块钱地加价,我就直接出到1万。
我打电话去银行问了,信用卡还可以透支7万块钱,我的心理价位就是7万块钱。群里有收藏家跟我私聊说,2万很值,超过就算了。但我想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要把作品拿走。最后2.3万元拍下,加佣金2.6万元。
拍下的第二天就有人要花多一倍的价钱买走,这不是钱的问题,多少钱我都不会卖。
买艺术品是一种瘾:从不流拍的微信拍卖
微信拍卖可能是迄今为止最简便的艺术交易方式,开一个微信群,加上一群好友,一边闲聊一边出价,谈笑间就把作品给卖了。还有人把欧洲淘来的小艺术品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私信洽谈,价高者得。不过,这笔生意做得红火是“社交红利”,群里谈笑风生的熟人几乎每个周末都在798 的开幕式上碰面。
微信拍卖价格起点低,不少一直跟艺术打交道却买不起的人买下了生平第一件艺术品。有女孩兴奋地表示,花几千元买一张画比买一个包有意义多了。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说:“在微信里出价的确有炫耀性,比名牌包有效。”“阿特姐夫日夜场”群主、上海泓盛拍卖电子商业部总监及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则说:“这就是消费,你不会关心消费有什么回报,喜欢才会买。”
截至2014年2月16日,双飞艺术小组的“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81天共有364件作品上拍,356件成交。除了卖手稿、水彩、小尺寸油画和雕塑,他们还卖一声“啊”、一个符号、喊藏家爸妈,而且都成交了。唯一流拍的作品是因为太天马行空——韩飞从别人的微信里偷了一张图片,起拍价500万,分期400万年——让人实在拍不下手。还有两件撤拍,五件被聊天的大水冲走了。
从情人节到白色情人节的一个月间,“阿特姐夫日夜场”共上拍180 多件作品,成交额77万,成交率100%。
看不到实物,看图买画为什么还抢手?一是因为拍品很少有超过1万元的,二是因为买卖双方很熟悉,要捧场支持。
泰康空间推广总监窦子在“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群里买了至少5 件作品,她说:“上10万的作品在微信群是不可能成交的,因为艺术品毕竟要看实物,微信拍卖永远无法取代拍卖行。”
互联网使得交易随时可以发生,过去是在艺术论坛的收藏交易板块,现在是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
1995年,第一家艺术品电商网站artnet.com 在美国上线。2000年,中国即出现了艺术电商,从嘉德在线、盛世收藏网、博宝网、赵涌在线,到雅昌、艺术国际等艺术门户的电商平台,再到保利与淘宝的合作,14年来,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逐渐成熟。其中业绩最好的赵涌在线,2013 年交易额在7亿左右。
互联网使得交易随时可以发生,过去是在艺术论坛的收藏交易板块,现在是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第一次微信拍卖发生在2013 年3月15日,《城市画报》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义拍油画《工具》为重病的实习生筹款,底价800元,共278人次参与拍卖,3小时后以3660元成交。
艺术圈的微信拍卖最早是在2013年11月28日,双飞艺术小组的杨俊岭、林科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去看史金淞策划的拍卖双年展,他们在火车上画了62幅水彩,10块钱一幅起拍,以5小时车程为时限,放到一个艺术家群里去卖,发现竟然很多人想要,最后以120元一幅被两个藏家买下。这件事激发他们开始做微信拍卖群“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
这个拍卖群目前的单笔成交纪录是2.6万元——尤洋买下了好友刘韡今年在英国白立方画廊个展的草图。另外,王兴伟花1.15万元买下了《艺术时代》主编康学儒的一幅小画。
康学儒这幅画是用在杂志上代发刊词的,画的元素与王兴伟有关,标题与王兴伟的名作《姐夫再忙也不会忘记你》同名。群里叫价叫到1500元的时候,王兴伟进来一口价就出到1万块,加上佣金1.15万成交。“我们关系并不特别近,他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康学儒说。
王兴伟表示:“我拍这幅画一是因为内容跟我有关,二是因为他的形式比较有趣。”买下这件作品之后,他现在已经不关注拍卖群了,因为“每天太闹了,啥都做不了”。
“拍卖就是出价越多你越想出,少了你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每个拍卖群里的人都不一样,“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多是艺术家,尤其是85后的年轻艺术家,“阿特姐夫日夜场”90%是拍卖行的人和媒体,蔷薇拍卖是商业的,艺麦微拍有1群、2群、3群、4群、5群……试图把生意做大。
朋友圈里也有生意,策展人夏彦国就在朋友圈卖了一件自己策划的“摆摊”展的作品——王光乐制作的胸牌,上面写着中国当代艺术圈。这件成本5块钱的小玩意儿最终以3500元成交,买家就是阿特姐夫胡湖。
微博上曾有一个阿特姐姐,靠爆料艺术圈八卦走红,胡湖则自称是“活在未来的艺术行业观察员”,“阿特姐夫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我”。胡湖的头像是《顶层》杂志的一期封面,那期的选题是跟艺术家谈钱,跟收藏家谈学术,跟评论家谈市场,最终没有出版。
不少人加入拍卖群不光为了买作品,还为了发展人脉,发布信息,跟朋友交流,或者把买家变成自己的客户。新人入群,很快就会有五六个群里的人过来加微信要求单聊。
“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有138个群友,396人次进出群。“阿特姐夫日夜场”和“阿特姐夫同步群”也很快满员,现在两个群里加起来共280人,因为有群人数限制,胡湖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清理筛选,把总是不出价的人请出去,再把买家加进来。
100%成交率让他既骄傲又担忧:“我真的担心某一天会流拍,交易越多委托方期待越高,希望不要老卖小东西。”
微信群里都是艺术圈人士,每天进群看一下有什么作品,感兴趣就出价,群主不用为推介作品费太多口舌。有时作品放出来,群里会有人大叫“好丑啊”,众口难调,但只要有人叫出第一口价,结果就不会太坏。“无底价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出价的机会,”胡湖说,“拍卖就是出价越多你越想出,少了你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微信拍卖里也有炒作抬价。只是作品单价低,不会抬到很夸张的地步。“参加微信拍卖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群里的情况,多看看,最好里面也有朋友在,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是很危险的。”窦子说。她在拍作品的时候就曾遇到抬价,“我知道跟我抬价的人和艺术家是好朋友,但我很喜欢那张画,必须得要。”
“艺术家都没有把代表作和重要作品放到微信上拍,他们也是havingfun。”
普通网站的拍卖只有冷清的页面,注册竞拍资格也挺麻烦,而且大多使用258竞价阶梯,叫几口价就结束了。微信拍卖群必须有人气,有人气才有买卖。
为了维持人气,杨俊岭看手机都把眼睛看坏了。请尤洋吃火锅庆祝他高价拍下刘韡的那天,杨俊岭四个小时什么都没吃,全程盯着手机。胡湖的疲惫跟他类似:“我一直都在线,手机必须一直连着充电器。我一直缺少睡眠,经常忘了吃饭。”
“这样赚钱太辛苦了。”胡湖更感兴趣的是竞价背后的数据分析,而杨俊岭希望线上微群可以落地成艺术空间,为同辈的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机会。
2014年3月,双飞艺术小组到纽约参加军械库艺博会,这期间,杨俊岭组织的拍卖大幅减少。“我们双飞艺术小组已经有6年了,艺术小组的存活其实是非常艰难的,我希望能通过微信拍卖做一个推广。”他说。
微信拍卖的作品大部分来自艺术家本人,这种新玩法重新激活了一些艺术家。尤洋说:“艺术家为画廊、美术馆、博览会做作品都有固定模式,创作时要考虑受众群和空间关系,微信拍卖让艺术家也要考虑什么样的作品适合在手机屏幕上传播,是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在“阿特姐夫日夜场”,最活跃的是朱发东。他几乎每天都发作品给胡湖,群里也有好几个藏家在持续地买他的作品。一个月时间,他在群里卖掉了十多件作品。也会有人说天天拍他的作品多无聊,但每次朱发东在群里发作品图,立刻就会有人询问拍不拍。
何迟在“中国最好的拍卖协会”卖自己写的对联,1元起拍,300元封顶,三四十幅被以封顶价一抢而空,写的跟不上拍的速度。
钱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艺术家和买家都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对艺术家而言,前期线上的确存在一些机会,有可能通过这个渠道换来展览和拍卖的机会。不过未来平台做大之后,虽然交易量会变大,艺术家却不一定会被人记住。
“艺术家都没有把代表作和重要作品放到微信上拍,他们也是having fun。如果真是拍卖行征集,他就要考虑一下了。”窦子说。
“我们希望艺术家不要主动送拍太多,”胡湖说,“我要花很多时间挑选,不如交给专业有眼光的人做这些事情,每周的拍品交给他们规划,做一些风格更完整的专场。”
即使是小额的微信拍卖,买家也是很现实的,都希望增值捡漏,但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群里的买家越多,价格就会被推得越高。“消费级别的平台不存在捡漏,”胡湖说,“群里有很多买家天天都在买,买艺术品是一种瘾,我的任务就是点燃并维持这个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