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到底怎么了?展览都去哪儿了?
发起人:顾灵GL  回复数:1   浏览数:1807   最后更新:2014/06/09 16:12:28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4-06-09 11:06:23

采访:王丹艺  来源:Hi艺术


展览现场<br>

展览现场


目前,纽约的白盒子艺术中心正在举办名为“Now You See:迈克•雅各布斯收藏中国影像艺术展”。在这,中国影像艺术家首次集体亮相纽约。作为在场作品的拥有者,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副教授迈克•雅各布斯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收藏它们是被其美丽的视觉图像所打动。
Hi艺术=Hi Michael Jacobs=Michael
Hi:当你在2010年来到中国的时候,你知道张培力是因为他的名气还是他的作品?你知道,现在他被视作中国录像艺术的先驱。
Michael:2010年12月我在上海当代美术馆观看了14位亚洲女性艺术家的联展“弦外——当代影像艺术展”。就在那时,通过策展人王峻,我认识了参展艺术家王欣。在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王欣,本科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当时的导师是张培力。为此在王欣的引荐下,我于2011年夏天与张培力相识。
Hi:你最初看到张培力的作品感觉如何?彼此间文化的差异是否会在你最初观看他的录像作品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你真正了解、研究和收藏中国影像艺术作品之前,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影像艺术作品的?
Michael:张培力的作品十分优秀。从他早期的影像作品《30×30》——他把一面镜子打碎再粘上,如此反复,到《水》——一位著名的新闻播音员朗读着《辞海》中“水”字的每个词条,再到我最喜爱的作品《不确定的快感2》,都与刮伤的心理状态有关,并探讨了其中的普遍性。作为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皮肤医学专家,我能通过《不确定的快感2》感受到张培力的用意。通过张培力的作品,我能感受到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如徐震的《来自身体内部》和《8848-1.86》,当然还有“Now You See”中所有年轻艺术家。
在接触到中国影像艺术家的作品时,我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没有过多地受到西方影像艺术的影响,创作出了富有心理暗示的、编排巧妙的、视觉上诱人的作品,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此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另新一代杰出的影像艺术家得到更多关注,走向国际舞台。
Hi:我们很想知道,你收藏的第一件影像艺术作品是什么?这件作品是否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你,令你开始关注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
Michael:我最初收藏的中国影像作品是程然的《野鸽》和《Man ray’s tears》,可以说被它们的美而触动。我观看了这两部作品,感受到程然的天赋。随后,他在荷兰Rijksakademy完成了驻留项目,并在重要的电影节上获得展示的机会。这一切都奠定了他在中国影像艺术中的重要性。我感觉他会更多地投入到电影的制作当中,并成为下一个杨福东。

展览现场<br>

展览现场


Hi:你为什么想要举办“Now You See”,把中国的影像艺术家带给美国的观众?是否因为纽约少有这类展览?
Michael:在过去,美国少有以中国录像艺术为主体的展览。2012年12月,前翰墨博物馆策展人James Elaine联合亚洲学会(德克萨斯中心)在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了一个名为“未竞之邦:来自中国的新录像”的展览,这是在美国首次举办的当代中国录像艺术展。为此我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展览延伸到纽约。虽然在“Now You See”中有四个影像作品曾在德克萨斯展示过,但孙逊、李明和陈晓云的作品都是新的。除此之外,我也把王欣、刘诗园和梁玥三位年轻艺术家介绍到了美国。
展览会推出画册,并收录了策展人Robin Peckham,以及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Melissa Chiu撰写的文章,还有我与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策展人Chrissie Iles、Anne和Joel Ehrenkranz的对话。
纽约白盒子艺术中心是一个用于展示国际和美国艺术展览的非盈利艺术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吸引更多纽约
,乃至美国、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国家的艺术机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通过展示收藏,我希望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这些作品。

Hi:在展览开幕之前,你是否会担心观众不能理解这些作品?
Michael: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关注影像艺术的观众都相对较少。为此我想通过展览,另更多的观众接触到影像艺术。此次展示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都十分美丽,诱人。为此在视觉的享受中,观众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它们。这些作品也另前来看展的艺术机构的工作人员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展览现场<br>

展览现场


Hi:其中有许多艺术家都是80后,与张培力为代表的第一代影像艺术家相比,他们的作品中有什么特点?
Michael:在中国,展示并发扬中国影像艺术一直是十分重要的。如2011年上海民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2013年鲍栋策划的“no/off”。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田霏宇也十分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今年初,他把中国许多年轻艺术家带到了军械库艺博会上,另许多艺术家获得了初次接触国际艺术活动的机会。我觉得,年轻一代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更为国际化,为此应该获得更多机会参与到重要的世界性艺术活动之中。

Hi:除了收藏他们的作品,你还会通过什么方式支持这些艺术家?
Michael:在“Now You See”中的艺术家都是我的朋友。当我没有到访中国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微信交流,讨论艺术界的方方面面。除了收藏他们的作品,我希望通过类似“Now You See”的展览,让更多的艺术机构注意到他们。
(图片/白盒子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br>

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