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策展人?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3409   最后更新:2015/03/05 14:58:02 by 另存为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5-03-05 14:58:02

来源:artforum

胡庆雁,《无果之树》,2014铸铜,29尺寸从11 x 21 x 10 cm45.5 x 92 x 56 cm不等.

艺术家胡庆雁的最新个展永垂不朽全面展示了其关于雕塑艺术的思考线索与实践并通过不同的媒介方式以及材料转化呈现出一种超乎我们认知的创作理念——也许依雕塑线索来梳理他的作品并不全面对于胡庆雁来说雕塑是不断在生长的包括雕塑的边界正如经由描述事物的前戏和余味以跳脱本体来叙事一样,《无果之树》(2014)中的29件铸铜雕塑发生在雕塑行为之前是制造雕塑的浇注工具形成雕塑形态的液体曾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如此艺术家将叙事扩展至雕塑之前来反观雕塑的轮廓与意义而只讨论边界又是不够的材料之于雕塑的意义同样是胡庆雁感兴趣的如用大量樟木仿照柴火的形态堆垒成的柴火》(2012),虽同为木头却显然并非现成品而这样笨拙的以木仿木的方式与背后巨大的工作量正是作者用以证明雕塑与形态之近以及与材料之远

但形态真的能描述物体么它会以什么方式来描述胡庆雁在一口气-老婆的塑像》(2015)中向口袋中吹满气并用大理石倒模记忆》(2012)中将恩师的形态嵌在青石和枕木铸成的矩形石块中一样都是作者试图描述本体所采取的方法而大理石制的空气形态正是将人体比作通道空气经身体吸入呼出就成为了人形的塑像而隐匿于青石中的人体则是关于皮囊的记忆——《记忆就像是模具那个牵扯怀念的名字被隐藏在青石之下这是反雕塑么起码是有关雕塑的逆向姿态

此外原型与复制品之间的暧昧关系也是胡庆雁希冀探索的主题之一。《一堆泥巴的故事》(2010-2013)艺术家将记录循环往复的雕塑行为过程的120张图片展示出来照片中物体原型与不同阶段的泥塑并排出现暗合了展览标题永垂不朽所涉及的重生转化等概念而无论是人民》(2014)中充满空气的干瘪金属管还是祭奠用的金灿灿的纸元宝堆金山》(2012),都是胡庆雁对个体与世界物质以及皮囊间关系的探索与再认识而这些被西方人用以与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糖果堆相比较的金山”,实则是中国人用来祭奠的一个符号——一个用来寄托怀念并指向仪式的道具”。精神性的行为始终会超越意义概念手法或材料的维度迈向更加自由疆界而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包括雕塑本身

— 文/ 李逦

GALERIE URS MEILE | 麦勒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村104
2015.02.07–2015.04.1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