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居留:谢德庆,1978-99年
发起人:xiao2  回复数:0   浏览数:2563   最后更新:2007/05/09 06:39:52 by
[楼主] xiao2 2007-05-09 06:39:52

艺术家的街头组织战

作者:吴梦 
艺术家的街头组织战
上海「干涉」艺术行动
文│吴梦 图│Biljana Ciric

  1月19 日上海细雨蒙蒙,然而细雨并没有妨碍一个名为「干涉」的展览进行。这天有九位艺术家走到上海街头,做了九件和这个城市生活有关联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录像纪录部分也放在了art.mofile.com网站上。

谁干涉了谁?

  向利庆沿路将写有「歪了」字样的箭头标注在歪了的电线杆上;宋涛的作品名称取得挺诗意:《是清晨薄雾抑或午后阳光还是深夜的冬雨?》,其实他就是买了一个一般在高档场所才能见到的取暖伞,安置在离他家最近的一个76路汽车站台,让等公交车的人在冬日也能感受到一丝暖意。高铭研在城市中选择了18个和他有密切关系的地点,他可能在那里念过书,又在另外一个地点约会过初恋女友,他把这些温馨的点串起来,就在大街上打起了高尔夫球。从没打过高尔夫的高铭研,18个点最终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来自意大利的五人小组「Alterazioni Video」,在一起合作的中国艺术家眼中是一群「在全球乱搞艺术,每天只靠艺术点子生活」的人,他们这次把一首意大利摇滚配上中国歌词,在外滩和人民广场这些上海地标点即兴表演,围观者很多,但最终都逃脱不了被城管干涉而终止的命运。
  靳山的作品《十秒钟的安全期》,把一个会闪光的装置安设在自动取款银行的门外,当人们靠近时,就会闪人。对此,艺术家说:「大部分人都有被相机闪光灯闪到的经验,受众经验比较广。每次去银行中取款时,都会有很多摄影机对着你,这对很多人意味了安全,却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安。我在银行门口装一个可以感应的闪光灯,当人靠近时就会闪光,导致摄像头有短暂的时间拍摄不到任何人,这也对取款者的身体产生了不同的经验。」在现场,很多人都对这个会闪的玩意产生好奇,但也有一个女孩反应强烈到报警,之后靳山便被带到派出所解释。靳山认为能看到社会各系统对待此事的态度是值得的。
  整个活动中黄奎的作品《优秀市民奖》引起广泛讨论,影片也被各网站转载。活动中,黄奎守在一个马路口,看到有人闯红灯就上去祝贺他获得了优秀市民奖,还附带颁发奖状、人民币5元奖金和一封信。被颁奖的人态度各不同,有欣然接受,也有愤愤不平。黄奎说考虑这件作品时,就是从规则去发想,生活中有很多规则要去遵守,他就找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规范,反过来去调侃。一位律师在网上公开发表意见说:「虽然这样的反讽没有触犯到法律,但这是误导司法概念,也是不应该的。」但艺术家认为作品能被圈内外广泛讨论是其最主要的目的,这则跟展览目的合上了。

干涉的形成

  「干涉」的最初想法是策展人比利安娜(Biljana Ciric)和几位艺术家聊天时产生的,他们觉得大众现在谈社会一直围绕在公共系统的问题,这属于硬件范畴,但很少有人论及城市系统对人产生的影响。「Alterazioni Video」谈到可以到菜市场做,策展人提出可以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定下方案后,策展人就联系上海许多艺术家,终于确定了九位艺术家。期间他们在比利安娜的家里开了十多次会,常会聊到凌晨。在会议中,大家制定出展览地点、结构、不触犯法律等条件。靳山最初想用一幅田园山水画把大街上的摄像头挡住,最终因为可能触犯到法律而被PK掉。从最初想法到1月19日的实施,中间准备了40天;而展览的经费都是由艺术家出资。
  干涉的英文是「intervention」,比利安娜觉得似乎更加贴切,因为中文这个词太硬,有贬义成分。他们讨论时设定要和户外行为艺术产生距离,或称为「行动」更为合适,但也有参展艺术家认为这是件综合性作品,网络上影像的传播也是重要部分;也有的根本不在乎到底该称为什么。比利安娜则这样描述展览:
「干涉」作为一天的行动试图提出对个体的生存的问题,以及我们所失去的意识的疑问。这些被遗忘的东西在城市中有没有存在的需要,我们到底在这个系统里需不需要道德、次序、感情等等?而这些系统里的因素的转换成了社会的管理时,给个体的自由思考的空间还有多大?
「干涉」的目标是至少在当时打破人们的日常生活惯例,让他们至少在那一瞬思考一些在生存战役的道路上遗忘或者失去的东西。或许这些东西是原来人的本性,但在这统治系统里变成了另一个东西。

是否是策展人的展览?

  在展览后的一次和策展人、艺术家和评论家的聚会中,一些问题展开得颇有意思。艺评家赵川认为,一般的策展论述里,策展人会预留相当的宽广性,让艺术家的作品去填补。而比利安娜写的策展导言则更像一个行动纲领,把具体怎样做都规划出来了。好像变成一本DIY 的说明书,告诉你该怎么做,这个东西是否太明确?比利安娜是否更接近一个共同创作行动小组的一员?他的设想是策展人设定了游戏规则,而只有当作品的能量大于游戏规则,提供更宽广含义时才能产生有力量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作品支撑,展览还是容易观念、策略大于艺术。
  对此,比利安娜的响应是她自己不喜欢来引导一个展览,在策展讨论中都很尊重艺术家看法,给他们空间。她说:「我一点也不想把这个展览做成一个策展人的展览,而只是想为艺术家提供可能性和创作的机遇,推动他们的创作。」黄奎也认为,展览的整个基调确定后,策展人的干涉没有最后城市的干涉来得大。
  一些艺术家则多会认为自己其实对实现作品时的社会环境已经设想很周到,但实施时还是发现会有落差。比利安娜观察到,艺术家们在完成作品时,其实对社会的了解是不够的,他们的艺术很多时候是为策展人做,为艺术圈做,为美术馆这类常规环境出现的观众而做。「干涉」作品产生的过程成了艺术家了解社会的过程,艺术家之前做的预设都不够准确。
  此外,赵川也谈到中国1990年代以后的当代艺术,是在和西方深度交流中形成,题材、制作方法和思路都是,艺术家的大量创作经验都是来自在海外。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改变了,不再是半地下状态,如「上海双年展」成为已经很主流,也产生了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专展中国当代艺术的美术馆。但艺术家长期锤炼出来的语言都是在与西方的交流中形成,那这些语言到中国来是否有效?讨论的问题是否真正和这个地方发生关系?像「干涉」这样的展览,就直接把作品做到马路上,这是一种探索,包括对语言的试验。

艺术投放到街头的目的

  去年,上海发生好几次展览或作品被行政机构查封的事件。公共空间和展厅相比,制约度更是不同。展览最初讨论阶段,策展人首先设置的界线就是展览的合法性,作品在不合法的条件下实施有没有意义。其实或许当策展人在不断强调展览合法性的同时,正说明了他们处于「合法」的边缘。因为有这种不符合现在一般社会规范的因素存在,所以要强调合法性,因为里面有某种潜在的触碰安全线的可能。
  讨论中也谈到走上街头的社会雕塑或民众戏剧,这些都是有明确的社会目的,这些目的也是事先设定好的,但如果「干涉」没有一个大目标,会不会变成小坏小恶?对于这样一种展出和创作方式,策展人和艺术家都有继续往下做的打算。宋涛就认为,目的不目的,似乎一次展示还不能完全想清楚和看清楚,他觉得干涉的概念,利用网络扩散到每个角落,无线网络从住家到公共空间的扩散,利用这些东西跟人们玩,从观念的出发点来说,完全可以是一种新的公共艺术之当下表现方式。比利安娜总结性地说道:
我们只是走上街头,只是完成了前面一步,让艺术从硬梆梆的水泥盒子里走出来。但后面到底到做什么,似乎不是很明确。并且,这个展览是否要发展下去?再往下做是否需要一个明确目的?我想留些问题给时间,我们慢慢就会有答案。

图说:
1.黄奎《优秀市民奖》.2006。
2.章清《行走》.2006。
3.李平虎《一次医疗事故》.2006。
4.高铭研《城市高尔夫球》.2006。






典藏艺术网: http://www.artouch.com/
[沙发:1楼] guest 2007-05-22 13:31:15
靠!楼上的毁人不卷啊![s:328]
[板凳:2楼] guest 2007-05-10 16:26:18
我这里有章清老师作品的录像纪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