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视界
发起人:嘿呦呦  回复数:0   浏览数:2560   最后更新:2007/12/25 03:57:14 by
[楼主] 吞吞吐吐 2007-12-25 03:57:14
我们并不刻意去评出什么“最佳”,我们没有能力去许诺奖金,更没有资格给大家颁奖。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了8位朋友,他们天南海北,各有各的职业。之所以请他们出面推荐,只因为多年来他们一直用心关注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
他们和我们一样,深爱着纪录片。爱得深,就一定会有偏见,也一定是自私的。 但我们相信推荐的每部片子都一定有它动人之处。
根据8位朋友的喜好,我们整理列举出以下19部(组)纪录片。
SINOREEL自开办以来,一直于致力纪录片资讯的传播。所谓“SINOREEL 2007年度纪录片”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年度梳理。仅此。

崔卫平、张献民、朱日坤、张亚璇、吕新雨、曹恺、易思成、杨昆八位,各自推介3-4部2007年的中国纪录片,共19部(组)被推介,(注:编辑时,我们将推荐作品中非2007年出品的3部影片放在编外编中),票数分布极为均衡,2007年中国的纪录片也算得是妙相毕呈。
其中,《秉爱》获得三份推介,《姐姐》、《乡村档案》、《小周的故事》、《龙哥》各自有两位推介,其余的14部(组)影片各自获得一位推介。

这19部(组)影片(无排名高下)分别为:
1. 《秉爱》冯艳
2. 《姐姐》胡新宇
3. 《乡村档案》李一凡
4.《小周的故事》蒋萍、罗坚
5.《龙哥》周浩
6. 《伞》杜海滨
7. 《南京路》赵大勇
8. 《三里洞》林鑫
9. 《木帮》于广义
10. 《请选我》陈为军
11. 《热闹》王我
12. 《和凤鸣》王兵
13. 《棘沙纪事》汪扎
14. 《马大夫的诊所》丛峰
15. 《乡愁》舒浩伦
16. 《告别圆明园》赵亮
17. 《我·虽·死·去》胡·杰
18. 《我的村子2006》邵玉珍、王伟、张焕财
19. 《南京》比尔·古登塔格

8位朋友推介每部影片的理由也很有趣:

1. 《秉爱》冯艳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00
1) 吕新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令人感动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也是一种伟大传统的延续。
2) 张亚璇:《秉爱》是2007年度另一部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作品,而不是简单的一幅人物肖像。它包含着勇气和强悍的道德力量,并以此与亚洲纪录片的传统相呼应。
3) 崔卫平:特别好。

2. 《姐姐》胡新宇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8
1) 曹恺:私人影像的杰出代表作,对其他群像式的社会性纪录片而言,是一次出色的反动。
2) 崔卫平:很好。

3. 《乡村档案》李一凡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7
1) 张亚璇:《乡村档案》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读解。平实且充满智性。它包含着对整个当代中国社会的宏观思考,并试图揭示出那根基所在;这种在工作的现场传递出来的思考触及到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命题:身份;李一凡给出的不是现象,而是回答。
2) 朱日坤:离开喧闹的主题,潜心中国偏远农村的细致调查,所做的第一手详实而生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见农村问题的大门。

4. 《小周的故事》蒋萍、罗坚作品
1) 易思成:看得我绝望得想自杀,可小周活下来了,好像过得不错(后来听作者说的)。
2) 杨昆:打工仔的生活和奋斗,这部片子再现出来,就是其浑浊感和无助感,又强加在这么一个小虾米身上,看着,不忍心,但非看不可。

5. 《龙哥》周浩作品
1) 崔卫平:非常好。
2) 吕新雨: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各自在危险的地带摸索,逼迫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底层,以及讨论底层时我们自己的位置。


6. 《伞》杜海滨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5
1) 吕新雨:先锋与质朴以最具有社会关怀的方式结合,拓展了传统纪录片的界限,也更新了对先锋的理解。

7. 《南京路》赵大勇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6
1) 杨昆:社会分层日益严重,一个人活在其中,到底是副什么样子,别人在意吗?我看《南京路》,看别人的样子,察觉自己不死不活的样子,开始别扭起来;

8. 《三里洞》林鑫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07
1) 曹恺:父辈历史的真相口述:以社会主义的名义,国家机器对个人价值的剥削史。

9. 《木帮》于广义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19
曹恺:对即将消亡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的珍贵记录,乡村民俗志的经典。

10. 《请投票给我》陈为军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35
朱日坤:作者敏锐的把握住当前中国和全球关注的主题,娴熟的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代表着关心社会命运的人的担忧。

11. 《热闹》王我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50
朱日坤:如作者以前和之后的作品一样,寻求非常规之外的表现方式,其手法和结果总是出人意外和带来会心的惊喜。

12. 《和凤鸣》王兵作品
[url]http://www.sinoreel.com/ww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93
易思成: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纪录片观看经验,虽然我睡过去两次,3个钟头的漫长叙述证明了DV才有的可能性。它的形式也许将成为纪录片史上的一个“唯一”,任何人再想重复只会变成拷贝。《铁西区》“举重若重”,《和凤鸣》则是2007山形最智慧和勇敢的“四两拨千斤”。

13. 《棘沙纪事》汪扎作品
杨昆:农人的生活及其环境,汪扎大叔讲述起来,平实而从容,让我们从社区影像中看到,纪录影像作者拥有的,其实就是本身的内力和魅力。

14. 《马大夫的诊所》 丛峰作品
张献民(出于尽量介绍不广为人知的作品的理由):对西部乡村局部人文和自然生态细腻温暖绵长的记录,有力量的影象志。

17. 《我·虽·死·去》胡·杰作品
张献民:个人为历史作证,同时一切历史只可能是个人史,并只以此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相关。

18. 《我的村子2006》邵玉珍、王伟、张焕财作品(吴文光 村民影像计划的三个村民作品)
张亚璇:村民影像计划是2005年村民自治项目的延伸,吴文光始终和那些村民作者保持联系,以草场地工作站为平台,推动和支持他们继续拍摄,并协助他们进行后期剪辑。邵玉珍,王伟和张焕财的作品(都是长片)是这个计划最初的成果。 这些农民身份的人在用摄像机呈现和定义村庄生活的时候,显示出和职业的纪录片工作者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和李一凡的《乡村档案》是互相呼应,互为参照的。三位村民作者的作品都各有光彩,但村民影像计划作为一种实践和行动,所产生的能量和创造的空间远远不限于此。它超越了"电影作者"的概念,是一项以纪录片的方式展开的社会工作。它的含义和启示性将在它的延续中显示出来。
19. 《南京》比尔·古登塔格作品
吕新雨:对于历史纪录片,如何使用证据,与证据本身一样重要。







-----转镜像中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