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想想当代艺术里差不多呗忘掉的关键词
发起人:louxiashizhu  回复数:2   浏览数:1921   最后更新:2009/07/25 16:36:55 by guest
[楼主] 李想pop 2009-07-25 14:33:13
转自北京公社的菜园子blog


《纽约时报》报道宋冬MOMA个展啦!!


文章发表于2009年7月14日《纽约时报》




原文链接在这里http://www.nytimes.com/2009/07/15/arts/design/15song.html?_r=1





Holland Cotter


以下是拙译哦!


北京生活元素的合集

Holland Cotter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二层挑空空间看起来是专为展示各样的纪念碑式的艺术作品而设计的。但此刻,这里摆满的并不是那些雄伟的艺术作品,而是许许多多很平常和不起眼的生活用品。

这些生活物品的主人是赵湘源女士。1938年,她出生于中国,今年一月份在北京过世。她与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城里住了60多年,极小的房子塞满了家庭的杂物——衣服、书、厨房用具、化妆品、学校用品、购物袋、锅碗瓢勺、娃娃等等。这些杂物在用完后又再回收利用、最后不加区别的积存着。现在,每粒纽扣和每只圆珠笔——甚至赵女士的冰箱和床——都摆在博物馆里。

它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赵女士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宋冬的母亲。他经常被称为一位观念论者,一位相当注重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家。把母亲家里所存之物变成一个装置作品正是他的想法。《物尽其用》这件作品是一条生命的记录、一个中国半世纪的历史和社会无常的象征。

虽然中国现代艺术以鲁莽的偶像破坏者的形象而出名,但“失去”却一直是它的最重要主题。政治波普可能会在拍卖中挣一大笔钱,但现在最有意思的作品不再是围绕攻击政治里的权力,而是关注着渐渐在消失的力量——家族凝聚力、社会稳定性、或是精神的确定性。在这些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继承了古人山水画的传统,在特定的格体中,反复表现着四季轮回,友人离别,和对理想时代的幻想与憧憬

宋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很久。他1966年出生于北京,正值危险而物质贫乏的文化大革命前期。他的母亲来自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后来因其一个亲戚被判为***产主义间谍而失去了一切。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因为被冠以“反革命分子”而被劳教7年。

为了生存下去,“物尽其用”成为父母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生存的先决条件。在愈发拥挤的环境里,宋冬开始了画画——虽然父亲不赞成但是母亲却鼓励他——可在经历了1989年血腥的***事件后,他停了下来,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当几年后他再一次震出他的作品,他开始采用行为、录像、和摄影作为综合媒介来进行创作。0

1995年他开始每天在同一块石头上用水而不是墨来写日记。在一次去西藏的旅途中,他拍下了他在拉萨河“印水”的行为,这个行为里他反复地用一枚古色古香的印章击打着水面——这象征着权力的印章跟水在石头上一样,都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1996年寒冷的除夕夜,他在天安门的地上趴了40分钟实施他的行为《哈气》,温暖的呼吸在人行道上留下了薄薄的一层冰。他在结了冰的后海上做了同样的行为,但这一次什么也没留下,因为冰面上是不可能再形成另一层冰的。

这两部分组成的行为作品显然包含着政治含义,但并不是特别明确。它似乎表达着在一个像天安门这样具有权利对抗性的环境里,一个人可以有他的影响力,但这种力量只能是是小众而短暂的。在大自然里——道教里艺术的源泉——不存在任何变化,因为所有的变化都是不必要的,无论积极或消极的,所有的一切都被消解了。

后海位于老北京的中心,而这座城市越来越多地成为宋冬的创作主题。他们两个人——他与他妻子,艺术家尹秀珍——小时候熟悉的地方一个一个的被拆除。两个人在废墟里采集楼房的碎片,把它们做成公众装置作品。用中国式的态度处理这些碎片,好像这些物质保留了生命的本质,那些无论是死去的或是漂泊的,所有与它们有过联系的生命。
宋冬父亲在2002年去世时,他的妈妈极为伤心。她继续住在北京塞满东西的房子里,无论什么都要留着,甚至还有所添加,好像要给她那已不存在的家庭建个庇护所似的。周围的房屋很多都面临被拆除的威胁,但她还是紧紧的攥着她的物品,不肯迈出一步。
2005年,宋冬提议将这些堆积的琐碎物品变成一座艺术装置,他说,不会扔掉丢失任何东西,每一件物品都会被有意义的再利用和保存起来。他的母亲同意了。在尹女士和宋冬大姐的帮助下,他们一起清空了房子。

在北京的一个画廊里,他们一丝不苟的将东西整理归类成现在在MoMA里看到的那个样子;在一座废弃的老木头房子的场景下,整整齐齐叠放着的衣服,一簇簇的瓶子和罐头,一堆堆填充动物玩具等等。作为最后的补充,宋冬将一个霓虹灯悬挂在上方,上面写着“爸,别担心!我们和妈都挺好的。”

这件作品最初是由艺术史学家巫鸿策划展出,曾在欧洲进行展出。而这次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则有赖于策展人Barbara London和Sarah Suzuki的独特眼光。作品的整理和装配则依旧由宋冬、尹秀珍和宋慧来完成。

在博物馆整洁完美的环境里,这件装置作品向人们传递着综合的信号。一方面,在纽约碰到从中国过去年代而来的物品,感觉十分的有意思。而另一方面,想象一个人像宋冬这样在如此窒息拥挤的环境里成长又令人十分不安。最后,看到一个人—艺术家的母亲---真实的生活跨度给人以深深的触动。总之,纪念碑风格,一个艺术作品的每一点滴失去都是每一点滴的获得。
在创作了“物尽其用”五年后,又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发生了。在赵女士同意与儿子的合作并开始渐渐走出过去的生活的时候,她把老屋收拾干净,搬到了一个坐落于公园边的整洁的公寓里,可就在去年冬天,因为试图去救树上一只受伤的鸟而跌倒,之后便去世了。

[沙发:1楼] guest 2009-08-02 01:36:08

这个老头很有名,听说只是在人少时,才去看展览,不与艺术家/策展人/过于亲近,所以在业界树立了非常好和权威的口碑。具有很强的严肃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也是艺术事件和新闻的晴雨表。很多业界的专业人士和学者是看他的评论来选择展览的。宋冬很牛,顶。他写了很重的篇幅,宋冬MOMA的个展合着篇纽约时报的文章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力顶
[板凳:2楼] guest 2009-08-02 15:13:02


德国艺术家Karsten Bott的作品 《one of each》 1993年。专门收集日常废品,分类以后在美术馆里摆摊。



Since 1988, Frankfurt-based artist Karsten Bott has been collecting everyday objects--often discarded--and cataloguing them. Currently, his archive contains an unbelievable 500,000 objects. Bott is interested in making an archaeological inventory of things people need, noting how they use them and how these objects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For One of Each, which is designed like a small dictionary or encyclopedia, he photographed more than 2,000 objects in his collection, which were carefully measured and alphabetically organized according to subjects such as “Bedroom,” “Jewelry,” “Sex” and “War.” Within the “Film” category, for example, one might find a photograph of an Oscar award reproduction, as well as an old popcorn bucket. The photographs of the objects are taken in an unbiased, straightforward manner on a grey background, with dimensions and labels listed below. Bott’s work might remind the reader of Ed Ruscha’s famous artist’s books from the 1960s and 1970s, or Claes Oldenburg’s Mouse Museum. This encyclopedia of human detritu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objects to people, what we save, what we discard and how much we consume. 288 pages.
[地板:3楼] guest 2009-08-02 15:53:30
呵呵
[4楼] guest 2009-08-02 23:19:43

更老的作品出现了! 德国著名艺术家尼古拉斯。朗格Nikolaus Lang在1981年-1982年做的一件作品:《献给勒伽西夫人,食品和神物》 For Mrs. G. Legacy—Food and Religious Hoard是一件装置作品。艺术家似乎用人类学和考古研究的态度,用美术馆的方式去陈列日常搜集的物品。这件作品是在一位老太太家里发现的所有堆积起来的物品所构成,是柏林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品。


[5楼] guest 2009-08-03 01:14:51

2楼和4楼的朋友还是没看懂宋冬的作品,象你们举的这些例子还多着呢,MOMA也不会傻到不知道这些作品的地步,MOMA的选择和决定是由学术委员会从众多策展人的提案中选拔的。看官应再读读巫鸿的文章和宋冬的短文。你们举的是死的物,而物尽其用则是“活”的。
[6楼] guest 2009-08-03 15:09:00
5楼的朋友也没有看懂2楼和4楼的发言吧。作品之间相像又怎么了,不要本能地回避、撇清好不好?人家又没有说宋冬是抄袭,也没有说宋冬的作品和那两个艺术家完全一样,有必要那么心虚什么?细微的差别总是会有的,但是作品的基本思路和表现形态没有太大的差异也是事实。这不是一种批评,只是以此类现象来提出一个思考,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不是一个宋冬的问题,也不是中国艺术家的问题,也不是MoMA的评委的问题。不知道5楼看懂了吗。
[7楼] guest 2009-08-03 15:40:31
如果把这三个艺术家的这三件作品放在一起做一个三人展,大概是个好的想法。
[8楼] guest 2009-08-04 16:33:15
宋冬这些心酸的家庭故事好像和邱志杰写她女儿的那出有异曲同工的奥妙啊 很人性 人性得没人好意思说差了
[9楼] guest 2009-08-04 16:35:49
太廉价的人性,这类作品就是做着做着把自己给感动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
[10楼] guest 2009-08-04 23:49:33

[quote]引用第9楼guest于2009-8-4 16:35:49发表的:
太廉价的人性,这类作品就是做着做着把自己给感动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quote]

没人性的东西,怪不得你不成功,你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苦苦自己吧。廉价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