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呓语艺术》—— 邹平对民族艺术的精辟见解
发起人:sumtara  回复数:3   浏览数:2553   最后更新:2005/05/04 02:27:43 by
[楼主] 呸…… 2005-03-31 03:39:53
我观当代艺术之受人所控


nwamtfdjs
转自美术同盟



曾几何时,我也是观念艺术的追随者和创作者,为这种意境的营造着迷向往,并期以不鸣则以,一鸣惊人。

而更深地踏入这个圈子,我发现国内的作品能引起共鸣的较少,更多地是含糊其词,云山雾照甚至是流于浮华地借鉴西方已有作品,不免空洞无物。而更多的是看评论家的解析和炒作,不过,我承认许多的艺术家是在真诚地作着自己的作品,但是往往他们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观念没有从他们本人嘴里听到的解读更深广,更能打动人。而鄙人也深陷这种矛盾之中——真诚而深广的意念不应总是依附于裸体、自残吓人一跳挪用文化符号等的表象,也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和参加展览。身边的作品太多的雷同不免另人厌倦。

带这着些疑问我翻阅了中外的美术史记,其中的一些观点使我略有所悟,愿说与大家以期有所助益

其一,当代艺术的中心在纽约,是因为二战以后美国为了体现其大国强权的政治优越性而把大笔的资金砸入当代艺术企图把艺术的中心从巴黎移向美国。而经济的诱导性是可怕的,它可以造势弄潮拉拢人心。况且对于确实困窘的大多数艺术家而言面包确实是诱人的,而且他们积蓄了太多的不满当代艺术中的批判性显然要比直接去表现真善美更具宣泄性和快感。终于这样的操作艺术的中心从巴黎移向了纽约。

其二,同样是政治的因素,在“批林批孔”屏弃封建糟粕的运动中,中国赖以延续的四五千年的强调世界大同,忍辱持戒提高自身境界的文化典籍、精神僻壤。被揭露的体无完肤一股脑的全盘否定。我们在断绝了文脉和计划体制瓦解的盲从下一味的全盘西化,而此时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和功利性着实让当时国内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者找到了突破口。但是国内并没有这样的艺术市场,所以出来的作品更多是小众玩味或者走国外路线,一些人甚至把它用来换取出国的护照。而由于政治的因素收购以及炒作组织更多地看重国内作品的批判性尖锐度,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大家出于急功近利的逢迎,为了批判而批判而为了出位印象深刻只有绞尽脑汁地渲染作品的力度。

孰不知“扬人善 即为善”自然民风和畅,忍小礼让。“扬人恶,即为恶”百姓必受其惑,虽小力争瑕疵必报。这是我们先贤传世的古训,而我们却丢弃了经典切断了传统,一个根基不稳丢弃历史的民族呈现的更多是浮躁和被人利用。

在下浅见,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更多地提升自己的境界,抓住本民族的根并发扬纳新,进而为善导民风尽一己微薄之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而非急功近利贪图一时之名。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