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洁为你探询美国家电老人市场
发起人:d12ysd  回复数:0   浏览数:2094   最后更新:2009/10/11 00:00:00 by d12ysd
[楼主] iskong 2009-10-11 00:00:00
作为一个着名的画家、艺术活动家,萧晖荣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及香港、台湾,以及日本东京举办过十余次大型个人艺术展,他的国画、雕塑作品经常见诸电视、报章杂志,名字广为人知。他主持的香港艺苑在推广中国画领域做出的贡献更是得到了中国美术界的普遍认可。但他作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作为一个鉴赏家、收藏家的角色,却鲜为人知。其实,萧晖荣走过的就是由收藏书画成名家的道路。

近日,年过六旬的萧晖荣从香港来汕头出差,百忙之中就收藏鉴赏话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萧晖荣坦言,自己既非出自书香门第,也非院校科班出身,中国书画收藏,离不开修养、眼力、胆识。修养是基础,眼力是资本,胆识是财富,尤其收藏作为艺术品投资,更离不开胆识。

广交前辈转道多师

萧晖荣1946年出生在广东潮阳的一个华侨家庭,他从小喜爱绘画,年纪轻轻已经以书画闻名乡里。可惜在那个年代,他无法完成学业,但这并没有熄灭他心中对艺术大师的向往。上世纪60年代末,萧晖荣在家乡创办工艺美术厂,由于各种机缘,他与刘海粟、朱屺瞻、陆俨少、赖少其、吴作人、宋文治、黄苗子、黄永玉等画坛前辈相交往,那时很多老艺术家都被打成了右派,别人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萧晖荣却一往情深,频频探访,诚心请教。转益多师是汝师,一段段画坛佳话贯穿着萧晖荣的艺术人生,也带来无尽在学校学不到的艺术修养、鉴赏能力。

萧晖荣谈起他难忘的“红房子西餐”。1969年秋他登门拜访刘海粟:“刘老谈到他已经十年没吃过西餐了,我就提出请刘老吃一顿饭。”这个饭局定在上海的红房子,在座的有包括朱屺瞻在内的几位画家,“那时这些老画家也十年没有相见了,见面以后非常激动,那顿饭从下午5点一直吃到晚上10点。”萧晖荣忘了西餐美味,静静地聆听着。那前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萧晖荣常常自己省吃俭用,把存下来的钱8元、6元地给那些老前辈寄去,接济在窘困中生活的老画家。他还记得,有一年春节,他给陆俨少先生寄去了4元钱,没想到春节之后陆俨少就给他寄来了8幅册页。这些作品他一直珍藏着,后来的价格都飙升到几十万元,萧晖荣也一张都没有卖掉,直至几年前萧晖荣才把它们捐赠给了陆俨少艺术院。

遨游艺海披沙沥金

上世纪80年代初,萧晖荣赴港定居后,创办了香港艺苑。在艺术鉴赏、收藏和中国画艺术推广活动中,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成就了他在收藏界的地位。萧晖荣认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必须有学识、眼力、胆识和远见。让他走上收藏之路,还有一个小故事:刚到香港时,他遇到了“十万山人”孙星阁。孙星阁个性高傲,是个穷画家,来了香港几十年,默默无闻,没有多少人理他。当时还是资金微薄的萧晖荣,却十分恭敬地收藏了他一大批作品。时至今日,这些被黄永玉极力推崇的佳作,可以说是价值不菲。萧晖荣说:“后来很多人都称赞我有眼光,对于那些具有极大潜力而尚未能被发掘和认同的艺术家作品,我更喜欢收藏、推介。”

20多年来,萧晖荣通过香港艺苑的艺术商品活动推动国画艺术创作,把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视为己任.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举办过无数次展览,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画册,为广大书画爱好者介绍中国近现代的老书画家;同时积极推荐当代有真才实学、有艺术潜质的青年一代书画家。上世纪90年代,他曾为国内多位中青年画家举办画展、出画册,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如今,这些画家如许钦松、宋玉麟等名望已如日中天。“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有才华的艺术家不被埋没,也希望把我年青时感受到的前辈的关爱延续给年轻一代艺术家。”同时,出于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崇敬,如潘天寿、陆俨少、黄永玉、饶宗颐、黄苗子、赖少其等名家,香港艺苑都曾经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推介和宣传。萧晖荣孜孜不倦的收藏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太平盛世,艺术财富的增值也理所当然。萧晖荣早年珍藏的一批画坛前辈的作品都已价值连城,如潘天寿巨作《松鹰图》近年以800万元拍出,成为美谈。

淘宝辨伪知识无价

不但现当代书画家的作品需要收藏家有眼力,去识良莠辨璞玉。古代的书画传世作品,更需要藏家的眼力和胆识。收藏过程中,一些古书画的鉴别也让萧晖荣伤透脑筋。在北京某拍卖会上,曾经有一幅落款为明朝沈周作品,一画一字连成一体。图章、画和字看起来都是真迹,但是画颜色很深,字的颜色就比较浅,连在一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后来经过再三探究发现,原来画画用的是生宣纸,写字用的是熟宣纸,生熟宣纸受空气氧化程度不同,岁月的侵蚀才让颜色变深浅不同了许多。萧晖荣当机立断,拍下了沈周这幅画。在另一次拍卖会上,他看中了金农的一幅画,上面有吴昌硕、朱屺瞻等人珍藏的印记,但拍卖会上追捧者不多。萧晖荣心里定下80万以内的价位,一路举牌,终于得到心仪的珍品。几年过去,这两幅画已数倍于过去价钱,成为藏界人士青睐的珍品。

有着“伯乐”的眼光、胆识,萧晖荣在收藏界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年,他当选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去年还获得年度贡献奖。萧晖荣说,作为一个收藏家,有能力参与收藏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除了能让历史流传和与人分享快乐外,藏品也能提高藏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贡献艺术情系岭东

年过花甲,萧晖荣并没有停止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萧晖荣的梅花大图,摆脱了那种程式化的孤高冷峭,浓烈、灿烂、生动、盛大,如雄壮奔腾的交响乐,已经成为中国画坛上的奇葩,得到了国内、国际艺术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近年来,他还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实验、推广“文人雕塑”上,试图从另一侧面攻取艺术更高峰,这是实力、领悟力到达深层而迸发的一种文化自觉。从2008年至今,萧晖荣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多个城市举办了二十一次大型个人艺术展,花开并蒂,国画与雕塑相映生辉,其成就得到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个潮汕人,萧晖荣对家乡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斥巨资在汕头建成了一座集艺术创作、展销和拍卖为一体的艺苑文化广场,设立岭东美术馆和岭东雕塑院,将于年底开放。艺苑文化广场将邀请海内外成就卓着的艺术家、收藏家前来办展览、搞创作和讲学,积极促进潮汕与海内外各地的艺术交流,培养和发掘潮汕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丰富和提升潮汕收藏界的热情与修养,将大潮汕的文化艺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以艺术推动岭东之崛起。

个人档案:

萧晖荣:1946年出生于华侨家庭。工花卉,亦写山水,善写梅,精雕塑,喜中国美术史论和书画鉴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浙大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美院客座教授。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从事美术创作,70年代开始从事工艺美术创作并先后与诸多艺坛名家和学者交游,或有作品合作。作品连续入选中国美术作品展。并入藏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雕塑院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