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令人振奋的单页网站
发起人:看门阿三  回复数:0   浏览数:2735   最后更新:2010/01/20 23:35:14 by 看门阿三
[楼主] 小生生 2010-01-20 23:35:14
方便面批评的困境-----------与程美信先生、吴味先生、薛亚军先生等批评者的商榷

崔灿灿

在“金棕榈”和“金酸梅”两项评选活动名单公布之后,即刻在艺术圈内形成轩然大波,特别是艺术家片山的作品《你选择强权,我选择吃屎》被评选为“金酸梅”并由几位青年批评家撰写评选理由发布之后,颇为奇观的是艺术圈集中的对“屎”进行了讨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将近十几篇文章(不包含众多的回帖)在关注这一主题。只怕这在世界文化史中都应属于奇观。显然对片山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屎”产生了众多误读,首先对于评选不满的几位批评者认为“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强权。而评选者的意见多为使用这种材料和媒介本身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有效性及其背后复杂的艺术家创作动机的关注。而恰恰问题则出现在这种针对评选者评语的误读之中。在评选者的评语中几乎一致的出现了对其采用的材料的不满及厌恶之情。针对这一点批评者提出了“为何如此一致的”都选择了片山的这件作品。显然这件作品在传播上产生了一定的有效性,使得其成为2009年的一次聚焦了众多艺术视线的作品,也就解释了为何大家都要关注这件作品的原因之一,其二:片山选择了以屎作为创作材料,这样一个材料本身具有极大的争议性,它虽是生理上人有益身心健康进行生理排泄的产物,但在生理本身又是超越了人的嗅觉,视觉,味觉及心理的承受能力,这也就说在对自身的功能性上它是有效的,而对他者的传播上必须依靠刺激他人呕吐,反感从而起到某种作用,这往往就是所谓的“臭名昭著”也名垂青史。但,需要警惕的是,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偶然或者说是恶意传播所形成方法的有效,并不是应该广义推广或是提倡的。这理应也是评选者将其纳入“金酸梅”的缘由之一。
而三位批评者对评选者的质疑也在于:认为其忽视了政治强权的危害,而是关注一些琐碎的细节。在笔者看来,这又是另外一种误读,几位评选者并未在评语中强调应抛弃对政治强权的批评,而是将问题指向这件作品的本体,方法,有效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评选者并未忽略作为观念将问题转向政治诉求以及对强权的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在艺术内部进行问题的探讨,跳开主义对主义的常识政治。三位批评者未免太过于轻视评选者的价值判断与智商,这种反对政治强权的常识不需要再用过多的语言去阐述,它是问题,但不是新问题,而是一个一直以来都没有解决的陈旧问题。它在社会学、政治学中始终是个急迫的文化问题,它也是当代艺术理应关注的问题。而争执却也在此时出现,当代艺术应如何向政治学,社会学中的急迫问题转型?这就是如何使得艺术在不丧失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转向,黑格尔推断艺术将在转向哲学后消失,而格林伯格的前卫艺术不甘于艺术的消失,将其转向于政治学之中。在这个基础上也说明了,艺术不仅在发展之中需要转向,也要保持自身的一个不断创新的艺术本体。艺术可以转向,但假若仅仅成为其它学科研究问题的一个工具就是一个悲哀,何况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艺术这种工具显得极为幼稚并无多大有效的价值,这就更是一种悲哀。在今天谈论一件作品的时候,假若还是以艺术作品相称,作为从事艺术批评者的人们理应去捍卫艺术自身。今天的当代艺术批评本身即是一种耻辱,耻辱于任何一个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者都可以侃侃而谈艺术,甚至在语言、逻辑、学理上要比今天的艺术批评家专业的多。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面对作品的失语吗?这种尴尬这些年来不仅震动着艺术批评家的专业素养,也预示着在哲学家,思想家眼中这是一批毫无特长而言的可笑之人。
然而这并不代表艺术应拒绝转向,而是应加速研究艺术转向的方法和具体的优势。艺术如何处理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艺术如何处理与众多强权话语之间的关系?显然它不是简单的融入,而是有效的融入,带有追问似的反省。艺术应该发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所发现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深化问题。这里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检验,它是不是一个问题,假设它是一个伪问题或是常识问题,那么它所产生的主义也就是虚无的主义,常识的主义,它就不是真理,而是简单的成功学而已。近30年来的艺术理论不断的在进行非此即彼的简单游戏,从反思文革的意识形态化,到进入民主诉求的意识形态化,使得艺术再次沦为意识形态、政治观点伸张的简单工具,只是幸运的,这些理论上“政客”并未真正的掌握强权,否则那又是一场灾难。如何逃避这种文本与文本之间简单二元对立的敌对关系,成为摆在当代艺术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进行理论批评研究的时候必先要质疑这种文本本身的建构可能以及终极指向。往往简单的某一文本中洋洋洒洒的历史决定论,都是注定贫困的,未来是一种偶遇,虽然也是一种必然,但这种不可掌握的局部和并不客观的整体描述恰恰成了它贫困的理由。基于这样的前提,多元语境之下的多元文本如何才可行至有效的进入问题,并进入艺术之中?这就需要强调一种实验的精神,而非话语游戏交替的前卫,放弃偏执的某一文本转向,并不是为了彻底否定,而是完成从出位到回归的必然校检。关注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缝隙,距离,针对,磨合点并以实验性的态度进而完成在艺术中的转向。
批评政治强权作为一种追问的方式,并不预示着它是终极的,上帝将真理降于人间,可并未将真理降于“粪便”之中,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假设没有本能的对排泄物的拒绝,则犹同于低级动物一般,发泄之后还要闻其味,观其色。
重回形而上追问,以及重回艺术本体,是一种带有自觉性的反思,也是一种带有自觉性的实验。片山的《你选择强权,我选择吃屎》作为另外一种强权,它在某种层面上是间接的破坏了公共环境,观者并非是主动的接受,而是被迫的作呕,作为行为艺术可以说这件作品引发了一定的深思,但毕竟它不能建立在侵犯他人权利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这样几位批评者具有反思精神,观者同样也是另外一种生活语境的选择。你们一思考,上帝也许真会笑。假若片山的作品可以成立,那么在笔者看来,片山完全可以复制更多比如《你选择强权,我选择喝尿》《你选择皇帝,我选择上吊》《你选择卑鄙,我选择变态》等等一些列副产品便可以大肆推出,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艺术家除了玩文字游戏和超越身体极限之外,又有何智商及思考的体现的?艺术家的激情也只能不断的通过自我虐待完成其精神上的所谓升华。其二行为艺术在何种环境下实施是否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那?随便选择一个美术馆,来一段偶发确实有点勉强,也有点单薄。这种简单的创作手法,实在难以认同,如若去掉用排泄物写出的那几个点睛之笔,其作品毫无意义,也实难共鸣,行为艺术肤浅到需要写上注释,那么和写学术论文又有何区别?我倒是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文字行为艺术。现场的视觉及各个方面的感观成为必须要看海报方能明白其意图的附带品,实在是行为艺术的悲哀,冠以艺术二字的悲哀。
程美信先生,薛亚军先生等批评者在近几年的艺术批评中,通过网络及各种媒介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批评势力,我称其为“方便面批评”这种批评势力迅速、简单、方便,并且短时间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解决暂时的温饱问题,制造吃饱的虚幻假象,但可惜是什么时候都就哪几个味道,也就那哪几种材料,每逢听到“政治”二字便彻底的狂欢起来,用经过化学元素调配过的二手作料,毫无新鲜感可谈,吃完之后还要打着几个酸酸的饱嗝。
这种“方便面批评”的特征体现于以下几点,快速:往往某一艺术界批评家的文章一旦贴出,或重大新闻事件的出现之后,这些批评者似乎早已摆好姿势,烧好开水,随时给任何新人新事,老人老事展开一场冲泡,速度之快,使得事件本身还未彻底展现就以被全盘否定,过于盲目的判断事件的价值和意义,知识还未完全消化,顷刻之间便有酸味喷出,没有孩子却非要当妈,甚至连对手的真正的阵地都没有找到,就展开进攻。而今天所应反省的就是这种低廉的方便快餐批评带来的片面效应,一味的彻底决裂使得不良批评的错误引导同样迅速低廉的传播。
防腐剂的反应:这种批评者的反应是本体论的,具有一个绝对标准,但这种反应也是简单的,本能的,无序的,是庸俗的社会反映论。也可以说是对味觉的不尊重,以及品尝能力的丧失,而有趣的是,这些反应的主体往往在某些特殊情境下是善变的,因为见招拆招,很那找到真正立场。也就是说反应会根据刺激点的改观而改变,而并非恒定的个人立场。但正是这种矛盾,使得很多批评者固执的认为真理掌握在手,练就了一身独孤九剑的神功,可偏偏忽视了时间的历史情境,以及被批评者的意志,目的和多元方式中特有的行为方式。且批评他人的的学术利器采用的许多都是便于冲泡的网络知识,以应变自身知识因对手的变迁而可以迅速查阅。
“方便面批评”的出现和崛起使得批评成为一个如此快乐的场域,大家尽可以快速的,盒饭式的,手持防腐剂,很方便的下载网络知识,相互倾轧与娱乐,泼着泡方便面的开水,打着酸酸的饱嗝,流下一地白色污染的塑料包装袋。
[沙发:1楼] guest 2010-01-21 00:32:04
小SB一个,越学越傻
[板凳:2楼] guest 2010-01-21 00:59:45
这又来了一个没学就傻的大sb
[地板:3楼] guest 2010-01-21 01:16:27
崔灿灿 是谁?这大sb真自以为是!
[4楼] guest 2010-01-21 17:39:12
江南才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