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维权”到底要维什么权?
发起人:sanjiaowang  回复数:4   浏览数:2421   最后更新:2010/03/06 11:14:54 by guest
[楼主] daftvenus 2010-03-05 12:49:43
作者:Regine

当日本多媒体艺术节召开时,我非常幸运地正好身在东京。这个展览给人感觉轻松,有点混乱,但充满欢乐,足以使一个来自欧洲的业余爱好者充分感受到多媒体艺术的魅力。



 
The National Art Center where the exhibition was held 这次展出在“国家艺术中心”举办

首先要指出的是,这次艺术节展出的,并不仅仅是媒体艺术,它也包括了很多具有创造力的娱乐、动画、漫画作品。与欧洲相比起来,日本的多媒体艺术更像是范围广阔的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但同时,相对于欧美的类似展览,我并没有看到太多与当代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作品。我本期待着看到一些比如激进主义或者黑客主义这样的反传统、颠覆道德观念的主题,令人失望的是,如此的作品我一件也没看到。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缺陷没有影响到我欣赏展出的高昂兴致。
与其它类似的活动一样,日本多媒体艺术节不仅仅展示了获奖作品,并且还展出了一些评委会推荐的新兴作品。






David Bowen的“模拟成长装置”获得了“艺术界限”种类大奖。这个作品意在复制一种洋葱植物的每日成长过程。

当激光从三个角度中的一个扫描到洋葱时,一个建模器根据获得的信息创造出一个塑料的模型。这个装置每二十四小时由不同的角度重复扫描一次。每建一个模型之后,系统自动给传输器增加17英寸,使这个循环体系能正常运作。这个系统的成果,就是一柱白色的模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简单有机体的生长现象。




活动中我最爱的作品之一是一个名叫Braun Tube Jazz Band(布劳恩电子管爵士乐队)的装置。艺术家Wada Eli把电视屏幕列成一排并把它们变成打击乐器,这一样以来,他给一个我们熟悉的媒体设备重新发明了一个作用。艺术家解释说:“有一天,一幅神气的景象出现在我脑中,我看见废弃的电子设备在大街上被当作乐器来演奏。以这个景象作为起始点,我设立了电子管电视以及电脑控制的录像机,它们的数量和乐谱中音符的数量相等,用它们创造出一套加麦兰打击乐器。敲打电视管可以发出简单的,合成的电子音乐。”

另外,我很高兴我终于见到了去年在“电子艺术节”里错过的Lawrence Alstaf的作品,在这个叫Nemo Observatorium的作品中以把观众困住而著名并且获得了互动艺术的金尼卡奖(Golden NIca)。





在这个作品中,人们排长队为了进入这个透明的圆柱体,坐上里面的椅子,等着风暴的来临……一旦你按下开始键,一阵巨大的塑料泡沫风暴就会疯狂地在圆柱体内壁之间旋转。但是,在你最初一秒如地狱般的惊吓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实验还是非常温和和安全的。




一个叫“Leçons de Français”(法语课)的展品,好像一趟真的充满魅力的来自艺术家Vanessa Louzon的法语课。她把她母亲时代的法语课教科书,以及她父亲的一幅共产主义时期的地图里面的图片剪下并来重新排列。她还创作了一部叙事性的视频,用老掉牙的语言课来描述现代生活、人们的迁移以及未实现的梦想。

视频地址:http://vanessalouzon.com/videos/leconsdefrancais.mov



艺术家Shiho Fukuhar和Georg Tremmel创作的Common Flowers(共同的花朵),用结合生物的DIY方法,把历史上第一朵基因转变的并且成功出售的蓝色的“Moondust”康乃馨,变为它原始的白色状态。



BOX 2.0, 200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lkatraz Gallery “盒子2.0”
Nika Oblak和Primoz Novak创作的“盒子2.0”,是一个亮橙色的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是这两位艺术家的“克隆体”被困在里面的场景。当它们在2D世界里试图冲破围墙的时候,机器里面气动系统和相关软件把他们的行为转到了实际的3D空间,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他们的拳打脚踢真的能使他们逃离这个电视机。

(所有图片来自“日本多媒体艺术节”)



来源:http://www.we-make-money-not-art.com/archives/2010/03/japan-media-arts-festival-in.php
翻译:daftvenus

zhanghanlu@hotmail.com
[沙发:1楼] guest 2010-03-15 23:18:1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