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成功的代价?
发起人:囧哔哔  回复数:3   浏览数:2181   最后更新:2010/06/05 10:02:27 by guest
[楼主] 奴才也算人才 2010-03-15 14:58:36
栗宪庭:“忽悠”中国当代艺术30年(转载)


有这么一个人,凭借个人的力量,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有这么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发现、推出、举荐、扶植、鼎力相助无数艺术家,并将他们中的精英带到国际艺术舞台上。

有这么一个人,先知先觉地承担起应该是国家的职责或者是国家某个机构的职能,尽管他曾经位居在这个机构中,最后还是被抛弃,抛弃后的他依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他以个人能量与魅力,继续实践着他的理想。如果他选择了放弃,我们不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将怎么写?如果他选择了妥协,那么,今天中国艺术家的序列中还会有那么多他的嫡系弟子与徒子徒孙吗?

这样的假设,只是文人的一番感慨,一种事后的无限激动与遗憾后的仰天长叹。

有人说他是一个战士。

有人指责他是中国当代艺术“F4”的幕后推手。

还有人还称呼他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

而他自己说:他只是一个“交通站长。”

这个人,就是栗宪庭先生。

好一个交通站长啊,连这个身份,也可以让人遥想出叱咤风云的年代,硝烟弥漫,危及四伏。如果这话出自别人之口,将带有纯粹的黑色幽默味道,但栗宪庭先生缓慢地说出后,我们再次凝视栗宪庭先生那张看起来很平静的脸孔,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好像在讲述着他人的往事,他的眼睛就那样饱含着历经人生大磨难后的慈祥与肃穆,略微侧过头来,以他一贯的45度侧面,正视着远方,我们可以感受到曾经的历史风云是如何的残酷,曾经的暴风骤雨,一场接着一场再现出来。

面对这样的假设,栗宪庭先生一定会说:如果人生可以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让自己成为现在的我。

是啊,栗宪庭先生一个人驾驭着中国当代艺术之船驶向何方的事实,让世人无法理解与理喻,栗宪庭先生也本能地反抗着。

人生不可以假设,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有时自己也是无权选择的,你可以改变别人未来的命运,但改变不了自己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由别人来改变的!

当他掌握话语权的时候,推出一大批艺术家,如今这些艺术家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伴随着中国人的成长,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父亲》、《西藏组画》等艺术作品,深入人心,成为我们记忆中与青春岁月紧密连在一起的图像。

别人如果远离了话语权,他就是一个退休的老人。

栗宪庭先生离开了他的岗位。这是一种悲哀与无奈,栗宪庭先生在当时的状态下,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危机,他果断、执著,睿智、善于抓住机会、顽强地利用这些机会,扭转了个人发展与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

他的影响力比过去还强大,总有人愿意把中国人分成领袖与士兵的关系,那么,栗宪庭先生天生就应该成为一个领袖!他的性格、地域性成长背景、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还有他屡次磨难后的再次崛起,都无疑地表明只有他、还必须是他将高举起艺术自由的旗帜,哪怕,他一万个不情愿,也由不得他了。

30年的时间里,他多少次试图改变这样的现实,收效略微!

无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反映出冷漠、自我、茫然不知所措,怀疑一切,沉湎与徘徊在边缘化人们空虚的心灵与生存状态。事实上,栗宪庭先生知道,作品中反映的这些人,既不是社会的主流,也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些作品本身也不具有创新与学术价值,与他一贯主张的艺术理论与观念背道而驰,但他还是铤而走险,但他必须借用一个概念,他把这些刚刚流行的艺术作品,定义为“波普”、“玩世”、“艳俗”等风格与图式,其中“玩世”是他的独创,并影响广泛与深远,享誉海内外。至今,已经派生出两代艺术家锲而不舍地玩着、创作着并改善了许多艺术家生活状况。

栗宪庭先生成就了他人艺术人生的同时,也完成他的最后转身,奠定了他自己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地位。

为何是栗宪庭先生,而不是别人?

如今,有无数的文章在回忆这个过程。

无数功名成就的艺术家也开始了愤愤不平,好像该由自己扮演“教父”的角色。

许多业内官员,也时常流露出:栗宪庭把握了机会,如果那时,我要是像他那样坚持下来,哪里有他啊。

这些人此时仍然没忘自己的官员的身份,吝啬得省略“先生”两个字!

似乎许多人都可以成为栗宪庭先生,但栗宪庭先生只有一个。

栗宪庭先生捋了捋银色的胡须,他喜欢45度的侧身面对镜头,一身中式服饰,看起来像似与世无争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人,他给人的印象总会让人想起他来,很内敛、性格刚毅、经历过许多磨难后依然不改他的精神领袖气质,如果谁忽略了他45度侧身后的雄心与理想主义热情,不是媒体的失误,就是阅读者过于自信误读了栗宪庭先生。

栗宪庭先生最大的本事,被所有媒体与关注他人生历程的人所忽略,这就是栗宪庭先生本人是一个超级“忽悠”大师!

“忽悠”的核心,是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个理由,并将这个理由与行为理想化与合法化,由自我意识变为公共意识,进而影响大众。

如同赵本山先生一个人盘活了东北“二人转”一样,并将民间的艺术赋予一个新的品牌。而栗宪庭先生将自己的观念与那些艺术家的作品很好地结合起来,赋予了一个符合急剧变化后的社会大众的心态的概念。

是别无选择,还是他痴心未改?

他一个人,忽悠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

每一个时期的转折都有他的身影。

每件爆炸性的事件后都有他的声音。

每一个杰出艺术家的成长过程都可以看到栗宪庭先生鼎力相助的行为!

纵观全世界,可以说既无古人也将注定没有来者,特定的历史状况与栗宪庭先生本人的个人魅力,决定了这个方向与进程,唯一的结果与事实是:栗宪庭“忽悠”中国当代艺术30年。

[沙发:1楼] guest 2010-03-15 15:40:48
哈!这楼主挺有学问。
继续搞,还有别人吗?还是只骂老栗?
继续加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