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女遇到GT高手!
发起人:guesτ  回复数:12   浏览数:4050   最后更新:2006/11/30 16:55:57 by
[楼主] 湿大大 2006-07-29 09:54:23
北京上空的腥红

杨少斌与尼区(Hermann Nitsch)

联展


文章来源:典藏今艺术  

北京上空的腥红

杨少斌与尼区(Hermann Nitsch)联展

文·摄影|杜小鹃



舞台是古代施行魔法仪式的祭坛,参与者唯有经由鞭苔肉身,切割肢体等残酷的苦痛经验表演,方才能透过肉体阻碍而超脱进入形而上世界里的原创和谐。                               ——Antonin Artaud



残酷是一种存于感觉横溢的激情中的紧绷生命,生活因此而丰硕。

——Hermann Nitsch



4月9号的北京异常的血腥,798里的空白空间三台录像里正播放着尼区(Hermann Nitsch)的所有做过的行为表演艺术。尼区为维也纳行动派(Viennese Actionism)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也是对杨少斌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此次尼区携带他刺激煽动的作品与杨少斌极具的暴力油画雕塑北京在相遇。展出的有杨少斌的七幅油画与一件雕塑,尼区的有泼彩、照片及行为道具的装置作品,开幕式上艺术家黑月以行为方式送的鲜花,使整个展场更象一个祭坛。

两位艺术家杨少斌与尼区在他们的作品里使用与人和动物的血液有关的元素,或者采用可以使人联想到血液的颜料或者红葡萄酒的这点也是空白空间为他们做联展的初衷。艺术家在某点上有穿越时空的共通性成为此画廊作了好几个类似的主题展览。擅于将国际上有共通的艺术家与相关的艺术特性引入中国来达到交流和沟通,这点举措也使空白空间这个国内高端外资画廊具备其它艺术空间没有的优势与学术特色。



性与死亡

    六十年代完成的行为艺术在挪威产生了以尼区为代表的维也纳行动派支流。由于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社会颓废风气,奥地利中产阶级过着体制内的生活,内心却有被压抑的情欲,而这种本能的力量在最后形成一种放纵的艺术风潮,以佛洛依德与容格对性与潜意识理论为归依,这股浓郁的怪僻耽溺气息,基于对潜在精神内层神秘经验的探求,使他们具有类似自焚式的狂热。尼区的“纵欲神秘戏剧”( Das orien mysterien Theater)理念便是由此背景产生。

尼区认为性与死亡二种极端能量一旦合并,可引领人升华至灭绝与狂喜的境界并得到净化。他在行为作品里解剖动物,放纵情欲,让感官冲动达到极限。尼区将被屠杀的兽体流出浡浡红血、金黄的尿液和浓稠的乳白精液交融在一起化成为纯净葡萄酒,庆贺即将登临的高潮,然后行动化为仪式“尼曲与羊尸交媾”。在行动结束后,尼区将羊尸血淋淋地挂上十字架。尼区认为羊是神话里酒神的尸骸,人类由其灰烬诞生,因为开膛破腹羊儿象征回归真貌的人。将羊行刑于十字架上,是将酒神与基督地位同等看待,并传达出他认为基督教是受难的观点。在尼区表演范围内,上演有法国萨德侯爵 (Marquis de Sade)式的虐待狂情景,也有类似撒旦教黑弥撒亲吻男童性器或描述各种方法如何让童体残缺的恋童癖好行为。这些禁忌的题材被尼区使用在强烈的戏剧效果中,并将潜意识中的欲望、恐惧曝露宣泄出来,以达到移情的治疗作用。

尼区还是位音乐家,各种噪音皆为他的创作元素。具有时空双元性的噪音能衍生出另一种事件,是行动的另一种可能性即在听觉上产生拟真效果。噪音在高分贝时具有绝对杀伤力,而这种接近死亡高潮的快感具有如同高潮时的震憾力。此种酒神的狂乱音乐形式充满了自毁的破坏性,行为者的残酷经验也随着音波在感官上的施虐而转移到听众身上,它使得他们受到刺激而进一步感知体内不和谐冲动的震荡。

   

暴力与阴谋

    杨少斌是自学成材的,从唐山轻工美校毕业后,来北京考美院的经历以文化课的几次失败而告终。在这之前他画过陶瓷,当过警察,在圆明圆画了很多年后,后来以红色暴力的画而闻名。他的“红色系列”内容将暴力与受难放在一起的,无头无四肢的裸体躯干、残缺不全的肉体碎片、畸形的腿和其他身体上的部分,身着恐怖制服的形体或者可怕的畸形怪物。画中的人们残暴地在脸上扭抓、撕咬耳朵甚至性器,呼绝望扭曲的面孔斗争,扼住它们的咽喉。在杨少斌2004年的目录册中,有这样的例子作为参考:巴洛克(Baroque)风格戏剧性的斩首情景,自我毁灭的凡高(Vincent van Gogh),苏蒂恩(Chaim Soutine)的肉体表现,培根(Francis Bacon)的扭曲躯体,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受折磨的形象,其中尼区一组表现血腥场面的作品也在里面。从“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杨少斌从单一暴力引向了国家暴力的范畴。他作品围绕二战、日本对中国的空袭、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以及那些不一定要精确指向的独裁行为和政治矛盾,暴力后面的阴谋与随之引起的不安也为杨少斌所注目并将之展开。

杨少斌此次展出的作品有一部分是直接取材于尼区的作品,他的一幅油画头像的背景为尼区血淋淋的泼彩风格。并且在绘画技法上更加的湿与加强形象边缘的渲染,红色颜料自由流淌形成加上主题,与尼区的与酒神有关的红色行为表演相呼应。死亡在此处用更加隐晦与抽象的形象表达,巨大的红色漩涡的画面的油画,与类似生物触角的外空不明形态飞入另一个在搅动的汹涌画面的中心。政客的死亡往往与阴谋有关,作品《谁》通过几个腐烂尸体政客头像,如将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死去的儿子与他生前的头像的并置,真相与扑朔迷离的阴谋也被搁置。这次展览使2003年将自己红色改为黑灰色的杨少斌重拾红色系列,将毁灭与残暴扭曲融合在一起,它们与尼区的行为与泼彩系列作品呼应。红色,它既是激情,也是创伤。



杨少斌与Hermann Nitsch联展

展地◎空白空间(White Space),北京

展期◎04.11-06.11
[沙发:1楼] 湿大大 2006-07-27 05:03:35


4.杨少斌的雕塑作品 180×160×140cm 2001年
[板凳:2楼] 湿大大 2006-07-27 05:04:36


5.谁 42×53×4 布面油画2006
[地板:3楼] 湿大大 2006-07-27 05:01:42


3.现场尼区的行为表演录像
[4楼] 湿大大 2006-07-27 05:01:09


2.交叉担架,第100次行动中的表演道具,1998(右),知识的担架,第122次行动中的表演道具,2005(左),血液、黄麻布、血绘、袍子、木头
[5楼] 湿大大 2006-07-27 05:00:17


1.45张彩色照片局布 80-120次行动表演的资料1984-200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