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下场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914   最后更新:2011/08/15 10:12:05 by 理论车间
[楼主] 蜜蜂窝 2011-08-15 10:12:05
齐泽克短片《爱,垃圾》

[沙发:1楼] guest 2011-08-15 11:31:22
新浪微博上关于齐泽克短片《爱,垃圾》的评论和争议
(以回复时间为标准)

欧宁 他的斯洛文尼亚口音和激烈的颤抖并没让他的立论能超过十九世纪末的波德莱尔。爱垃圾,爱人类的失败,并不比可憎的生态主义更有新意。(8月14日 01:27)

理论车间后门 第一次看到他现场表演,更发现他的英语极其厉害,口音是最次要的东西,要有脑子,语言才到我们身上的。他会母语以外的三种语言,一种可以读黑格尔,一种可以读拉康,一种能这样比CNN的主持人还表达得锋利!(8月14日 01:44)

理论车间后门 灾难是好的,比小资们迷恋的这个所有可能世界里最好的世界要好。生态主义代替了宗教,很可怕。爱世界,就是垃圾也应该去爱,就像爱你的心上人一样。辩证法加心理分析!这在中国太缺了!(8月14日 01:47)

阿仁1代 混世的教主。(8月14日 03:25)

深圳陈寅 齐泽克偶尔搞电影,也竞选过总统。这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哲学家思想家,在西方获得的声誉与萨义德、以赛亚·伯林齐名,著作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关注希区柯克、列宁、歌剧和9·11恐怖主义袭击等等毫不关联的领域,写作风格天马行空,擅长将心理分析、政治和黄段子融为一体。是个奇人。(8月14日 04:49)

于坚 齐泽克逻辑,逆来顺受,闪族当写焚尸炉赞。逆来顺受确是千古不绝的诗意。屈原说去终古之所居。从伊甸园算起,人真的是一再朝着石油自我流放。齐是虚无主义者,但人生活在历史中,无法与经验一刀两断,假装自然从未存在。生态主义者是希特勒,世界必另一面目。还是看怎么做,垃圾或自然乃权力选择的结果(8月14日 07:02)

夏花的闲茶 粗看,有启发。比如好莱坞们可以有点新想法了,抛开终结者,近年几部灾难片末世片都在讲的无非新纪元…接受,人工化,新物种,齐的生态主义,前途的新想象;说到现状的心理学理论,与其“否认”说,不如无助说,习得性无助下的逆来顺受…这正是普罗大众所选择的生态主义。希特勒们可以有他们的生态主义(8月14日 08:07)

杨小滨-法镭 齐泽克的意思是应该是:认同、享受、把玩创伤的征兆。这当然是一个拉康的命题。不是被动的无奈,而是迎面抓住它。(8月14日 09:23)

李一樊 这家伙不承认人和自然的历史上下文关系,反对绝对价值,推销结果主义,和拆迁办的是一路货.另在美学价值上比波德莱尔差远了.(8月14日 09:24)

赫拉克利特的小河 这个观点有很强的冲击力,齐泽克认为人对大自然既愧疚又无法停止污染的心态是不健康的。不必诗化自然,也不必试图用生态主义来改善它,就像你爱一个人也要包容TA的丑态一样,你也要爱这个垃圾遍地的世界,而且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可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观点。(8月14日 09:27)

李一樊 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你在废墟中享受,还是反对制造废墟.他玩了个逻辑陷阱即,因为在绝对意义上废墟不可避免,所以任何在数量上的改变没有意义(8月14日 09:40)

cinekino 齐泽克的批判对于《海洋》是非常明显的。《海洋》就是构想一个“原始自然的和谐”,其实自然就是灾难,而人类一方面被认为是有能力破坏自然的,另一方面的教导就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8月14日 09:45)

cinekino 齐泽克的垃圾美学化,是要求把切断的不愿意面对的部分重新回到视野,但是这究竟是另外一次生态主义的垃圾处理技术的演进?还是至少面对的心理幻觉?齐泽克至少在这个短片中无解,或者说,“现代性”自身的灾难性如果在接受批判之后得到处理,其实依然有一种无能无力的感觉?(8月14日 09:47)

李一樊 如果没有绝对主义,我们就应该赞美拆迁办,赞美高铁追尾后的快速通车,赞美大跃进,赞美波尔布特和德国的焚尸炉,以及一切丛林法则(8月14日 09:50)

理论车间后门 你去看看一个美英教授能有这他这样的词汇量和句法力量?要坚信:冲到外语里越深,你从母语那里得到的自由越多。目前在理论界的,他的语言造诣也是最高的。法国的几个英语都没他灵光,德里达的英语,很不错,但也不如他放得开。(8月14日 10:01)

付晓东 不好意思,老齐又正中我下怀,建议@理论车间后门 以后也多用有口音的视频。比如抵制意义的诱惑,生活是盲目而且荒诞的,发现大众鸦片,保守意识形态就是这一切太过分拉,用谈恋爱来讲理论问题等等。8过他对完全切断自然,理想世界的方程式化的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可~(8月14日 10:03)

李一樊 在一个满目废墟的国家,是不能提倡享受废墟的.这是权贵和大既得利益者的态度.(8月14日 10:06)

理论车间后门 他说小资以为自然是春风杨柳的,其实自然本来也是由无数个生态灾难造成,否则你的煤和石油哪里来?将要到来的生态大灾难会不会只是自然的故态复萌?更何况,小资担心是担心了,他们做了什么了?只是disavowal:说很多是为了能最终去不做。(8月14日 10:09)

李一樊 回复@付晓东:也许引起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他们就成功了,他们也是艺术家思维.他们制造的语言废墟本身一文不值.(8月14日 10:18)

李一樊 只想在中国语境谈这个问题./@满宇:齐泽克针对的是生态主义的意识形态的预设,带有幻想性的预设。一个是对自然的幻想性的理解,一个是对现实的假装不知道,与中国的情况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不过他的结论是有些奇怪.(8月14日 10:22)

斑马乐园 看完齐泽克满怀激情的演说由衷产生钦佩。尽管他批判了那些对危机对垃圾视而不见的所谓“生态主义”者,而他其实也没有探寻到缓解危机的有效方法,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考,提出直面人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垃圾场带来的现场感使他的演说充满张力,因为思考而身临其境的态度本身,令人折服。(8月14日 10:22)

斑马乐园 我一直觉得,垃圾筒是我们生活中最奢侈的必需品。人的天性令我们的内心充满欲望,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生存的世界索取,而垃圾筒让我们的肉身得以轻松减负。假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要随身带上所有自己产生的垃圾,那我们就会寸步难行。同不喜欢的回忆可以选择遗忘一样,垃圾筒就是成就我们美好人生的法宝(8月14日 10:26)

管郁达 转发此微博:思想发生最鲜活的场域来自拉圾场---与古希腊人认为思想来自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齐泽克的思辨逼近思想的源头,自然有活水从源头涌出。柏拉图、苏格拉底也是这样思和想的。这与许多经院主义的哲学家自然不同:经院主义将文本理解为世界,而齐泽克将"世界"理解为文本。(8月14日 10:29)

付晓东 回复@李一樊:他这个不如叫“环保主义”的去魅~建议再讲一段“宠物主义者”的去魅,“艺术股票”的去魅,至于”偶像“的去魅工作来日方长,而且得从自我开刀~(8月14日 10:33)

于坚 无论如何,屎是吃不下去的。仅这条路的话,又何必活着呢?理论怎么解释都通,垃圾也可当鸟语花香来爱,但感官难以接受。齐先生不至于就要吃屎过一辈子吧?如果只是比方,那么这种象征手法毫不新鲜,正是鸟语花香的意识形态史所赐。干脆别再用这种修辞系统,另创屎语,不知昆德拉以为如何?(8月14日 10:39)

理论车间后门 仔细听,老齐的念字其实很准,自信满满,就好象只是说话牙齿天生不关风,整天“嘶”,像自行车胎的漏气声。(8月14日 11:01)

罗马拾荒人 这其实其纪录片Examined Life的一个片段,里面还有巴特勒,哈特甚至纳斯鲍姆大妈!齐泽克其实反的是小资生态主义,他把逻辑推向极端,就成了卢卡奇所说的,自然也是个社会概念——没有自然。保护自然,就要保护社会,要保护社会,社会的形态必然是社会主义。(8月14日 11:11)

金色的秋野 齊澤克先生创立的这套垃圾哲学本身就是垃圾理论。要我们相信很简单:把你们全家先搬到垃圾堆里住吧,用糊着屎的塑料袋当被子盖,一日三餐都吃蛆虫爬满的腐食,渴了就喝点流浪猫的猫尿……那才有说服力。否则再讲也是白搭。(8月14日 11:40)

钱丽的 “逆来顺受”充满“爱”的理论的齐泽克在中国背景下提出就是一个理论“奇迹”!@李一樊:请齐泽克来大连享受废墟.理论是不能代替体验的.(8月14日 11:45)

李一樊 今天如果齐泽克在大连会说什么?在环保人士被资本和权力打压,被迫东躲西藏的今天,谈去魅是不是太早?就像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人们刚开始在微薄尝试自由发言,就开始批判言论自由的害处,会不会太精英主义呢?//(8月14日 13:53)

理论车间后门 于坚的理解纯属扯蛋!他摸不出里面的辩证法!不是在讲故事这么简单的事儿!光看译文也是不可靠的!不懂外语来讨论理论,是瞎子来参加三级跳远比赛了!文盲的口气往往很大!我已把他的话总结成三点,这三点如果你觉得吃弗消,那就不要来折腾老齐了!(8月14日 14:46)

理论车间后门 真的可笑透顶,如此直白的现场讲解,还会引起如此的激动。你激动个什么,摸清楚了吗?(8月14日 14:47)

理论车间后门 好像是一道考题一样,测出了那么多阿毛身上的猫腻!(8月14日 14:48)

博士i “垃圾”作为概念,从来都能被人正确认识。所谓被压抑、被曲解、误解、不理解,往往是和公共道德的下降有关的。就像公共道德败坏曾经败坏的维也纳,满大街都是屎和尿;宋代以降的北京城,满大街都他妈的是免费露天茅坑。“垃圾”无关认知,而只有关道德。(8月14日 15:25)

李一樊 在生命价值面前,在今天中国的语境中,所谓享受垃圾的理论,是在为那些剥夺大多数人利益的家伙寻找继续剥夺的理论依据,就是要大家在无法反抗强奸的时候享受性爱的乐趣.(8月14日 16:34)

李一樊 脱离语境,没有对象的的读书笔记不过是语言的废墟.(8月14日 16:43)

周文翰 齐泽克就是戏曲里的小丑角色,用语言玩加冕脱冕的游戏,主要追求说的爽爽而言//@驴叫声声://@于坚:回复@文果:在资本、权力、科技、知识以及知识分子们组成的庞然大物制造的致命垃圾堆面前,齐泽克却去指责那些充其量不过是有几个标语牌的生态主义。五十步笑一百步(8月14日 16:54)

李一樊 因为在基本人权没有保证的前提下没有左右.只用拥护还是反对专制.//@鲍栋:你这个想法和老毛发动上山下乡是一样的,但你却自认为是个右派,为什麽呢? //@王海川微博:中国齐泽克应该放在重庆大阳沟困一个月,保管神马浮云都搞明白了//@李一樊:脱离语境,没有对象的的读书笔记不过是语言的废墟.(8月14日 16:55)

李一樊 今天大连的人要逃命,生命面前没有小问题.//@鲍栋:你又把问题无端放大了。 //@李一樊:因为在基本人权没有保证的前提下没有左右.只用拥护还是反对专制.(8月14日 16:58)

一溜青菜 回复@周文翰:你们起码应该弄明白别人在说什么再表达自己的愤怒,从头到尾,我没看出来齐泽克在嘲笑生态主义,也没看出来他在玩语言加冕脱冕的游戏。我看到的只有你们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8月14日 17:06)

周文翰 回复@一溜青菜: 一,我没愤怒,而且,我也不是生态主义狂热支持者;二,齐泽克这样的新左——当然,按他的精明是不愿归派的,姑且这么称吧——就是玩高精尖新词的小丑——这不是坏词,形容而已——,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的确算是“自以为是”,没想要代表你或者别人“为是”。(8月14日 17:17)

李一樊 我和你的对象从来就不一样,偷换什么?别拿那东西恶心我.哈哈//@鲍栋:回复@李一樊:又在偷换概念,中宣部也这样 //@李一樊:回复@鲍栋:我们面对的从来不是蚂蚁. //@李一樊:回复@鲍栋:我只谈生命.而且是现世的中国今天的生命. //@鲍栋:回复(8月14日 17:18)

胡剑飞1976 看着明白,又有点不明白。。//@姜吉安工作室: 专制和资本垄断在中国分不开。中国现实是:披社会主义外衣的极权资本主义,性质极右。右是改良,左是威慑,左会无辜地实现右的目标。极左不满改良而骂小资,因其追求更大的平等。//@鲍栋: //@李一樊:因为在基本人权没有保证的前提下没有左右(8月14日 18:01)

李一樊 极左除了攻击小资外还做了什么?社会运动?揭露专制?(8月14日 18:06)

布魅 科技进展把人类社会变得方便有序,熵减小,自然界熵增大,实际上环保追求熵的平等,齐反对这种平等主义的自欺,拒绝上帝与大自然在象征和谐秩序意义上的眉来眼去,直接爱垃圾就好了。爱垃圾很虚无,那就爱虚无,齐泽克很尼采了!(今天 00:43)
[板凳:2楼] guest 2011-08-16 12:31:51
@韩冰之火: 没看完,没仔细看,就觉得这人是个功利的傻比,自以为是,大谈‘主义’。‘保守主义’‘生态主义’、还没有超越人类狭隘‘主义’。‘自然’是什么也没搞懂,满嘴妄语。尊重自然包括尊重自然的变化,害怕成为是一粒沙子才是保守无知。(8月15日 15:25)

@金宝或者李小红:转发此微博:研究下!虽然我得confess看听他的书和讲座时,我还是乐在其中的,只是严肃说来,虽然他什么都敢说,如列宁,罗伯斯庇尔革命暴力什么的,但我恰恰觉得他把communism给trivialize了,所以霍布斯鲍姆前不久在卫报上说,齐泽克的流行并不会激发人们对马克思传统的任何好感——大家都是听笑话来(今天 00:26)
[地板:3楼] guest 2011-08-18 16:29:28
美人非非 @吾语若 那么,你是否会像这位对“意识形态”超级敏感的齐泽克,把垃圾作为我们的宿命,或是“爱”上垃圾? (8月16日 12:54)

吾语若 回复@美人非非:这实在是个讽刺啊。爱现代化和爱垃圾是同构的。如果你爱现代化,你就应该爱垃圾。如果你爱现代化而不爱垃圾,那么现代化也是不值得爱的。或者,你必须作一个鸵鸟,假装垃圾不存在。 (8月16日 16:05)

弹指在人间 回复@美人非非:捡酒瓶子的,拆迁房下敲钢筋的农妇,富人的垃圾是穷人的食粮。垃圾养活了很多中国人。 (8月17日 21:34)

阿特网 很好。//@皮道坚://@付晓东:不好意思,老齐又正中我下怀,建议@理论车间后门 以后也多用有口音的视频。比如抵制意义的诱惑,生活是盲目而且荒诞的,发现大众鸦片,保守意识形态就是这一切太过分拉,用谈恋爱来讲理论问题等等。8过他对完全切断自然,理想世界的方程式化的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可~ (今天 11:3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