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论performative式姿态
微聊项目
总策划:黄成
主持 唐思韵
主讲嘉宾:卓梦婷
时间:2012年2月25日 下午3点
地点:广州大学城南亭水井空间
- null
总策划:黄成
主持 唐思韵
主讲嘉宾:卓梦婷
时间:2012年2月25日 下午3点
地点:广州大学城南亭水井空间
戏剧中的荒诞剧
戏剧的简介
分类:话剧/舞剧/歌剧
悲剧/喜剧/正剧/….
起源于古希腊;具有教化作用
戏剧的接受理论,“第四堵墙”(后面会再提到)
随历史发现出现的不同流派,其一为荒诞剧
“荒诞”的简介
存在主义之渊源(绝望,虚无,荒诞);西西弗斯的神话
双重的荒诞性
(引用供参考:
“荒诞是缺乏目的……切断了他的宗教的、形而上的、超验的根基,人迷失了,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无意义、荒诞、没有用处。” ("Absurd is that which is devoid of purpose. … Cut off from his religious, metaphysical, and transcendental roots, man is lost; all his actions become senseless, absurd, useless.") )
[荒诞精神是一个时代里共通的,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表现;而为什么荒诞剧可以成为“最适合”的体裁?原因是……]
荒诞剧的特点:
1.anti-literary/ anti-language
(反逻辑,情节不连贯,无人物塑造,无起承转合)
具有颠覆性,造成评论争议(讨论“接受程度”,群众的两种态度)
[对应的anti-art运动有哪一些代表作?有什么影响?]
2.诗意化
(模糊性,引人联想,直观感受,以多媒体制造意象冲击)
3.语言特色(摒弃理性思维,语言混乱无章)
效果:以反理性的方式给人冲击
制造的舞台与观众的距离
(使人直面生活的荒诞)
可能会提出的问题,key words:
心理主义
意识流表现手法
诗意
纯粹戏剧
Realism
其他
自杀与生存的哲学抉择
戏剧的本体语言
荒诞存在于不同范畴
荒诞与现实
西西弗斯的神话
洞窟上的投影
交流的意义
“真实”的转向(如摄影术发明以后抽象绘画的出现;“真实”不再是原版复制,那要怎样才叫真实?)
戏剧的简介
分类:话剧/舞剧/歌剧
悲剧/喜剧/正剧/….
起源于古希腊;具有教化作用
戏剧的接受理论,“第四堵墙”(后面会再提到)
随历史发现出现的不同流派,其一为荒诞剧
“荒诞”的简介
存在主义之渊源(绝望,虚无,荒诞);西西弗斯的神话
双重的荒诞性
(引用供参考:
“荒诞是缺乏目的……切断了他的宗教的、形而上的、超验的根基,人迷失了,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无意义、荒诞、没有用处。” ("Absurd is that which is devoid of purpose. … Cut off from his religious, metaphysical, and transcendental roots, man is lost; all his actions become senseless, absurd, useless.") )
[荒诞精神是一个时代里共通的,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表现;而为什么荒诞剧可以成为“最适合”的体裁?原因是……]
荒诞剧的特点:
1.anti-literary/ anti-language
(反逻辑,情节不连贯,无人物塑造,无起承转合)
具有颠覆性,造成评论争议(讨论“接受程度”,群众的两种态度)
[对应的anti-art运动有哪一些代表作?有什么影响?]
2.诗意化
(模糊性,引人联想,直观感受,以多媒体制造意象冲击)
3.语言特色(摒弃理性思维,语言混乱无章)
效果:以反理性的方式给人冲击
制造的舞台与观众的距离
(使人直面生活的荒诞)
可能会提出的问题,key words:
心理主义
意识流表现手法
诗意
纯粹戏剧
Realism
其他
自杀与生存的哲学抉择
戏剧的本体语言
荒诞存在于不同范畴
荒诞与现实
西西弗斯的神话
洞窟上的投影
交流的意义
“真实”的转向(如摄影术发明以后抽象绘画的出现;“真实”不再是原版复制,那要怎样才叫真实?)
于不可交流处觅交流
2012-03-16 13:12:28
2月25日周六下午,阴雨不歇,微聊之第二回低调地开始在同样低调的水井艺术空间里。
一对沙发,只坐了大约十人,规模确实甚微,却也更适于自嗨。
主讲频频脱线,主持努力救场,时或静默无声,时或高潮突至,最终东扯西扯居然从三点聊到七点,实在出人意料。是大雨让大家都懒得走?还是点心填饱了肚子让人懒得觅食?还是(最后的最后的可能性)真的有那么多东西可聊?
拖拖拉拉半个月后,我终于能交上一份不似总结的总结。没有记录下更多来自他人的评论实在抱歉;下面的,更多像是我自己的感想。
--西西弗斯还在推石头呢
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因加缪一篇《论荒诞》而更为人知。他每日的苦役就是将大石推上山坡,随即大石滚下,他要走下山坡,重新开始这项劳役。
这几乎就是人生之荒诞性的缩影。“人与世界分离,演员与背景分离”,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支撑着人们的信仰崩塌了,焦虑、虚无、绝望的情绪在艺术作品中随处可见。
但“荒诞”的主题并非新鲜事。从莎士比亚的“”,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对人生产生过质疑与感慨。但是在战后,才是荒诞剧的全盛时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著于1952年,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是1950年,阿达莫夫的《侵犯》是1950年,品特的《房间》是1957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这次的选题是荒诞剧,而不是莎士比亚、王尔德、萧伯纳这些大文豪的剧作?
那不妨一想:为什么今日的我们读古希腊史诗会感到难以理解,读拜伦雪莱会觉得激情过度,纵是读近现代的作品,也会觉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革命精神难以理喻,爱伦坡所长的“哥特小说”冗长无味——这些是为什么?
是因为其间隔着时间与空间,人与人早已不是活在同一个语境(context)。脱离当时的语境去分析文本,仿如人被抽离了血肉,对话却无法触及灵魂。
荒诞剧能成其为荒诞剧,一直得益于20世纪以降Anti-art潮流里的诸多艺术形式。以“破坏一切”为准则的达达主义,注重展现无意识状态的超现实主义,想必读惯美术史的对这一年代里涌现的众多流派都不会陌生。“非人”的扭曲的面孔,弯曲的线条,凌乱色块的拼贴,在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里,人的焦虑与痛苦被凝聚成形象,显而易见。
荒诞剧可谓同种精神在剧场媒介里的表达。借助剧场的多媒体性、共时性,“荒诞精神”于50年代的荒诞剧中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经典之作如《等待戈多》,不仅震撼了战后一代人的心灵,即使放在当代也同样适用。
荒诞剧的年代与我们相去不远,其传达的情绪思想也在今日找到了众多的知音:机械时代下人与人的联系更加便捷,情感却可能更加淡薄,沟通更加无力;科技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捷,却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异化成工业生产链上的齿轮,对他们而言,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工作意义何在?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事无成。没有人来,没有人走,可怕极了。”
大家看着投影屏;屏幕上的Valardmir如是说。
素来对荒诞剧的议论总有点两极分化:要么非常喜欢,要么不知其所云。而我大概属于前者。
荒诞剧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让我在其中找到巨大的勇气。
参与这次的微聊,并不仅仅是想做一次“演讲”。多多少少地,我是抱着私心,想让更多人了解荒诞剧——实际上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荒诞”,它的荒诞,也许恰如其分就是你的人生。
--“为本来无意义的生活赋予意义”
《西西弗斯的神话》(即《论荒诞》)有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加缪说,自杀不是终极的出路。清醒的人应该直面人生中的荒诞,以轻蔑的态度去活这荒诞的人生。
第一步,是要清醒地认识;第二步,是要轻蔑地面对。
这一推理在微聊圈里引起了议论。即使是对同一个富士康事件,大家的想法也不尽相同:
“我就认识几个人在富士康干活。其实他们做得挺开心的,每天上班和同事聊天气氛也不错。”
“刚开始上班时,很有冲劲;就像推石头,每次都想把它推到顶峰。后来做多了,就懈怠了,没有了以前的激情。”
“生活本来是没有意义,但西西弗斯的态度,难道不是在为本来无意义的生活赋予意义?富士康的工人每天干一样的活,但要是他们做得开心,不就有意义了吗?”
这就牵涉到了“解决”(solution)的问题。传统的文学作品,在高潮以后都会提供一个结局。《西西弗斯的神话》是一篇哲学论文,到最后加缪也还是按捺不住,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这一解决,有人认同,有人觉得无稽。而荒诞剧作家与存在主义作家(以萨特与加缪最为出名)的一大区别就是:前者彻底抛弃了“解决”的可能,贬低语言的逻辑性;而后者一直没放弃用理性战胜荒诞的希望。
你要赋予它意义也好,继续无视着荒诞生活下去也罢,荒诞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你指示。它只是将一切展示给你看。
这种无解,也是它让我着迷的原因之一。
“你说这个东西是反对理性的,但作家不也还是要用理性去写作吗?”又有人问。
这个同样也是贝克特所面对的悖论。他试图贬低作为观念思想载体的语言,却又一直在用语言写作。“交流那些不可交流的东西”,这种内在的矛盾体现在他整个创作之中,但它的作品却不会因为这种悖论而失去意义。
实际上,在我看来,清醒的人永远会面对这种内心的抗争。沟通有必要吗?参与这次微聊有必要吗?得到的会不会还是虚假的言语交换?
然而,如贝克特所说:“我只有这些字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一切都是聊出来的”
1月上旬,唐司找到了我,说起她正在做的这个项目。所谓微聊,意旨在于“跨学科交流,大学生之间平等而开放的讨论与交流。 ”
我继续询问主题,她告诉我她希望“先决定人选再定topic”,并且“订立topic本身也应该是通过交流决定的”。
1月下旬,在一次饭局上我们再谈起这件事,我说到近来我的兴趣在戏剧方面,尤其是荒诞剧。就这么三言两语,没费太多工夫就定下了主题。
然后再约出来讨论细节。唐司跟我讲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讲anti-art,后来还补充了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激浪派(Fluxus);我则跟她讲我对荒诞剧的理解。如是两人聊完以后,大体开讲的关键词也定了下来。
“一切都是聊出来的”,这是微聊的一个目的,也是为无数事例所印证的事实。古代哲人许多都不曾著书立说,而是由弟子整理言谈,如苏格拉底与孔子。讨论的传统也是古来由之,古希腊有柏拉图的宴饮会,到18世纪有巴黎的贵族沙龙。
在我看来,“微聊”只是将讨论带回了它本应有的位置。几千年前哲人间的学术讨论也正是这样进行的;不妨参考《会饮篇》。
同时,这也是一个讲究公平交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能有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换?
我是抱着目的而来的。我准备了讲演,并且我也期待能从参与者的身上得到回报。——我期待他人的评论与反馈,无论是正是反,是相关还是离题万里。
现在我想我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不确定、不可依赖、无有意义——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偶然,或许说,无缘由的荒诞。能在同一个空间里交谈,也许并没有非此不可的理由;计划表上的事,随时可能会因为一场暴雨、一眼误看、一时懈怠而将之删去。但是,正因为这种偶然,现场中或许就生出了那么几丝不可复刻的东西。
在这里,我愿意引用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里讲述贝克特的一段作结:
如果自我始终是难以捉摸的,分裂为感觉的部分和被感觉的部分,即故事的讲述者和故事的倾听者——虽然也是一直不停、每时每刻地变化着——那么,惟一能够交流的真实体验就是情感最强烈的、总体存在的时刻的体验。归根到底,这就是一切艺术试图捕捉的东西。
2012-03-16 13:12:28
2月25日周六下午,阴雨不歇,微聊之第二回低调地开始在同样低调的水井艺术空间里。
一对沙发,只坐了大约十人,规模确实甚微,却也更适于自嗨。
主讲频频脱线,主持努力救场,时或静默无声,时或高潮突至,最终东扯西扯居然从三点聊到七点,实在出人意料。是大雨让大家都懒得走?还是点心填饱了肚子让人懒得觅食?还是(最后的最后的可能性)真的有那么多东西可聊?
拖拖拉拉半个月后,我终于能交上一份不似总结的总结。没有记录下更多来自他人的评论实在抱歉;下面的,更多像是我自己的感想。
--西西弗斯还在推石头呢
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因加缪一篇《论荒诞》而更为人知。他每日的苦役就是将大石推上山坡,随即大石滚下,他要走下山坡,重新开始这项劳役。
这几乎就是人生之荒诞性的缩影。“人与世界分离,演员与背景分离”,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支撑着人们的信仰崩塌了,焦虑、虚无、绝望的情绪在艺术作品中随处可见。
但“荒诞”的主题并非新鲜事。从莎士比亚的“”,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对人生产生过质疑与感慨。但是在战后,才是荒诞剧的全盛时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著于1952年,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是1950年,阿达莫夫的《侵犯》是1950年,品特的《房间》是1957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这次的选题是荒诞剧,而不是莎士比亚、王尔德、萧伯纳这些大文豪的剧作?
那不妨一想:为什么今日的我们读古希腊史诗会感到难以理解,读拜伦雪莱会觉得激情过度,纵是读近现代的作品,也会觉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革命精神难以理喻,爱伦坡所长的“哥特小说”冗长无味——这些是为什么?
是因为其间隔着时间与空间,人与人早已不是活在同一个语境(context)。脱离当时的语境去分析文本,仿如人被抽离了血肉,对话却无法触及灵魂。
荒诞剧能成其为荒诞剧,一直得益于20世纪以降Anti-art潮流里的诸多艺术形式。以“破坏一切”为准则的达达主义,注重展现无意识状态的超现实主义,想必读惯美术史的对这一年代里涌现的众多流派都不会陌生。“非人”的扭曲的面孔,弯曲的线条,凌乱色块的拼贴,在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里,人的焦虑与痛苦被凝聚成形象,显而易见。
荒诞剧可谓同种精神在剧场媒介里的表达。借助剧场的多媒体性、共时性,“荒诞精神”于50年代的荒诞剧中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经典之作如《等待戈多》,不仅震撼了战后一代人的心灵,即使放在当代也同样适用。
荒诞剧的年代与我们相去不远,其传达的情绪思想也在今日找到了众多的知音:机械时代下人与人的联系更加便捷,情感却可能更加淡薄,沟通更加无力;科技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捷,却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异化成工业生产链上的齿轮,对他们而言,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工作意义何在?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事无成。没有人来,没有人走,可怕极了。”
大家看着投影屏;屏幕上的Valardmir如是说。
素来对荒诞剧的议论总有点两极分化:要么非常喜欢,要么不知其所云。而我大概属于前者。
荒诞剧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让我在其中找到巨大的勇气。
参与这次的微聊,并不仅仅是想做一次“演讲”。多多少少地,我是抱着私心,想让更多人了解荒诞剧——实际上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荒诞”,它的荒诞,也许恰如其分就是你的人生。
--“为本来无意义的生活赋予意义”
《西西弗斯的神话》(即《论荒诞》)有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加缪说,自杀不是终极的出路。清醒的人应该直面人生中的荒诞,以轻蔑的态度去活这荒诞的人生。
第一步,是要清醒地认识;第二步,是要轻蔑地面对。
这一推理在微聊圈里引起了议论。即使是对同一个富士康事件,大家的想法也不尽相同:
“我就认识几个人在富士康干活。其实他们做得挺开心的,每天上班和同事聊天气氛也不错。”
“刚开始上班时,很有冲劲;就像推石头,每次都想把它推到顶峰。后来做多了,就懈怠了,没有了以前的激情。”
“生活本来是没有意义,但西西弗斯的态度,难道不是在为本来无意义的生活赋予意义?富士康的工人每天干一样的活,但要是他们做得开心,不就有意义了吗?”
这就牵涉到了“解决”(solution)的问题。传统的文学作品,在高潮以后都会提供一个结局。《西西弗斯的神话》是一篇哲学论文,到最后加缪也还是按捺不住,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这一解决,有人认同,有人觉得无稽。而荒诞剧作家与存在主义作家(以萨特与加缪最为出名)的一大区别就是:前者彻底抛弃了“解决”的可能,贬低语言的逻辑性;而后者一直没放弃用理性战胜荒诞的希望。
你要赋予它意义也好,继续无视着荒诞生活下去也罢,荒诞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你指示。它只是将一切展示给你看。
这种无解,也是它让我着迷的原因之一。
“你说这个东西是反对理性的,但作家不也还是要用理性去写作吗?”又有人问。
这个同样也是贝克特所面对的悖论。他试图贬低作为观念思想载体的语言,却又一直在用语言写作。“交流那些不可交流的东西”,这种内在的矛盾体现在他整个创作之中,但它的作品却不会因为这种悖论而失去意义。
实际上,在我看来,清醒的人永远会面对这种内心的抗争。沟通有必要吗?参与这次微聊有必要吗?得到的会不会还是虚假的言语交换?
然而,如贝克特所说:“我只有这些字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一切都是聊出来的”
1月上旬,唐司找到了我,说起她正在做的这个项目。所谓微聊,意旨在于“跨学科交流,大学生之间平等而开放的讨论与交流。 ”
我继续询问主题,她告诉我她希望“先决定人选再定topic”,并且“订立topic本身也应该是通过交流决定的”。
1月下旬,在一次饭局上我们再谈起这件事,我说到近来我的兴趣在戏剧方面,尤其是荒诞剧。就这么三言两语,没费太多工夫就定下了主题。
然后再约出来讨论细节。唐司跟我讲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讲anti-art,后来还补充了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激浪派(Fluxus);我则跟她讲我对荒诞剧的理解。如是两人聊完以后,大体开讲的关键词也定了下来。
“一切都是聊出来的”,这是微聊的一个目的,也是为无数事例所印证的事实。古代哲人许多都不曾著书立说,而是由弟子整理言谈,如苏格拉底与孔子。讨论的传统也是古来由之,古希腊有柏拉图的宴饮会,到18世纪有巴黎的贵族沙龙。
在我看来,“微聊”只是将讨论带回了它本应有的位置。几千年前哲人间的学术讨论也正是这样进行的;不妨参考《会饮篇》。
同时,这也是一个讲究公平交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能有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换?
我是抱着目的而来的。我准备了讲演,并且我也期待能从参与者的身上得到回报。——我期待他人的评论与反馈,无论是正是反,是相关还是离题万里。
现在我想我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不确定、不可依赖、无有意义——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偶然,或许说,无缘由的荒诞。能在同一个空间里交谈,也许并没有非此不可的理由;计划表上的事,随时可能会因为一场暴雨、一眼误看、一时懈怠而将之删去。但是,正因为这种偶然,现场中或许就生出了那么几丝不可复刻的东西。
在这里,我愿意引用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里讲述贝克特的一段作结:
如果自我始终是难以捉摸的,分裂为感觉的部分和被感觉的部分,即故事的讲述者和故事的倾听者——虽然也是一直不停、每时每刻地变化着——那么,惟一能够交流的真实体验就是情感最强烈的、总体存在的时刻的体验。归根到底,这就是一切艺术试图捕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