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76之图像之
发起人:ads000001  回复数:0   浏览数:2157   最后更新:2012/10/04 11:51:33 by ads000001
[楼主] 点蚊香 2012-10-04 11:51:33

来源:吴毅强博客 作者:吴毅强

 

上海双年展的确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展,中秋国庆,丹桂飘香,红旗招展,在这一天我们思念亲人、祝福祖国、重新发电。一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象。

吴文光的最新作品“民间记忆计划-饥饿计划”受邀在上海双年展小剧场进行为期四天的展演,这是一件于我而言颇为亢奋之事,为嘛亢奋?两个原因,一是一个月前,吴文光团队来杭州交流演出,我就已经近距离地全程观看过纪录片及剧场表演,感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震精。对,不只是震惊,是震精!能有幸观看并参与讨论这样的作品实乃亢奋之事,此其一;其二,这样一个作品能如电击一般震颤人的灵魂,同样也能狠狠地扒拉掉那掩盖罪恶和污秽的遮羞布,触痛当局某些敏感脆弱的神经,但它竟然果断入选了上海双年展,这让我对邱志杰策展团队很是刮目相看,同时也让我对魔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一种敬意,要知道,能如此开放包容的接纳这样生猛异端的作品,在当下的中国实在太可贵,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半点风骨没有,万般只为钱转的媚俗之城。

    但是,但是,好戏才上演三天,就在我正打了鸡血一般准备再去上海好好端详一番作品的最新版本时,却得知《饥饿记忆》被当局叫停了,原因是纪录片影像片段涉及饥饿历史,要提交影片审查。这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一瞬间,把我刚刚建立起来的对上双及上海的一点好感扇得荡然无存,我莫名感到一种深深的羞辱,为上海,为上双,为这个苦难的民族。

 

    到底是什么让当局如此担惊受怕,在赫然祭出“重新发电”金字招牌之后,又毅然“拉闸限电”自毁颜面?

 

上海双年展拟定重新发电作为主题,用了四个RResources(“溯源”)Revisit(“复兴”)Reform(“造化”)Republic“共和,分别关注作为社会动员者的艺术,作为历史的重访者与重写者的艺术,作为能量的变压器与转换者的艺术,以及作为社会组织者的对话和交往的艺术。这四条写得何其冠冕!何其堂皇!试问整个双年展参展作品,有哪一个更比《饥饿计划》称得上是作为社会动员者的艺术、作为历史重访者和重写者的艺术、作为能量变压器和转换者的艺术以及作为社会组织者的对话和交往的艺术?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谈及吴文光这一作品:“创作对象最初基于1958-1961年“三年饥饿”的民间记忆,但后来逐渐渗透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个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个人现实命运与历史现实命运之间纠缠不清的联系之中,饥饿影像仅仅是作为一个意义生成的开始。这里提的“民间记忆”,指的是在历史的宏大车轮碾压过后,那些被主流话语体系和代表社会权力的社会记忆所忽略、忘却和边缘化的民间的、草根的个人和集体记忆,吴文光团队用口述、文字、影像和剧场表演的形式为我们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记忆。毫无疑问,这样一种被遗忘的记忆对于我们自我个体的重建乃至整个国家的精神重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村民面对镜头的拘束羞涩、乡野间的鸡鸣狗吠、旷野上的一束束稻草、大爷大娘们讲述历史时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情......创作者们从村子里带回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束光影都镌刻着个体心中无限的记忆,扑面而来,无法阻挡,唤起我们一种本能的完整的对世界的原初认知。它跨越重重话语及政治藩篱,让我们不得不以全部的灵魂和能量去面对,它是我们心灵的一次又一次返乡,在这返乡途中,我们不断的打通个体记忆与历史记忆的关联,个体的自我构建得以不断完成和刷新。

 

吴文光团队以其呕心沥血之作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牢记历史、抵抗遗忘,他们的所有尝试都是迫于在现代性这一宏大语境之下重新尝试建立自己的当代主体身份和当代立场,促进我们个体意识乃至民族精神的重建。说白了,这是一次个体乃至民族的集体疗伤和拯救,可我们麻木不仁的当局就是选择了再一次挡在了滚滚向前地历史车轮之下,卑鄙无耻的继续扮演历史的罪人。

此次上海双年展对“饥饿剧场的封杀实际上是当局的一次无力地尿颤和肾虚,只会让这个作品更为深刻强大,从此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空间,以便再一次以更大的力量催其进一步尿颤和肾亏。如此,以致尿崩鸟飞。

    不管怎样,这一“拉闸限电”让我今夜很受伤!

[沙发:1楼] guest 2012-10-06 21:38:2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