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淋:《文本·废料·垃圾》【现场】
发起人:牙刷坏了  回复数:0   浏览数:2530   最后更新:2012/11/20 23:50:00 by 牙刷坏了
[楼主] 叮当猫 2012-11-20 23:50:00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徐婉娟

 

没顶公司展览现场,没顶员工们正在进行日常工作。

 

2012年11月17日下午,由于上海地铁2号线的故障和严重晚点,本网小编被堵在了在赶去红坊看“没顶”的路上。一位喜欢看展览的圈外朋友由于我的极力推荐特意奔去民生现代美术馆看了“没顶”和李杰的个展。临近3点开幕打来电话说“展览好像还没开始,里面乱糟糟的,都还在准备”。当本网编辑告诉没顶公司的成员徐震时,他听完点头讲到:“对啊,这和平常上门拜访的没顶不同。其实对我来说,新鲜感不是很大。但对于美术馆来说,让观众看一个不是传统标准意义的展览,让观众也有参与性,慢慢地也会觉得,这样一个以展示艺术日常工作为展示方式,展览定义为一种看到的内容,未尝不可。”

而这样一次以曝光没顶公司(以下简称“没顶”)完成形态和日常工作内容为主的非传统标准的展览,可谓是一解许多好奇人士对这家特殊的艺术公司的种种疑问。这次的展览将没顶的研究与行政区、artbaba 办公室、作品展示区、平面作品制作区、立体作品制作间全部移师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展区。徐震笑称,其实还有一间他的办公室没有搬过来,所以到明年年初展览结束前可能会经常两头跑着办公。

没顶员工:金丽萍Vigy(左上)、陆平原(右上)、关超群和何越(左下)、李强(右下)

 

没顶是如何运作的?

目前,没顶的工作人员有:徐震、金丽萍、关超群、余玮、陆平原、郁天柱、奶粉、林晓彤、沈葳葳、汪嘉伦、沈卿、朱慧、郭利、余菲菲、周菁、王强、张俐、夏云飞、孙葳、何越、何雪峰、仇银美、李强、汪国雄24位。

没顶的行政总监金丽萍Vigy,负责整个没顶的运营和管理。据Vigy告诉本网,目前没顶所有的员工加上兼职一共有20多名。与普通公司相同的是,员工每天10点至18点都需要进行打卡上下班,公司也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扣除这些,发到员工手中的工资,平均下来是每人三四千元。与一般公司不同的是,没顶大致分为行政部、创意部、制作部等,而制作部会根据项目需求按创作项目分为不同的分部。员工的分配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流动,没有一人一岗的制度。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多名员工参与多个项目和部门,属于交叉进行的工作状态。就如同徐震调侃“我们看上去是有分工,其实没那么规矩。”

平面设计出生的陆平原,从2007年左右与徐震相识,担任比翼艺术中心的职员,2009年也自然而然的加入到没顶当中。据陆平原告诉本网,“目前我负责项目的文案和具体施行细节比较多。比如说《意识行动》系列中,徐震决定应该有物体向上抛起,而我就去想具体什么物体向上抛起合适。基本每天上午徐震会和大家在办公室里聊天,很多想法和创意都是在交流中产生。比如说,他觉得用布进行创作挺好的,然后就告诉大家‘我们用布来做点东西吧’,然后大家都觉得可行就开始着手了《蔓延系列》。”从行政角度上来说,陆平原觉得没顶与其他公司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每天都是打卡上下班,每月按时发工资。但从工作性质上,他觉得自己却“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艺术这件事上,这是件很愉悦的事”。不会像在广告公司,考虑商业因素比较多。

李强,被同事们称做是没顶的“工头”。从2002年就与徐震结识,并一直合作到现在。没顶所有的大型装置和手工不能直接完成的部分,全部是由他带领部门同事完成的。在2002年之前,李强给一些商业展览做广告美工的工作。与徐震认识的这十年,无论是从早年的个人作品,还是没顶的各种装置系列,大都在他的手中,将概念一点点的制作变成实体。而问起为什么一直与徐震合作,并全职在没顶时,朴实的李强回答道:“因为装置好玩啊,对这个感兴趣。”

何越,没顶布艺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建筑设计毕业的她从学生时代就认识了徐震,因为经常有往来,毕业后也就顺其自然的加入了没顶。在展览期间被调配至创意部进行作品图片分类和归档的工作。看着一进展厅大大的工作台上铺满了关于《意识形状》的资料图片。本网编辑上前询问是否平常工作都是用照片进行资料归档,为什么不用电脑进行归档时,一边忙着整理分类《意识形状》动作分解图片,一边回到:“当然是为了展示给观众啊。平常我们都是在电脑上进行归类和整理,但展览期间总不能让观众看着我们一直坐在电脑前吧,所以我们把工作的内容也展示出来给大家看。”在这为其一个多月的展览期间,何越会将这些分好类的图片资料再贴至展板上,最后做出统一呈现。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本网编辑发现大部分员工都是与徐震相识多年,最早的在2000年就与徐震相识。像想出心灵健身操《意识形状》具体十式的中法混血关超群就是以前徐震担任艺术总监的小平画廊(Shopping Gallery)的同事。

从个体创作到艺术中心总监(小平画廊)再到艺术媒体(artbaba论坛),徐震的身边有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无形之中就把大家集结在了一起。而这个时候,徐震认为“第一,过于强调我个人的名字,我个人觉得好像还不如做个品牌,对大家都有一定的好处,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第二,做一个公司品牌之后,面对问题很多时候是一种新的方法。就比如说我们老去看敌人是一个角度,但可能我们自身改变之后,对敌人来说,我们是新的敌人。所以工作方法可以得到一些改变。”

正在进行讨论的关超群和何越

 

徐震:对于没顶还是徐震,我个人无所谓

 

去年4月,在某媒体采访徐震时曾问及为什么没顶公司其他成员的资料显示极少时,他曾问答:“是因为你们不关心其他艺术家,只关心有名的艺术家。我说一遍这些艺术家包括谁谁谁,你们也就登一遍,之后照样记不住。这是艺术体制的一种正常的、消费的特征,所以是没办法的。”

而时隔一年多后,似乎情况并没有好转。在99艺术网上海站上周发出展览推荐微博中,就有转发评论到“这是徐震干的事儿。”无形之中,不少人还是将没顶等同于徐震。

“其实我个人无所谓。我觉得所谓的激进的、很前卫的当代艺术界,其实是很保守的。比如说,对作品署名的在意的程度。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这是某个大牌的作品,那是某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经意中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是很保守的。我一直认为,艺术或者艺术家只是你这个人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将没顶搬进民生现代美术馆,决定全部曝光在大家面前,徐震谈到:“第一,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搬过来和我们这个形态搬过来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形态搬过来,是带了20个脑子过来,一个艺术家工作室搬过来是一个脑子过来,所以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第二,我也是整个公司的员工,希望让公司整体接触一下社会。尽管平日有人到桃浦来上门参观,但这次不同的是我们到社会上去,让大家在心态上做一个转变。至于转换有什么好处,或者怎么样,我只是觉得这是个练兵的过程。第三,在这种语境下面,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看我们和我们的作品的,以及看看我们的社会价值。”

正在进行布艺创作的制作部没顶员工

 

没顶的收入情况目前勉勉强强

 

如同陆平原所说,从行政角度没顶是一家普通的正常公司。而没顶所有的开销,包括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公司空间的租金、作品制作费用等等,目前主要公司收入来源依靠与画廊合作进行作品销售以及项目合作经费。如何保证没顶的正常运转,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而对于目前“经常贴钱”的状态,徐震表示没办法。

从表面上看,没顶的作品销售价格要比年轻艺术家和刚出道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高一点。“但是开销大啊,比如说公益活动、artbaba的运作、艺术空间的运作等等,样样都要付钱。其实我们是把整件事当成一个社会装置在运作。就比如像公司搬到这里(民生现代美术馆)来(进行展示),它就是一个社会装置。”徐震回答说。

而对于作品的销售,收藏没顶作品的藏家又与绝大多数收藏国内当代艺术的藏家不同,用徐震的话说“他们进入不了我们这个系统”。“像刚刚一位国外藏家,他觉得每件作品都很好玩,但是他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相对来说,看懂我们的作品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一般进入不了我们这个系统,可能墙上的一些画能骗骗他们眼睛,但是那些都是不是我们主要的工作方向。所以销售情况不是特别的好,但相对平稳。每年的年底都盘算着明年能不能勉勉强强度过,差不多就这种情况。”

而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状态,徐震认为至少这两年都会是这样。“第一,很多事情需要过程,再者,有的事情没有达到我们自己设想的要求。所以可能大概两年左右,之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现在我认为是很正常的情况。就像年轻艺术家一样,你能预估他会在哪个阶段遇到什么问题。”

“没老板”徐震

 

将艺术创作公司模式化,对每个人都是新问题

据项目总监关超群介绍,今年没顶在桃浦创意园总共举办了30多场活动。而徐震也谈到“我们工作流程很快,比如我们可能两三个系列的作品相对程序化,系列性比较强,就会有一堆人整天在那做,但是有一些单个的项目,会花很长时间,几个月时间,不出效果。”而没顶作为公司行为,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如何将公司利益最大化。如何考核员工的工作量也是问题之一。“所以我们有些部门换人频率很高。比如说像我们小关(关超群),我们做项目的话,比如说配合艺术家做个展或者一起策划展览,从统筹安排、出方案、视线,包括要找人来写,解释这个理念,一起讨论,就是整个流程基本上关超群带两个员工在把控。”

而将艺术创作变成公司来进行管理和运营,本网编辑问及徐震会不会有点矛盾?“对,很矛盾。但是我就觉得,这种矛盾对敌人来说是个新问题。对我来说是个新问题,对你来说也是个新问题。”徐震坦言这种矛盾对自己和敌人都是新问题。

这家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唯一以当代艺术创作为经营方式的公司,是国内艺术家徐震在2009年注资10万元成立的艺术公司。其官网有云,“没顶是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这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收藏消费系统以及作者权等问题开始了全面挑战和标准的刷新。”

[沙发:1楼] guest 2012-11-21 12:54:06

作者:(实习生)张婷婷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没顶新作:把公司当做一件作品来展出

  日前,没顶公司又出新动作——把公司搬进美术馆。这个被称为每做一个展览都能引发一阵舆论热议和吸引媒体眼球的艺术公司,此次又将众“目”所归,成为焦点。

  没顶公司成立于2009年,它的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它“生命不止,折腾不息”的内在基因。“‘没顶’是‘made in’的中文谐音,构成了一种语带双关、一石数鸟的意指。”没顶公司的创始人徐震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made in’显示出一种永远在制造中和进行中的状态,它是一个缺失了主语的动词,强调行动,而故意隐没行动者的身份和身影。”

  2009年9月,没顶在香格纳画廊推出它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展览,《看见自己的眼睛——中东当代艺术展》。这一展览旗帜鲜明地贯彻了它的公司目标,即强调行动本身,而解构行动者的主体身份。展览提前发布新闻稿,煞有介事地昭告,这是“中国第一个中东艺术展”,而展出的作品采用的也均是沙漠、炸弹、中东战争中等等表现中东的元素。一件件作品“看上去很中东”,让不明真相的观众现场啧啧称赞,“不愧是中东艺术!”而等到展览结束,才发现,原来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Made in Madein)。就像展览名称所暗示的那样,我们看见的或许不是中东艺术,而是自己的眼睛,或者说,我们眼睛里已经预设好的东西。

  徐震似乎很讨厌“主体”这个字眼儿,这看上去跟倡导艺术家“独立之精神”、“创作之自由”的现代主义艺术主张恰好相反。但徐震的深刻也在于此,他看到了强调主体的过犹不及,主体被神话了,艺术家被光环化了。有人问徐震,为什么你成立了一个公司,大家谈没顶的时候谈的还是徐震呢?徐震说,“是因为你们不关心其他艺术家,只关心有名的艺术家。我说一遍这些艺术家包括谁谁谁,你们也就登一遍,之后照样记不住。这是艺术体制的一种消费的特征。”

  为了反消费,干脆商业化。徐震从没有回避公司商业化的本质,事实上,他觉得艺术商业化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艺术家最好不能商业,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任何东西都能被消费,就算不涉及钱财,人活着已经被消费了。所以,不存在艺术品商业化的问题。”

  相对于徐震个人,没顶公司显然解放了艺术生产力,每年至少两个全新的个展,作品的年产量远超过个体艺术家。没顶有专人负责宣传公关、艺术创意、产品制作以及整体统筹,另外还托管了一个当代艺术论坛www.Artba-ba.Com。公司的形态让没顶不仅止于自身的艺术创作,还有人手和能力介入与推动大型艺术项目,2011年的“未来的节日”、“桃浦大楼”以及贴到“占领华尔街”运动现场并获得artforum年度十佳展览的“海报展”,都是没顶公司和金锋、丁力、杨振中、石青、周啸虎等上海艺术家共同策划推出的。

  在没顶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徐震经常强调:“我们的作品是开放的。”所谓开放,意味着读解空间的宽广。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徐震:“没顶算不算是你的一件作品?”他答:“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这位记者给了徐震灵感,不出一年,没顶公司果然把自己“做”成了作品。公司官网上说,没顶的研究与行政区、artbaba 办公室、作品展示区、平面作品制作区、立体作品制作间将全部移师民生现代美术馆,公司员工也将在美术馆内和公众观看下进行日常工作以及创作与制作。

  结合他们对“行动”这个概念一以贯之的强调和对“主体”概念一如既往的解构,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会把一个不断运转着的公司,或者更确切的说,一个公司不断运转的状态,当做一件作品展示。也许这同时也是他们最骄傲的一件作品。

  “我们公司有一句很牛逼的话:把称之为作品的东西从当代艺术系统中解放出来。”徐震说。看样子,没顶此次不仅要解放作品,还要解放自己。

[板凳:2楼] guest 2012-11-21 13:52:44

一楼雅昌的记者也太捣糨糊了吧,一篇短文里倒有一半是摘抄,剪刀加胶水,艺术媒体就这么做的吗?

[地板:3楼] guest 2012-11-21 14:44:55
把作品解放出来后,再放进美术馆?当着婊子,又立牌坊。没顶—无聊无知透顶。
[4楼] guest 2012-11-21 17:58:20
楼上你说还有谁不是婊子?包括你
[5楼] guest 2012-11-21 19:25:13
当着婊子,又立牌坊, 哈哈,真是。
[6楼] guest 2012-11-21 19:27:35
我觉得没顶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无聊,很值得,
没新鲜感才无聊呢
[7楼] guest 2012-11-21 21:32:21
这个关系美学在中国可算烂到底了。还新鲜感呢,多读点书,多用点脑子,少出洋相最好。
[8楼] guest 2012-11-21 21:58:55
出什么洋相了,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说话,楼上,你觉得展览疲软吗,年轻人疲软吗?
[9楼] guest 2012-12-07 11:16:18
来源: 杭州日报

新一代中国艺术家在欧洲崭露头角
但没顶公司说什么国际化,都是假的
2012-12-06

海沃德画展的宣传海报,用了徐震的作品《只是一眨眼》:一个仰面倒下的人被定格在半空中。

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布展现场、

没顶公司展。朱丹阳 摄

没顶公司作品《意识形状》

段英梅作品《快乐英梅》

梁绍基装置作品《BED》

文 朱春杭 陈淑芝 图 朱丹阳

  

  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现在有一个区域成了一个乱糟糟的办公室,还收门票——这是“没顶公司”的一个展览,展览的内容就是自己的办公室,研究与行政区、art-ba-ba办公室、作品展示区、平面作品制作区、立体作品制作间,公司员工在美术馆内和公众观看下进行日常工作以及创作与制作。没顶公司创办人、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徐震多少有点得意:“其实是我们原来的办公室不够用了。”

  跑去现场的观众也觉得很奇怪:“展览是不是还没开始啊,里面乱糟糟的。”徐震说,这就是平时状态的没顶,对美术馆来说,观众看一个不是传统标准意义的展览,也有参与性,慢慢地也会觉得,这是一个以展示艺术日常工作的展览,未尝不可。"

  “没顶”现在算得上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里最为当红的“炸子鸡”,这个名字几乎可以在所有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展览中看得到。MadeIn(没顶文化有限公司)是由徐震在2009年创立于上海的文化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艺术创造、制作、传播、支持以及策划,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式文化有限公司。

  与这个展览同时,没顶还参加了一个群展,英国著名的海沃德画廊策划了一个展览,旨在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作品,搜罗了包括陈箴、段英梅、顾德新、梁绍基、孙原/彭禹、王建伟、徐震等艺术家和没顶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作品,命名为《变化的艺术——来自中国的新方向(Art of Change:New Directions from China)》。这一代人,被视作中国艺术家“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

  英国海沃德画廊群展

  中国艺术不只是传统水墨画毛笔书法

  这几位艺术家,年纪最大的梁绍基出生于1945年,90年代初开始自己的养蚕实验,把蚕运用于装置、影像和行为表演中进行尝试;年纪最轻的就是没顶公司的徐震,出生于1977年,2001年就代表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是最年轻的威尼斯参展艺术家。他们大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了这一类型的创作。1958年出生的王建伟,30年前“以为俄罗斯艺术和写实油画就是艺术的全部”,当听到“装置艺术”这个词的时候,他查字典去了解这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行这一类创作的艺术家。

  海沃德画展的宣传海报,用了徐震的作品《只是一眨眼》:一个仰面倒下的人被定格在半空中。英国《观察家报》对这件作品评价极高:“即使你靠近看,也不知道是如何实现它的效果。周围没有任何支撑,看不出用怎样的方法承受演出者的落体,人体悬空效果奇特而显著。”《The Arts Desk》的Sarah Kent评论指出这场展览令他难以琢磨。他在报道中写道:“可以参考的东西太少了,尽管徐震的作品《只是一眨眼》是不言自明的,但其他作品还是需要阐释,信息的缺乏可能会挫伤观众去了解其中一些重要展品的积极性。”

  1969年生于黑龙江的段英梅被英国媒体称为“当代最有活力的中国女性行为艺术家”,擅长探讨表演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她在“变化的艺术”中展出的作品《快乐英梅》便属于行为艺术中的互动媒介流派作品:在展厅的一角,观众要像落入兔子洞的“爱丽丝”一样捂着身子钻进去才能看到艺术家的“表演”——一片落叶满地的树林里,艺术家本人蹲在一棵树桩上,她的嘴里发出模糊不清、不成曲调的歌声,当你站在她面前,她便递给你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一句话:“你能向一位外国朋友打听,家庭关系在他们的国家是怎样的吗”,或是“你想听一个中国故事吗”等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段英梅说:“我很喜欢自己这个作品,因为它可以不断发展。字条的内容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我至今写了四百多张不同内容的字条。我相信,行为艺术这种媒介比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媒介更富有感染力。通过这个作品与观众接触,观众的答和问不时令我感到吃惊,我的字条内容也不断增多,使这个作品更富内涵,相当有趣。”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艺术家孙原和彭禹夫妇,用美容吸脂手术后剩下的人体脂肪,制作了高达四米、“金碧辉煌”的《文明柱》。早年以激进、骇人手法演绎室内装置的顾德新,在此次展览中,在一整个展室的墙上挂满了金色镜框照片,每一张照片展现的是一只血红色,捏着一块肉的手,这是顾德新一九九七年的作品,他每天捏一块生猪肉,直至血水从手指间的生肉滴干,完全失去水分才拍摄下来,看上去差不多的这些照片,其实没有一张是相同的。顾德新解释道:“每一个完成拍摄的日子,对其他人来说,它都是个开始。我喜欢艺术,我任由观众对我,对我的作品,自由理解,怎么想都行。”

  当参观者在海沃德美术馆各展室内专心欣赏的时候,还有可能随时被一个“不动声色的尾随者”紧紧跟随,直到你离开展馆。他们身穿蓝白条纹住院病人服装,悄无声息地跟在参观者背后——这便是徐震在展览里的另一项行为艺术作品:《精神病》。

  展览策展人、同时也是海沃德美术馆馆长的Stephanie Rosenthal说:“人们心目中的中国艺术总是传统水墨画、刺绣、毛笔书法。这个展览就是想让世人看到,在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方面,中国艺术家们同样走在国际前端。”但这个走在前端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卫报》援引一位中国老一辈艺术家的说法是:“我非常熟悉这些人的作品,他们的确来自中国,但这就好比中国城的餐馆卖宫保鸡丁和咕噜肉,虽然食客知道这是中国菜,但这是消费主义时代一个标准化的产物,无法借此理解当今真正的中国生活。”更锋利一点的说法是,中国艺术从未有过明确的方向,哪里来的新方向。


上海民生美术馆,没顶公司展览,办公室也搬进了展览现场。朱丹阳 摄

没顶公司:这个社会讨生活不容易

  没顶公司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样本。“没顶”是“made in”的中文谐音,构成了一种语带双关、一石数鸟的意指,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它“生命不止,折腾不息”的内在基因。徐震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made in’显示出一种永远在制造中和进行中的状态,它是一个缺失了主语的动词,强调行动,而故意隐没行动者的身份和身影。”

  用模具复制抗议人群投掷的石头,在健身器上装个电控开关把它变成遥控玩具,在裸体油画的“敏感”部位加上高光让关注者误以为换个角度就能看见“真相”……没顶的展览通常并不让人觉得是个展览。

  徐震也并不把国际的认可当回事,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国外做展览而已。

  Q&A

  问:应该叫你徐老师还是徐总?

  徐震:大家叫我徐总,开始是玩笑,现在变成习惯了。不过“没顶”确实是一个正式的注册公司,我是公司的法人,我们有20多个员工,我们的展览都是项目,有着项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差异,但是在公司当中会以一种整体的姿态来呈现相同的东西。

  

  问:你的企业开发票么?艺术家好像不能开发票。

  徐震:我们是正规的企业,当然有发票。不过我们企业名称在注册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没顶”不能注册,所以发票上的名字叫“上海每顶文化艺术公司”。

  

  问:你们是股份公司么?主营业务是什么?你怎么给员工发工资?股份还是其他方式?

  徐震:主营业务都和艺术相关,除了创作销售作品之外,我们还做了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我们的员工在完成公司的业务的时候也做自己的私活,有做翻译、创作、广告、布展的,还有一个下班之后去当摩的司机的。我们鼓励大家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做事情,这个社会讨生活不容易。

  我们是股份公司,但是我不给员工股份,因为这个公司真不赚钱。我按照项目给每个人发奖金,如果按照股份的话,他们得到的钱更少。因为我们的收入除去成本开销之外,还要用来做自己的艺术活动,比如说分配到艺术网站的运营、搞自己的展览、组织活动,剩下就没多少了。奖金是激励制度,和所有的公司一样。

  

  问:你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徐震:卖画。

  

  问:你们的画还能卖掉?

  徐震:对啊,就那边墙上那样的,你自己电脑上ps下,你也能画,这个就是买个名字。我们的画廊对我们很头疼,因为我们做的东西基本都是压箱底的,卖不掉。我们做一堆装置、影像、雕塑。公司成立第一年我们做了200多件东西,第二年150件,第三年100件,每年在递减,我们在做项目调整。每年就靠卖十几张画来维持。

  

  问:和陈冠希的合作也是因为一样的原因么?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艺术怎么样?

  徐震:他是个很聪明,素质很高的人。他比我们这些人会演戏,比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水平高。

  

  问:是不是这种中国当下“娱乐化”、对大环境“调侃”式反映让你成了国际关注的人物?

  徐震:什么国际化,都是假的。我们只是在国外做展览而已,这些都是外国人对于中国人不同时代“异国情调”的一种心态,一直都是这样。我们可以捋一捋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历史和代表人物:蔡国强那一批我们说代表的是“国粹”文化,接下来的一代是政治批判,然后是我们这一拨年纪的“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再年轻那一拨就是“全球化的中国人”,都有很明显的标签。说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连个专门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英文网站都没有,说什么国际化,假的。我国外的画展都很少去。

  

问:但是很多的国际知名画廊都开始做中国艺术家了,今年的Frieze艺博会白盒子的张洹很受关注,国内的画廊还得了最佳展示空间奖

徐震:但是不就是那两家么,那个什么奖,也是人家可怜你吧?很简单,在纽约和伦敦有专做中国艺术家的画廊么?这些卖中国东西的画廊一年能卖几件?对,是有一些人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但是频率有多高?健康的市场环境应该是纺锤形的,天价的艺术家就那么几个,好的艺术家很多,差的艺术家很少。但是中国呢?沙漏形的,一堆价格很高的,一堆垃圾,中间这个本应该是主力阶层的人却没有。把中国的艺术家摆在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看中了中国的市场,和所有的商业一样,他们认为中国有的是钱,是一个大市场!


[10楼] guest 2012-12-07 11:44:23
别折腾啦,挺辛苦的,徐总。
[11楼] guest 2012-12-07 11:57:13
徐总就是喜欢折腾嘛
[12楼] guest 2012-12-08 20:33:49
飞往北边
[13楼] guest 2012-12-09 03:30:29
当年马良把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搬进双年展也被骂的够多了~!没老板这个展示的计划是在强调这种集体艺术的合法化?突破在哪呢?
[14楼] guest 2012-12-09 09:39:02
煤老板是想说:包括美术馆,这些都可能不合法.
马良是想说,快来看,我们多么遵纪守法.
[15楼] guest 2012-12-09 11:36:29
美术馆是不可能全部合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不过这种无聊的调侃也是没有建设性的,只能说它与其批判目标一样烂。
[16楼] guest 2012-12-09 11:38:01
啥集体艺术?没老板总是赚大头的。
[17楼] guest 2012-12-09 12:48:19
煤老板的烂的程度就是当代艺术的现状,他不可能不烂,而且你们都比他更烂,竟然还在追求健康.现在能做出这样的烂是需要素质的.
煤老板就是要表达大家现在烂死了.他的病就是传染病.f4之类的连烂都算不上.
只要你觉得他们烂,肯定你比他们更烂,因为你也无法说清楚谁不比他们烂.这不是很当代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