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谎言上瘾”——非虚构电影《杀戮表演》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2   浏览数:2841   最后更新:2013/03/18 15:12:11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2-22 14:17:46

来源:artforum


录像局广州现场


录像局作为一家非盈利的录像档案机构从去年三月起始于今已经运营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期间虽有一些场地与人员的调整但整体上保持了稳定清晰的规律与发展脉络并逐渐成为中国录像艺术领域中举足轻重的资料整合阵地我们在此邀请发起人之一的陈侗对录像局的缘起构架以及未来的方向进行自己的解读


录像局并不作为博尔赫斯艺术机构的一个分支而是我个人与方璐朱加合作的一个产物虽然在行政上难以划分但是在说法上是划分的虽然紧密相连录像局是独立的

刚开始做这件事儿时候想法很朴素首先因为在当代艺术的类别里我个人有兴趣实践的是录像这一块做其他事情的话我无法确定这个标准另外这种资料性质的工作跟我们出版上的习惯接近核心就是如何能够把这些资源很方便的提供给更多的人所以录像局本质上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非盈利的目的就在于此让这个机构可以服务于学生研究者收藏家或者艺术家本身——我们帮他把作品整理好做成一个样子这是他自己可能都没有做到的放到家里也是一个很好很方便的展示所以我们都会一式三份给艺术家一份然后北京广州各一份

我们的整理工作是从朋友蒋志开始的因为方便说话可以配合但是我们并不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进行遴选而是整理他的所有作品这也和我们的出版方式相似我们认定了一个作家或艺术家就会收录他所有的作品哪怕是做得很坏的东西我们也可以问为什么做坏了从研究的角度讲并无所谓好坏重要或者次要——也许有时候研究者反而想看到坏的次要的作品如果去判断好坏主次就是在做录像的展览或者录像的出版就不是录像局了

录像局从去年3月开始体现出了较好的运行规律这和我们的策略有关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感到很难做起来就好像冰箱里没有菜市场又要关门了但是肚子饿还想请客人吃饭但却不知道该请谁当时只有一个场地作为炉灶”,其他什么都没齐备后来就在北京开会我们就决定323日做蒋志之后每个月都是月尾的星期五开幕而且日期必须是单号因为我喜欢单数)。刚开始是一个月做一位艺术家后来改成两个月两位艺术家

所以运转这样一个非盈利机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它变得有规律——画廊可以选择不做展览但是我们是铁定要按规律进行的我们的工作步骤非常简单明确工作人员很清楚工作的流程——其实我反而对这些具体的事务不太清楚但这恰恰就是录像局管理成功的地方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看一下海报决定一下用哪张图以及修改一下表达也就是半个小时的工作量录像局并不受我个人行踪的影响

一个书店一个图书馆需要把书架填满才敢对外开放但我们只要有一个艺术家就可以开放了下次就会有两个再下次就会有三个其实我们在这里又结合了展览的形式不同的是在看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你还可以在录像局里同时看别人的作品但作为非盈利机构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推广它让它产生应有的作用又不能像某些项目虽然非盈利却有一个很市场化的想法我们追求的效果是乘法式的积累我们一年大概收录了200部作品那么10年的话就是2000部作品100年呢我想坚持到10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资源了

这就像种树有些机构试图马上移植一些很大的树看起来可能激动人心但效果可能不好我们则从树苗开始慢慢的打基础同样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即使未来有很多不确定但录像局的这套档案方法会一直存在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会越发信任我们录像局也会像字典一样平时看起来用处不大却可以逐渐成为研究者以及藏家获取录像艺术信息与资源的有效渠道

— 文/ 采访/杨北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