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平方米”计划 第三天
发起人:王彦鑫  回复数:6   浏览数:1535   最后更新:2013/06/07 11:21:02 by 王彦鑫
[楼主] colin2010 2013-06-03 10:36:25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 李逦


Peter作品局部

Thomas作品


环铁美术馆此次遴选并邀请了两位德国艺术家彼得·布朗黑尔次(Peter Braunholz)和托马斯·文施 (Thomas Wunsch)入驻环铁艺术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驻地创作交流活动。而上周末在环铁美术馆开幕的“中国制造展览”则作为驻地创作的一部分,展示了两位艺术家在京创作的摄影作品。此艺术家驻地计划作为中外交流活动,目前已与奥地利、澳大利亚、德国、捷克等国家进行了合作,并得到了驻华使馆的支持。展览中Peter和Thomas的作品风格极其明显,一个是对于人造景观的戏剧性夸张,一个是对于日常之物的构成化处理,并强调其质感。但他们共同点则是两位西方艺术家在异地创作的间离感,和独特的视角。

Peter曾经学习摄影、电影和戏剧,并且精通音乐。而在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对于城市景观的荒诞的臆想。可以说彼得的摄影是他个人对摄影艺术独特理解的外化结果。 彼得的创作理念正好是捕捉日常现实中不可言喻的“虚幻”层面。这些看上去似乎经过人工精心设计,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现实”摄影作品,事实上却不是在工作室策划彩排过或经过电脑处理过的虚拟世界,而是现实真实环境的一部分。彼得的摄影对象多数为大自然和建筑物,特别是对于变形的空间或不同层次的光谱感受的描绘。除了简单记录事件和物体之外,他希望还能在现实中找到超越现实的契合点, 解读图像与生命体察之间唯美与忧郁,深沉和轻盈的关系。

这次环铁美术馆展出的是他近期的“中国制造”系列作品。即使在审美习惯完全不同的中国,Peter仍然坚持在中国的“真实”中寻找东方的“虚幻”的一贯美学原则:“东方之门”表现苏州巨大建筑工程中的隔世之感,“穷途高速”则揭示了中国高速经济发展中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盲目性。此外,他的立体主义结构“鸟巢”系列表达了他个人对城市景观的虚幻的演绎,这些与他的法兰克福包浩斯建筑摄影系列大相径庭。他善于利用暧昧的色彩对比来实现对高度工业文明社会景观的荒诞感。他说,在创作中尤其吸引我的是,现实中看似不真实的视觉感受,这些摄影作品仿佛经过预先的精心安排,但实际上却是直接取于我们周遭中的一隅,其间形式与实体存在的层面已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感知。我在作品中试图用超验的效果创造现实中的片段,将意象言于对事件和客体的复制之外,从而提出问题或阐明关系,作品主题通常为处在转型和过渡区域的自然与建筑。

与用具象来表达抽象与深沉的Peter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家Thomas的抽象摄影。 Thomas 从事摄影创作已逾四十余年,他17岁移居美国并加入柯达青年摄影师联盟,从1980年起于德国汉堡成立一家商业摄影工作室,并为诸多国际名流拍摄照片。1983至1984年在汉堡Palme画廊举办首次个展,Thomas在1984年再度移居美国并作为剧照摄影师为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工作多年。从2000年起他开始从事抽象摄影,此类作品在国际范围内许多画廊展出并被德国ECM唱片公司用于唱片封面。

他喜欢用光影制造物体表面的斑驳效果,并通过后期加强光影的效果来凸显这种光影的质感。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Thomas基于破旧墙皮的斑驳之感,利用侧光,凸显了墙面的质感,再经过后期的黑白和影调处理,使得最终呈现的画面呈现出抽象并具构成感的意味。如果说Peter高度利用了照相机赋予的一切技术的可能的话,那么 Thomas 的作品则是背离摄影原则,完全放弃了相机记录“真实”的可能性,而是追逐战后风靡一时的“无形画派”(Das Informel).。他的“无形摄影”风格独一无二,所以其作品被慕尼黑著名爵士乐唱片公司ECM收购。托马斯的作品极度抽象并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多数为黑白摄影。他这次在中国的创作,保持了他原来一贯的风格,但在颜色和结构上更加清晰和流畅,他的中国系列尝试在黑白之中找到一种介于与有色和无色的灰色地带。

目前环铁时代已派多名中国艺术家前往合作国家交流,并举办展览。


展览:“中国制造:跨文化的视野”

展期2013.05.26-2013.06.10

地点:环铁时代国际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