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力量”联袂“青年艺术100”开启深圳创意12月艺术之旅
发起人:西西2013  回复数:4   浏览数:2064   最后更新:2013/07/18 20:00:01 by guest
[楼主] wangxiaoer97 2013-07-16 14:06:22

来源:今艺术 文:梁展峰


2008年我為艺穗会的乙城节,筹画一个文化导赏系列(註1)让大眾走访香港各个艺术社区,同时尝试藉四个地区反映香港艺术產业的生產和销售的地区分布。当时艺术家的工作室分布全香港各工业区(包括:新界东的火炭、九龙东的观塘和香港岛东的柴湾等)的工厂大厦(简称「工厦」)内。个别艺术家社群成就了不同的「工厦艺术村」,如「伙炭」(註2)。香港岛中上环区的苏活区(沿著荷李活道及上下各小巷),除了时尚小店和餐厅,还有画廊取代原来的古董店。大众通过每年画廊开放夜「Art Walk」(註3),便能发现荷李活道已成為画廊街。「工厦艺术村」和港岛画廊街,正好把香港艺术社区概略分為生產艺术角色的工业区和销售艺术的商住混合区。


时移势易,这些分布当然随著创意產业的兴起而改变。针对当中的艺术產业而言,随著西九龙文化区及其M+艺术馆的建筑项目和艺术活动陆续啟动,香港拍卖市场和艺博会的理想销情,让商界和艺术业界肯定了在港发展艺术產业的可能。这些环境因素吸引国际画廊进驻之餘,亦刺激它们和本地地產商都开始对本地艺术圈发生兴趣。他们对本地艺坛的赞助和参与发展,直接令本地艺术家提供更多展出机会,同时变改了过往由艺术家主导的香港艺坛发展模式。香港策展人何庆基经常指出,空间是香港艺术发展的关键影响。(註4)从英殖时代至今的高地价政策,同时影响著本土经济模式以及艺术生态(註5),例如1990年代的「装置艺术」(註6)、1990年代中后「艺术空间」及2000年后的「工厦艺术村」(註7),都是艺术家对应当时的空间限制的战略性(tactical)选择。今天因為创意產业和艺术市场的诱因,刺激起空间的需求,让原来集结艺术家的「工厦艺术村」有更多画廊进驻,进一步变成「艺术工厦」,集合了营销和推广艺术的画廊和各类艺术组织。这种转变当然重覆著西方过往案例,亦影响著本地非盈利的「艺术空间」的模式转向。本章尝试勾勒出当前本地画廊区的新发展,从中显示其衍生出的「艺术空间」新现象。


画廊新区


本地重要和资深画廊一直开设於香港商贸核心地段的中环区,近两年更多国际著名画廊进驻区内。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一所具殖民建筑色彩的毕打行(Pedder Building,註8)。随著汉雅轩的迁入后,多间外国画廊(包括Lehmann Maupin Gallery、Ben Brown Fine Arts、Simon Lee Gallery和Gagosian Gallery)亦相继进驻,让这被列為古蹟的八层大楼,从原来的「时装大厦」变成「画廊大厦」。另一边位处中环商贸区和居住区之间的荷李活道,从中环区延至上环旧社区的沿路其实早已是香港的苏活区,因此吸引不少画廊和时尚小店到此开业。在2008年前后,本地的新晋画廊和资深的外国画廊相继进驻荷李活道,它们的空间虽小,但数量之多,把荷李活道从昔日的古董街变成画廊街。然而因為画廊有需求而推高了租金,不少活跃的小画廊在2011年左右选择迁往其他区。她们向其他工厂区寻求空间更大租金更低廉的工厦单位(註9),於是这些画廊让香港岛东部柴湾东工业区内沉寂一时的艺术社群重新活跃,另外亦开拓了香港岛南部黄竹坑和附近的工厦单位成為画廊。


在短短两年间,四个画廊聚落分别為:一、集结在中环区的商业大厦;二、荷李活道上;三、柴湾东工业区,以及四、黄竹坑工业区和邻近地区。她们在商业运作外,亦各自发挥著对本地艺术生态的影响。由於香港缺乏当代艺术馆,位处中环区的「画廊大厦」显然会成為大眾观赏国际艺术家作品的主要展场。在柴湾东工业区内,本地摄影师和艺术家主要集中在「柴湾工业城」这所工厦内。但这边的艺术家社群没有像与「伙炭」举行年度开放日,但一直有零星的工作室展览。2006年10 Chancery Lane Gallery在柴湾工业城设立支部ANNEX,并配合每年的「Art Walk」和艺博会不定期地举行展览。其后相继开业的海外画廊有专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站台中国,本地画廊包括:由印刷企业创办的本地画廊AO Vertical Space和Artify Gallery,以及专营香港艺术家的YY9 Gallery。别於新界东部伙炭工业区内由艺术家自发的「伙炭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柴湾工业区的开放日由画廊10 Chancery Lane Gallery牵头,因而举行於每年5月的艺博会期间。因為除了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该区亦包含了摄影工作室和设计公司,所以从2012年,以「柴湾尾」(註10)為品牌,定位為艺术与设计的创意產业社区。柴湾和伙炭的艺术工厦都有一两座工厦集结了最多的艺术家和画廊,有利举行开放日。相反,黄竹坑工业区的画廊则分散区内不同工厦,亦以画廊為主要组成。


黄竹坑位处香港岛南部,其工厦区比伙炭和柴湾更近中环商贸区,而且工厦租金低廉,自然适合成為画廊和艺术家进驻。区内的捷运设施将於2015年落成,个别地產商亦公布於该区发展酒店项目,所以有画廊在区内购置工厦单位,同时从事画廊业务和房產投资。与「柴湾尾」相近,她们亦於今年艺博会期间集合起来,以「South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為品牌,举行开放日。从荷李活道迁来该区的画廊包括 Art Statement、专注摄影艺术的Blindspot Gallery和专推香港艺术家的安全口(Gallery EXIT),她们与其他新进驻的海外画廊,包括Pekin Fine Arts、Rossi & Rossi和专营东南亚艺术的Yallay Gallery,扩散地分布在不同工厦和小区之间。(註11)


这些新区内的画廊在商业运作外,亦积极推动艺术项目。同时区内亦有非盈利的新型艺术空间进驻工厦内,跟区外艺术机构合作,举行展览和活动。以柴湾工业城為例 10 Chancery Lane在ANNEX不定期地举行展览,展出由她代理的艺术家创作的实验性或大型艺术计画。2008年成立的Pure Art Foundation除设有私人基金予香港艺术家申请,亦通过自置的展览空间Studio 52,展示获资助艺术家的作品。由宏亚传讯集团创办「AO Vertical」艺术空间,设於宏亚大厦内,以三楼至13楼的梯间做為展示摄影作品的场所,以配合其艺术摄影书籍的出版业务。(註12)这个空间延续了Para/Site的「寄隅」(1997-2008),寄居在汉雅轩画廊的一道墙大小的微型展示空间。(註13)除了展览空间,本地机构举行驻留计画,一直面对租金限制,来港艺术家一般只能驻留一个多月(註14),同时因空间有限,让创作及驻留地方分开两地,对个别创作和展演形式有所限制。Mimi Brown在黄竹坑某工厦内创办以艺术家驻留為主的Spring Workshop,补充了这样的需要。从美国移居香港的艺术爱好者Mimi Brown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顾问和Para/Site艺术空间的董事,她的Spring Workshop同时提供优质的艺术家驻留的空间以及小型的展演空间,让海外艺术家可以在港驻留更久,从而与本地艺术界有更多的交流。过往在湾仔富德楼的「艺鵠_宿」(註15)以廉价旅馆的模式,自负盈亏地运作了四年,后因旅馆法例所限而停止运作。Spring Workshop从2012年春成立至今,已经有十多位艺术家及策展人驻留及多场演出,并更积极地通过在Spring Workshop内的活动和海外合作的长期项目Moderation(s)。这个新的驻留兼艺术空间,正好填补了「艺鵠」的角色,激活本地及海外的交流。跟本文提及2008年的生產和销售的地区分布相比,随著画廊和空间进驻工厦区,各工厦区地区的生產和销售点也许将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新兴艺术空间


现在各工业区的艺术工厦内已经不只有艺术家工作室,还有由画廊开拓的实验性空间(包括:在柴湾的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ANNEX和在葵涌工业区的Hanart Square),以及各式由私人成立的非盈利新艺术空间(包括:在黄竹坑的Spring Workshop和在柴湾的Pure Art Foundation的Studio 52)。这些新兴的艺术空间,显然由画廊经营者和个别艺术爱好者所创办。他们比艺术家更有经济能力抵抗持续上昇的工厦租金或购买之。与上一波由艺术家自营(artist-run)开始的「艺术空间」(如 Para/Site、1A Space和艺术公社)相比,这一波的「艺术空间」文化显然不再是艺术生產者(如:艺术家和策展人)而是由艺术推广者(如:艺术爱好者、艺术机构和基金会)发起。这些推广者拥有更多空间和资源优势,通过与不同单位的协作,互相补充生產者和推广者自己的需要。例如太古地產在旗下物业太古坊内提供大型展览空间ArtisTree,由不同机构筹办展览。K11 Art Mall委约策展人策画不同展览及活动在旗下的Art Mall内举行活动和展览。Spring Workshop和香港艺术中心的Artist Home Base為伙伴机构,提供艺术家驻留的居所和活动场地。Burger Collection与牛棚艺术村的1A空间合作,利用艺术村的空间实践她们策展项目「Quadrilogy」。可以想像,随著更多的公营和民办的推广组织出现,如「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和官办的「油街实现」艺术空间,下一波的「艺术空间」文化下将由这些拥有空间资源的推广者(私人或机会)带领筹画和推广艺术的工作。如果随手拿起朱津(Sharon Zukin)的《阁楼生活》(Lofting Living)和罗斯勒(Martha Rosler)的文章〈文化阶级:艺术、创造力和都市生活〉(Culture ClassArt, Creativity, Urbanism)一读,我们就知道眼前「艺术工厦」所展现的「此消彼长」的情况,其实重覆著西方都市更新(Urban Revitalisation)的全球性现象之一。新兴的艺术空间保障了工厦内的展览空间,其实无法解决艺术家因租金上涨而继续迁出工厦的现实,这点暗合了香港的工厦活化政策士绅化和活化工厦社区经济的期望。(註16)艺术家们做為都市更新和创意產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受惠和受害者,也许意识自己做為creative class这个新兴阶层的社会角色和能力,因此部分艺术家不再著重建立「艺术空间」而是著重建立具行动力的「艺术组织」,藉以艺术及非艺术行动直接回应和监察社会政策和公义的社会组织,如「活化厅」、「工厦艺术家关注组」和「香港文化监察」等,成為「艺术空间」以外艺术家自营(artist-run)的新力量。


註1 「勤蜂探艺2008」為艺穗会举行的「乙城节」活动之一。它以文化生态游的形式让参加者参观四个创聚落的社区,包括 「直立式艺术村」的湾仔富德楼;集画廊、古董店、时尚小店和餐厅的上环荷李活道 聚集各类型艺术工作者的九龙东区及伙炭工业区。参观者会与区内艺术家和文化从业者面对面交流和分享经验。


註2 关於「伙炭」简史,参见梁宝山〈退下建制的前线─以伙炭工业区艺术工作者社群為例〉,陈育强、莫家良编 《香港视觉艺术年鑑2003》,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2004。


註3 关於「Art Walk」,参见◎hongkongartwalk.com


註4 Ho, Oscar. “A Poverty of Space”, Art and Asia Pacific, 1995, Vol. 2, No. 1, pp.36-38.


註5 陈育强,〈高地价政策与香港艺事〉,《伙炭工作室开放计画2012》,页104-107。


註6 何庆基,〈导言〉,《艺术与空间:从雕塑到装置》,香港:香港科技大学艺术基金委员会及香港艺术中心,1993,页1-2。


註7 梁展峰,〈后展览时代─千喜过后主要展览场地的转向〉,《典藏.今艺术》210期,2010.3,页144-146。参见◎artouch.com/artco/issue.aspx?uid=2010030410451751


註8 关於毕打行, 参见Yrjölä, Riina. “Pedder building now home to top galleries”, May 28th, 2013. ◎grandtourmagazine.com/pedder-building-now-home-to-top-galleries/


註9 Meigs, Doug. “Hong Kong’s Creative Spaces Head Sou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17, 2013, 6:21 PM. ◎blogs.wsj.com/scene/2013/04/17/hong-kongs-creative-spaces-head-south/


註10 关於「柴湾尾」,参见◎chaiwanmei.wordpress.com/about/


註11 黄竹坑及附近的画廊分布,参见◎www.sicd.com.hk/map.html?


註12 关於该出版社「宏亚出版有限公司」,参见◎asiaonebooks.com/aboutus.html


註13 「寄隅」(1997-2008)是由Para/Site艺术空间管理和策画的小型另类展览场地,旨在鼓励和介绍香港年轻艺术家的新创作,由汉雅轩画廊赞助。它位於汉雅轩画廊(旧址:香港皇后大道中5号2楼)之内,大小不及两个书柜的展场。


註14 代表性例子如 国际艺术家交流工作坊(The AiR Association Limited)分别举行过两次艺术家驻留计画,分别為「现场湾仔」(2005)及「4x4」(2008)。海外与本地艺术家在计画中,同时进驻香港某社区,通过工作坊及讲座以达至地区人士、海外和本地艺术家三方面的交流,从而把社区文化、议题注入艺术创作之。参见◎hkair.org/


註15 艺鵠_宿(2006-2010), 是艺鵠(◎aco.hk/)於富德楼14楼设置廉价舒适的住宿服务,旨在為海外独立艺术家或受本地艺团之邀而访港的艺术家、研究员、策画者等等提供廉价而舒适的中短期住宿。也藉此鼓励本地团体多与外地伙伴合作交流。数年间,眼见本地陆续开设了一些也是欢迎世界各地艺术文化工作者租住的相宜住宿,如位於尖沙咀的朴朴旅舍、太子的WontonMeen、柴湾的青年旅舍等。有感功成身退,故艺鵠宿舍至2010年底结束。


註16 郑颖莹,〈艺团买工厦防加租难防收购—单位市值升忧强拍重建〉,香港: 《明报》,2011.11.14,页A10。

[沙发:1楼] guest 2013-07-18 16:30:06
香港还是比北京靠谱.
[板凳:2楼] guest 2013-07-18 20:01:53
了解香港太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