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要:2014年度最佳展览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3   浏览数:1472   最后更新:2015/02/21 00:34:44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5-02-19 16:24:04

来源:今艺术  文.图/高子衿

"八零后"当代艺术创作的现实生态

天美基金会 首次举办台湾艺术家海外参访计画

首届天美基金会海外参访计画获选的八位台湾艺术家、基金会董事之一谷浩宇(左二),与中国艺术家仇晓飞(左四)、胡晓媛(左五)摄於仇晓飞工作室内。

创立於2014年的天美基金会,是由台湾民间几位对艺术文化具有热忱,以及对於未来世代有所期许与提携之心的成员,自发性的组织创立。台湾经济虽已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拿邻近的中国一做比照,便可观察到由於该国的地理幅员广大、人口数眾多,因而年轻人所勇於勾勒出的梦想格局截然不同;在面对国际竞争激烈的现状,如何让台湾的年轻人与艺术家挑战极限、走上探索世界、探索自我之路,与当前外界环境正在发生之事能有更多的衔接,进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即为天美基金会成立的目标。初期则先规画每年一次的海外参访活动,经由徵选而挑选出艺术家,参与经由基金会所安排密集与能接触到第一手艺术动态的行程。首度办理,即特别增加出访艺术家名额至八位,共包含丁建中、牛俊强、余政达、郭俞平、张致中、黄可维、廖震平与罗智信等人,而出访城市则挑选了华人当代艺术的国际舞台─北京,深度且近距离的观察这座文化重镇,在集合美术院校、美术馆、工作室、画廊,以及无数怀抱艺术梦想的创作者聚集於此,所蕴积的内在旺盛艺术活力。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外观。

参访的行程广及艺术家的工作环境、画廊、美术馆、媒体甚至是设计產业,含括艺术体制中所有与创作者相关的环节,因而除了能与同龄的艺术家切磋,认识当前中国的当代艺术现状,更可了解整个產业是如何运作,创作者可以获得哪些资源的协助,以及若将创作视为未来的职志,又应顾及哪些面向与自我準备。首站造访黑桥艺术村,这是一个位於北京东北方约40分钟车程,介於城市边缘的年轻艺术区,在艺术家郭鸿蔚的介绍下,逐一拜访了将个人工作室设在这裡的胡向前、胡庆泰、陈维与刘辛夷等人。画廊类别则以草场地和七九八艺术区为主要参观区域,也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创办人暨艺术家荣荣深入的介绍下,感受到其同时推动摄影艺术以及持续创作当中、过人的精力与理想执著;同样的贯彻执行力也可在年轻收藏家林瀚身上看到,甫於去年一零月开幕即引起高度关注的M Woods私人美术馆,便是由他亲自设计展场空间,首档展览更匯集了图伊曼斯(Luc Tuymans)、傅丹(Danh Vo)、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出。关於美术馆与非营利空间,则到访了去年中才刚开幕的红砖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泰康空间等,红砖美术馆的副馆长巩剑亲自带领团员参观美术馆展览,介绍黄永砅曾於2012年上海双年展展出的作品,以及其他充满戏剧张力的装置之作。

空白空间内部一隅。

团员在四天充实的参访行程中,经由与自身台湾经验的比对,延伸出许多对於两岸差异的观察与好奇,而这些疑惑则在向《艺术界》(Leap)杂誌编辑团队介绍各自创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会后,获得了热烈的讨论迴响。首先让台湾艺术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艺术家对於创作的热情,以及能够清楚表达自我的言语能力,一如余政达所提到,「他们甚至可以用很逻辑性的方式去谈论感性」,《艺术界》的编辑吴建儒认为,这个现象可能与对话的对象和机会不同有关,中国的艺术家因为有更多与国际画廊和藏家接触、打交道的机会,必须在与全球交流、在已去除地理边界的艺术市场中迎接更大的挑战,所以有更多练习的机会和更早的準备意识;另一位编辑宋軼则回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台湾艺术家在「知识层面的理解是比较强大的,有很好的思辨观点」,但同时他也好奇於台湾这批19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工作者面临了什么样的艺术生态?以及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如何安排创作的节奏?怎么回应与系统的关系?这些同样都是《艺术界》在介绍不同地区艺术现象时,所试图提出与思索的问题。

红砖美术馆内部,图中为黄永砅作品。

对於台湾艺术家相对不擅长於表达自我的现象,郭俞平则以自身成长的经验做为回应,来自中兴新村一个公务员家庭的她,出生於解严的前一年,由於台湾社会长期处在噤声的戒严状态中,无论在课堂上或家庭关系中皆不被鼓励说话,而是以权威者的意见为尊;同时,大量资本主义很快的带来生活富裕,所以人们没有机会或是不会特别意识到自我理性思辨能力的匱乏,「我觉得我失语很久,不知道使用什么语言、不知道自己是谁。每个人的情感模式、精神结构与社会文化、歷史底层的问题有著密切关联,没有下层就没有当代的状态。所以我作品原先的出发点便在於我想要说话,想要知道自我的主体是什么。」而一同参与讨论、曾任职《芭莎艺术》杂誌主编的刘品毓,则以她台湾人身分,却在中国生活逾十年的经验,分享了她对两岸年轻艺术家的观察:台湾的优点是社会资讯通透、文化多元,相对於中国仍採取对媒体与出版物的控管限制,台湾的年轻人非常容易便能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但却没有善用好的条件,「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去建立作品的体系?」反倒是越有限制,反弹力道便越强,中国年轻艺术家普遍很积极、独立且有系统地吸取、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将近14亿的人口,首先衝击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便是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时时刻刻必须面对来自学术、市场、运气与自我坚持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这些竞争是实实在在深化在他们具体生活当中的。同时,这一代艺术家接受了完整的学院教育,使得他们具备对於艺术史理解的基础,以及对於国际艺术动态的视野与开放的心态,此次天美基金会的海外参访,让台湾艺术家有机会从处身其中的歷史、社会与时代,包括对於艺术的见解、生活的反思等种种与创作的联繫,更清楚的认识了与其同世代的中国艺术家,如何看待做为一个专业创作者的必要决心与自我準备。

返回页首